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17-01-12
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8分)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注]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减)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B.轼诣武卫营 诣:到
C.尾属于城 属:隶属
D.锻炼久之,不决 决:判决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
A.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熙宁,北宋时一个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上元,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正月半、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等。
C.御史,古代一种官职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徙,调动官职。在古代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还有“调”(选调,变换官职)“转”(调动官职)等。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皇帝要在皇宫举办元宵节灯会,苏轼上书说,这样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生气,就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C.苏轼任职徐州期间,当地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关注百姓,因所写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11.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2分)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2分)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7分)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戴叔伦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楼南山独遥。
心送情人趋凤阙,目随阳雁极烟霄。
轩辕不重无名客,此地还能访寂寥。
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交代时令环境,渲染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是“诗眼”。
B.“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楼南山独遥”写登楼望月所见,“迥”字与下一句的“遥”相照应,“楚山”“独遥”暗示诗人的处境,寓情于景。
C.“心送情人趋凤阙”写诗人月夜送友人到长安赴任,既有对友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
D.全诗多次写到月,月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诗人借月营造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自己的寂寥,抒发情感。
1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