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7-01-13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以进,跽而言曰:“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然。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干:求取
B.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C.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却:止步
D.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与:赞同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引绳而束缚之         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B.夫人有恩而背之             行道之人何罪哉
C.先生匍匐以进                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D.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        须眉皓然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从对方来考虑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
②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
13.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3分)
① 中山狼              ② 东郭先生             ③ 丈人        
14.丈人说:“解衣以活友……先生其此类乎!”他认为东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但有论者对此并不赞同,并评论道:“东郭非仁实愚,左伯桃非愚实仁。”请结合文中及注释里的具体内容谈谈该论者如此评论的理由。(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15-18题。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①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王维                                       钱起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②。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③。
【注】①钱少府:指诗人钱起,时任蓝田尉。蓝田:地名,近长安,王维在蓝田有辋川别业,第三句“山中”即指此处。②蕨:一种野菜。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③巘:yǎn,山峰。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两句描写春天的夜晚一片生机盎然,富有动态美。
B.王诗六句,依次写了现在、过去、未来,时空转换自然,作者情感也寄寓其中。
C.题目中“酬”字表明钱诗是对王诗的应答,两首诗内容相关,所押的韵也相同。
D.“谁觉花源远”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今宵竹林下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恬适安宁。
16.钱诗“山月随客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山月”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感情,明月“随”客人赴约,更助主人“兴不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B.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
C.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7.两首诗都写了春夜相聚时的景象以及对此的喜爱,但也有不同点,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王诗中的“时闻隔林犬”、钱诗中的“莺啼”都写了声音,文学作品中对声音的描写往往能营造某种意境。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到声音的就有“   ①   ,响穷彭蠡之滨;   ②   ,声断衡阳之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借助声音营造奇幻瑰丽的梦境:“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③   ,   ④   。”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有两句描写声音的句子营造出静谧、闲适而充满田园生活气息的意境,这就是“   ⑤   ,   ⑥   ”。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