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时间:2017-01-13
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1.答案B.解析:A项欢谑(xùe),萦纡; C项渌(lù)水 D瞋目 披靡(mǐ)
2、答案B解析:面目即为脸面。A:天理,古义天然的生理结构,今义为天然的道理;C钩心斗角:古义为公式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D智力:古义为智谋和力量。今义为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答案C解析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
4、答案D解析:A 项,语序不当,将“柏林电影节”放在“第一个”前.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或“造成的”只用其中一个表述。 c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5、答案A 解析: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应为“信笔涂鸦”。B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C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从容自得,心意满足。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D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6B“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所以选B。
7.【答案】A。根据句中的“甚且”“而”“至”等文言虚词可确定。
8、【答案】D(弄混了“殿试”与“典试”,典试,主持考试。“殿试”则为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之一。)
9、【答案】B(原文是“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前者皇帝同意免除,但后者并没有上报给皇帝)
10、(1)翻译: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采分点“ “率”(大都、大多)、“近幸”(皇帝身旁的人)“辄”(总是,表强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翻译: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这时乞求退休,上了十三道奏疏(。采分点“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至是”(到这时)“乞休”(乞求退休)、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译文:
张问达,字德允,陕西泾阳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高平县、潍县知县,有德政。征召授官刑科给事中。宁夏打仗时,请求全部免去整个陕西省拖欠的赋税,皇帝答应了。服完父亲的丧礼后复官,担任工科左给事中。皇帝正在营造宫殿,朝内太监侵吞公款从中获益,又兴建其他项目。张问达极力请求停工,皇帝不采纳。不久陈述收取矿税的弊病,说:“宦官一旦奉了皇帝的命令,就敢于检举弹劾地方长官的过失,甚而至于督抚、按察使等重臣。而孙朝与程守训、陈保一帮人相勾结,竟达到将朝廷差遣官吏鞭打至死,毁坏房屋,挖掘坟墓的地步。皇帝如果不详细追查,将怎样安抚全国各地的不满情绪啊!”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上疏陈述沿途饥饿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请求赶快废除全国的矿税,都没有上报给皇帝。不久,巡视厂库。过去的惯例,让商人承办内府的器物,都要签名然后送进去,叫作佥商。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张问达两次上疏争执,又极力论证程守训的罪行,全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消息。提升礼科都给事中。
万历三十年(1602)十月,星象发生变化,张问达又请求全部废除矿税。当时连年日食都集中在四月,张问达认为纯阳之月出现这一情况预示灾变尤其大,先后请求皇帝修身反省,语词极为不安而中肯,皇帝最终没有接受。不久调任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湖广。湖广境内发水灾,多次请求免除借债。皇帝正在营造三座宫殿,在湖广采集木材,共耗资四百二十多万两银子。张问达多方辛劳,使百姓免于困苦。一段时间后,征召授官刑部右侍郎,除在本部办公外,还兼理都察院的事情。
天启元年(1621)冬天,代替周嘉谟成为吏部尚书。掌管朝内朝外的大事,处理公众的议论都很融洽。这时,万历年间上书提意见而受牵连遭到谴责的各大臣蒙冤已经很久了,大多都已死去。张问达等人规定:受廷杖刑、关进监狱、流放充边的人定为一等,追赠官职,封荫他们的后代;贬职流放、削官职为平民的人定为一等,只追赠他们的官职。(因此)受到保护的有七十五人。
张问达屡担重任,持论公正,不偏激,也不随波逐流。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此乞求退休,上十三道疏。皇帝下诏加封少保,乘着驿车回了家。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当政。御史周维持弹劾张问达极力引荐王之寀树立派系,搞乱朝政,于是剥夺张问达的官职。皇帝命令张问达捐钱十万两银子资助军事建设。不久,张问达去世。因巡抚张维枢的请求,减免捐款的一半。张问达家由此破产。崇祯初年,赠太保,荫封他的一个儿子做官。
11、(1)现在,我只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遇,接触;官知:视觉。各一分)。
(2)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卒:最终,终于;亡:使动用法,各一分)
(3)戍边的士卒喊叫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作一片)烧焦了的土(举,被攻破;可怜:可惜,各一分)。
(4)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以:用;速:招致,各一分)
12、①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2分)②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或者如萤火虫一样大)(比喻)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2分,无手法一分)
13、①感叹青春凋零,人生迟暮。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2分)②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3分)
诗歌翻译:灯火就像是萤火虫一样大,雨在窗外下着,我就在这简陋的茅草屋内读书。只想到与陌生的古人在书中面对面交流,哪里顾得上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功名原本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您看生病的骐骥瘦得皮包骨头,但它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着遥远的天山。
