湖南省雅礼中学2016级高一12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12-18
二、课内阅读(21分,每小题3分)
(一)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结合《氓》全文思考,下列对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一方面诉说自己的哀怨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B.文段中的男主人公表现为寡情易变,女主人公表现为清醒决绝。
C.氓恋爱时“信誓旦旦”,变心则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D.关于“淇水”,全诗三处提及,所写淇水有实有虚,它成了一场悲剧婚姻的见证:谈婚论嫁时,淇水喻示了爱情的缠绵;遭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淇水暗含了婚姻的变故。
【答案】C 变心是因为女子色衰,以及氓品行不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当时的婚俗。
(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8、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情景交融,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
B.这是抒情伤怀。情境变化之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生活的虚耗以及战争的痛楚。
C.归路漫漫,道途险阻,又饥又渴,但这眼前的困难并不是他忧伤的原因。
D.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两不可知。“行道迟迟”中,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儿的担忧。
【答案】C 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加深了他的忧伤,可认为是他忧伤的原因之一。
(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制芰荷以为衣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B.余独好修以为常 退将复修吾初服
C.及行迷之未远 高余冠之岌岌兮
D. 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答案】D 即使。 A用……做;以之为,把他当作……。B美好的品德;整理。C主谓之间取独;定语后置的标志。
10、下列各句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进不入以离尤兮
A.谣诼谓余以善淫 B.不吾知其亦已兮
C.高余冠之岌岌兮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答案】D 例句与D均为被动句。“入”被(君王)接纳;“体解”,被肢解。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四)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下列加点的“相”字的意思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蹑履相逢迎 ②儿已薄禄相 ③怅然遥相望
④黄泉下相见 ⑤仰头相向鸣 ⑥枝枝相覆盖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答案】D ①③代表焦仲卿,可译为“他”; ②相貌;④⑤⑥相互,互相。
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B.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答案】C 均作介词“为了”。A于是,就;趁机。B故意,有意;所以。D告诉;道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主要表现的是焦仲卿虽然没有足够的勇气违抗母命,但他以殉情来报复母亲也是很有胆量的。
D.“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答案】C “报复”一词不妥,结合全诗,焦仲卿对母亲是充分尊重和孝顺的,殉情是面对难以违抗的母命,而心怀对刘兰芝矢志不渝的爱情时,情非得已的选择。
(一)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结合《氓》全文思考,下列对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一方面诉说自己的哀怨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B.文段中的男主人公表现为寡情易变,女主人公表现为清醒决绝。
C.氓恋爱时“信誓旦旦”,变心则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D.关于“淇水”,全诗三处提及,所写淇水有实有虚,它成了一场悲剧婚姻的见证:谈婚论嫁时,淇水喻示了爱情的缠绵;遭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淇水暗含了婚姻的变故。
【答案】C
(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8、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情景交融,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
B.这是抒情伤怀。情境变化之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生活的虚耗以及战争的痛楚。
C.归路漫漫,道途险阻,又饥又渴,但这眼前的困难并不是他忧伤的原因。
D.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两不可知。“行道迟迟”中,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儿的担忧。
【答案】C
(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制芰荷以为衣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B.余独好修以为常 退将复修吾初服
C.及行迷之未远 高余冠之岌岌兮
D. 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答案】D
10、下列各句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进不入以离尤兮
A.谣诼谓余以善淫 B.不吾知其亦已兮
C.高余冠之岌岌兮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答案】D
(四)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下列加点的“相”字的意思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蹑履相逢迎 ②儿已薄禄相 ③怅然遥相望
④黄泉下相见 ⑤仰头相向鸣 ⑥枝枝相覆盖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答案】D ①③代表焦仲卿,可译为“他”;
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B.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答案】C 均作介词“为了”。A于是,就;趁机。B故意,有意;所以。D告诉;道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主要表现的是焦仲卿虽然没有足够的勇气违抗母命,但他以殉情来报复母亲也是很有胆量的。
D.“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