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长沙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12-19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注:庶孽:兄弟子侄       祚:帝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区区:拳拳,形容诚挚的样子。          
B、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惩:警戒,借鉴
C、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                  求:寻找
D、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几:先兆、预兆
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B、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C、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D、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第一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第二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第三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8、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 试分析词中“晚来风定钓丝闲”的“闲”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5分)
(2)从“景”和“情”的关系上,分析本词的特点。(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