1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答案B.解析:A项欢谑(xùe),萦纡; C项渌(lù)水 D瞋目 披靡(mǐ)
2、答案B解析:面目即为脸面。A:天理,古义天然的生理结构,今义为天然的道理;C钩心斗角:古义为公式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D智力:古义为智谋和力量。今义为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答案C解析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
4、答案D解析:A 项,语序不当,将“柏林电影节”放在“第一个”前.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或“造成的”只用其中一个表述。 c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5、答案A 解析: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应为“信笔涂鸦”。B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C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从容自得,心意满足。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D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6B“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所以选B。
7.【答案】A。根据句中的“甚且”“而”“至”等文言虚词可确定。
8、【答案】D(弄混了“殿试”与“典试”,典试,主持考试。“殿试”则为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之一。)
9、【答案】B(原文是“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前者皇帝同意免除,但后者并没有上报给皇帝)
10、(1)翻译: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采分点“ “率”(大都、大多)、“近幸”(皇帝身旁的人)“辄”(总是,表强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翻译: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这时乞求退休,上了十三道奏疏(。采分点“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至是”(到这时)“乞休”(乞求退休)、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译文:
张问达,字德允,陕西泾阳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高平县、潍县知县,有德政。征召授官刑科给事中。宁夏打仗时,请求全部免去整个陕西省拖欠的赋税,皇帝答应了。服完父亲的丧礼后复官,担任工科左给事中。皇帝正在营造宫殿,朝内太监侵吞公款从中获益,又兴建其他项目。张问达极力请求停工,皇帝不采纳。不久陈述收取矿税的弊病,说:“宦官一旦奉了皇帝的命令,就敢于检举弹劾地方长官的过失,甚而至于督抚、按察使等重臣。而孙朝与程守训、陈保一帮人相勾结,竟达到将朝廷差遣官吏鞭打至死,毁坏房屋,挖掘坟墓的地步。皇帝如果不详细追查,将怎样安抚全国各地的不满情绪啊!”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上疏陈述沿途饥饿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请求赶快废除全国的矿税,都没有上报给皇帝。不久,巡视厂库。过去的惯例,让商人承办内府的器物,都要签名然后送进去,叫作佥商。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张问达两次上疏争执,又极力论证程守训的罪行,全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消息。提升礼科都给事中。
万历三十年(1602)十月,星象发生变化,张问达又请求全部废除矿税。当时连年日食都集中在四月,张问达认为纯阳之月出现这一情况预示灾变尤其大,先后请求皇帝修身反省,语词极为不安而中肯,皇帝最终没有接受。不久调任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湖广。湖广境内发水灾,多次请求免除借债。皇帝正在营造三座宫殿,在湖广采集木材,共耗资四百二十多万两银子。张问达多方辛劳,使百姓免于困苦。一段时间后,征召授官刑部右侍郎,除在本部办公外,还兼理都察院的事情。
天启元年(1621)冬天,代替周嘉谟成为吏部尚书。掌管朝内朝外的大事,处理公众的议论都很融洽。这时,万历年间上书提意见而受牵连遭到谴责的各大臣蒙冤已经很久了,大多都已死去。张问达等人规定:受廷杖刑、关进监狱、流放充边的人定为一等,追赠官职,封荫他们的后代;贬职流放、削官职为平民的人定为一等,只追赠他们的官职。(因此)受到保护的有七十五人。
张问达屡担重任,持论公正,不偏激,也不随波逐流。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此乞求退休,上十三道疏。皇帝下诏加封少保,乘着驿车回了家。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当政。御史周维持弹劾张问达极力引荐王之寀树立派系,搞乱朝政,于是剥夺张问达的官职。皇帝命令张问达捐钱十万两银子资助军事建设。不久,张问达去世。因巡抚张维枢的请求,减免捐款的一半。张问达家由此破产。崇祯初年,赠太保,荫封他的一个儿子做官。
11、(1)现在,我只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遇,接触;官知:视觉。各一分)。
(2)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卒:最终,终于;亡:使动用法,各一分)
(3)戍边的士卒喊叫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作一片)烧焦了的土(举,被攻破;可怜:可惜,各一分)。
(4)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以:用;速:招致,各一分)
12、①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2分)②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或者如萤火虫一样大)(比喻)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2分,无手法一分)
13、①感叹青春凋零,人生迟暮。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2分)②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3分)
诗歌翻译:灯火就像是萤火虫一样大,雨在窗外下着,我就在这简陋的茅草屋内读书。只想到与陌生的古人在书中面对面交流,哪里顾得上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功名原本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您看生病的骐骥瘦得皮包骨头,但它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着遥远的天山。
1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