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6-12-24
“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A(原文有“在《周易》里,随处可见‘中“时’或‘时中’这样的字眼”,可见“时中”这个词是《周易》中原有的,而 惠栋概括出的则是《周易》思想的核心是“时中”。)
2.D(原文表述的是“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然而‘阴’的一面常常是隐蔽的”,不是指“阴阳”都是隐蔽的。)
3.D(原文表述的是“对‘阴’和‘阳’的内涵及其性质的把握,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以及人的生命状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4.B(A项原文中说的是“中国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并非指“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科技差距将迅速缩短”。C项原文中说的是“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的迷信”,并非公开批评学术权威和权威思想。D项分析不全面,“相比院士的称号,施一公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更表现了他谦恭而伟岸的人格。)
5.①亲自执教,传授知识;②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③有意保护学生的个性;④鼓励学生创新;⑤强调付出大量的时间。(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4分)
6.“担当”体现在:①有爱国情怀,放弃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全职回国,受聘清华;②勇于挑战,组建实验团队,敢于攻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③有战略眼光,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鼓励学生在科学上有所作为;④重视培养人才,认为明确大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健全自信、尊重别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7.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表现他对林红豆的怨恨和冷漠”错。B项从文中可看出他“抬腿往后退了两步”并非犹豫胆怯,而是未婚男子的害羞与不便。D项“想哭”不仅是出于委屈,更是出于独白承受命运重压的痛苦和失落。)
8.①勤劳淳朴。以种油麻地为生,忙于劳作。②善良仁爱。救助林红豆,抚育石小诗。③坚韧淡定。面对命运的改变,不抱怨;面对林红豆的高调回归,不趋附。(每点2分,答出任意二点即可。)
9.①环境描写上,点明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使小说极富乡土气息。②人物刻画上,表现了石照厚身上乡村社会所孕育出的深厚而高尚的人格。③情节发展上,以油麻地始以油麻地终,使情节完整集中。④主题表达上,油麻地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乡村文化和风俗,城市女人林红豆和乡村农民石照厚的交集代表着两种文化乏间的碰撞和交融。(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10.D
11.A(三公又可指太傅、太师、太保。)
12.D)(为葬父而卖掉田产不是他仕官期间发生的事。)
13.(1)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是时”、“杀略”、“九奔命”,各1分,句意2分)
(2)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崔定凶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服竞”、“以”、“视事”各1分,句意2分)
14. A、B(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项中“借景抒情”错。)
15.虚实结合。(2分)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第三联前句写实,月下杜鹃花翠雾笼罩枝条;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4分)(如答拟人、用典、烘托,酌情给分)
16.(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7.C(海晏河清: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也比喻才思敏捷,豪放不羁。握瑾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形容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18.D)(A项偷换主语;B项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
19.C
20.①所以用了不同的称谓②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控制飓风发生③我们对飓风形成的原因一知半解(答出一空给1分,两空给3分,三空给5分,意思对即可。)
21.构图要素:标志主要由形似“W”的八只和平鸽环绕汉字“艺”组成,“艺”由中心图形“Z”与最上方两只“和平鸽”构成,“CLAV”为“中国文艺志愿者”英文首字母缩写。(3分)
寓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志愿者团结、凝聚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周围,怀着无私、友善、互助的信念服务他人。(3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时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题中“你更支持哪一种”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需要考生在写作时加以考虑。
如果你支持前者,可从“物质提供生活便利,提升生活质量,满足审美需求”等角度立意;如果你支持后者,可从“呼吁简约理性的生活方式,追求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等角度来立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具体分析时不能过于绝对、片面,需持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少年时很沉静,喜欢读书。父亲死后,住在墓旁守丧。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崔定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拜为郎。崔定对政体很精明,做官的能力很强,写了评论当代政事的意见数十条,题目叫《政论》。针对当时要害,议论很正确,博得当代人的称赞。仲长统说:“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后来朝廷叫崔定到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里去当官,崔寔都不去。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说崔的才干很好,能力很强,应在朝廷做官。于是皇帝封崔为议郎,提升大将军梁冀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人在东观著书立说。后来崔定出任五原太守。五原的土质宜于种麻,而当地人不知道织布,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堆些细草睡在草里面,见官吏就披着草出来。崔寔到任后,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织缍、觫媪等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冻馁之苦。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崔定就厉兵秣马,严饬烽火台侦察,敌人不敢进犯,成为边塞最安静的地方。崔定在病中,被拜为议郎,又与当时的名儒博士一同审定《五经》。恰逢梁冀被杀,崔定是梁冀的故吏,受牵连,罢了官,关在牢里数年。当时鲜卑多次进犯边境,皇帝下诏书给三公推荐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推荐崔寔,崔被拜为辽东太守。走到半路上,母亲刘氏病死了,崔定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母亲刘民生前品德很好,读了不少书。起初,崔突在五原任太守,母亲经常教导如何治理政事,崔寔的好功绩,母亲很有帮助。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皇上又拜他为尚书。崔寔因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当初,崔定的父亲死了,崔寔卖掉田产,做了坟墓,立了墓碑。埋葬完毕,家产卖尽,因为穷困,便以卖酒贩粥为生。当时人多用这事讥笑他,他始终不改。他做生意只求够本就行,不多赚钱。等到做了官,多是边境地区,所以更加贫薄。建宁年间死去。家里很穷困,没有钱装殓,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等替他准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替他树碑,称颂他的功德。
1.A(原文有“在《周易》里,随处可见‘中“时’或‘时中’这样的字眼”,可见“时中”这个词是《周易》中原有的,而 惠栋概括出的则是《周易》思想的核心是“时中”。)
2.D(原文表述的是“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然而‘阴’的一面常常是隐蔽的”,不是指“阴阳”都是隐蔽的。)
3.D(原文表述的是“对‘阴’和‘阳’的内涵及其性质的把握,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以及人的生命状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4.B(A项原文中说的是“中国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并非指“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科技差距将迅速缩短”。C项原文中说的是“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的迷信”,并非公开批评学术权威和权威思想。D项分析不全面,“相比院士的称号,施一公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更表现了他谦恭而伟岸的人格。)
5.①亲自执教,传授知识;②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③有意保护学生的个性;④鼓励学生创新;⑤强调付出大量的时间。(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4分)
6.“担当”体现在:①有爱国情怀,放弃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全职回国,受聘清华;②勇于挑战,组建实验团队,敢于攻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③有战略眼光,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鼓励学生在科学上有所作为;④重视培养人才,认为明确大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健全自信、尊重别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7.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表现他对林红豆的怨恨和冷漠”错。B项从文中可看出他“抬腿往后退了两步”并非犹豫胆怯,而是未婚男子的害羞与不便。D项“想哭”不仅是出于委屈,更是出于独白承受命运重压的痛苦和失落。)
8.①勤劳淳朴。以种油麻地为生,忙于劳作。②善良仁爱。救助林红豆,抚育石小诗。③坚韧淡定。面对命运的改变,不抱怨;面对林红豆的高调回归,不趋附。(每点2分,答出任意二点即可。)
9.①环境描写上,点明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使小说极富乡土气息。②人物刻画上,表现了石照厚身上乡村社会所孕育出的深厚而高尚的人格。③情节发展上,以油麻地始以油麻地终,使情节完整集中。④主题表达上,油麻地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乡村文化和风俗,城市女人林红豆和乡村农民石照厚的交集代表着两种文化乏间的碰撞和交融。(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10.D
11.A(三公又可指太傅、太师、太保。)
12.D)(为葬父而卖掉田产不是他仕官期间发生的事。)
13.(1)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是时”、“杀略”、“九奔命”,各1分,句意2分)
(2)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崔定凶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服竞”、“以”、“视事”各1分,句意2分)
14. A、B(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项中“借景抒情”错。)
15.虚实结合。(2分)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第三联前句写实,月下杜鹃花翠雾笼罩枝条;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4分)(如答拟人、用典、烘托,酌情给分)
16.(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7.C(海晏河清: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也比喻才思敏捷,豪放不羁。握瑾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形容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18.D)(A项偷换主语;B项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
19.C
20.①所以用了不同的称谓②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控制飓风发生③我们对飓风形成的原因一知半解(答出一空给1分,两空给3分,三空给5分,意思对即可。)
21.构图要素:标志主要由形似“W”的八只和平鸽环绕汉字“艺”组成,“艺”由中心图形“Z”与最上方两只“和平鸽”构成,“CLAV”为“中国文艺志愿者”英文首字母缩写。(3分)
寓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志愿者团结、凝聚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周围,怀着无私、友善、互助的信念服务他人。(3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时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题中“你更支持哪一种”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需要考生在写作时加以考虑。
如果你支持前者,可从“物质提供生活便利,提升生活质量,满足审美需求”等角度立意;如果你支持后者,可从“呼吁简约理性的生活方式,追求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等角度来立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具体分析时不能过于绝对、片面,需持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少年时很沉静,喜欢读书。父亲死后,住在墓旁守丧。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崔定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拜为郎。崔定对政体很精明,做官的能力很强,写了评论当代政事的意见数十条,题目叫《政论》。针对当时要害,议论很正确,博得当代人的称赞。仲长统说:“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后来朝廷叫崔定到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里去当官,崔寔都不去。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说崔的才干很好,能力很强,应在朝廷做官。于是皇帝封崔为议郎,提升大将军梁冀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人在东观著书立说。后来崔定出任五原太守。五原的土质宜于种麻,而当地人不知道织布,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堆些细草睡在草里面,见官吏就披着草出来。崔寔到任后,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织缍、觫媪等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冻馁之苦。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崔定就厉兵秣马,严饬烽火台侦察,敌人不敢进犯,成为边塞最安静的地方。崔定在病中,被拜为议郎,又与当时的名儒博士一同审定《五经》。恰逢梁冀被杀,崔定是梁冀的故吏,受牵连,罢了官,关在牢里数年。当时鲜卑多次进犯边境,皇帝下诏书给三公推荐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推荐崔寔,崔被拜为辽东太守。走到半路上,母亲刘氏病死了,崔定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母亲刘民生前品德很好,读了不少书。起初,崔突在五原任太守,母亲经常教导如何治理政事,崔寔的好功绩,母亲很有帮助。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皇上又拜他为尚书。崔寔因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当初,崔定的父亲死了,崔寔卖掉田产,做了坟墓,立了墓碑。埋葬完毕,家产卖尽,因为穷困,便以卖酒贩粥为生。当时人多用这事讥笑他,他始终不改。他做生意只求够本就行,不多赚钱。等到做了官,多是边境地区,所以更加贫薄。建宁年间死去。家里很穷困,没有钱装殓,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等替他准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替他树碑,称颂他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