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7-01-16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D【解析】A绮qǐ丽 怂恿 B惊蛰 C长篙gāo
2.C【解析】
辖制:管束。
挟制:依仗势力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制使其服从。
通告:动,普遍地通知;名,普遍地通知的文告。
通知:动,把事项告诉人知道;名,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朴实:①朴素。②踏实,不浮夸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华丽,不浓艳。②(生活)不奢侈,节约。
3.A【解析】
B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C“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
D“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
4.C 【解析】A项,语序不当,把“银饰”与“不仅”调换顺序;B项,不合逻辑,把“作息规律”改为“作息不规律”;D项,“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杂糅。
5.B【解析】将要。A.第一句“敬酒”;第二句“写作”。C.第一句“尽”,第二句“禁得住,承受得住”。D.第一句“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第二句“幸亏,幸而”
6.C【解析】A.意动认为……出众/以……为朋友B.使动使……起舞/使……错,弄错
C.名作动,称王;形作名,小的方面,小事D.名作状,每天;名作状,向南
7.B【解析】A.状语后置句 B.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C.宾语前置句 D.被动句
8.A【解析】B “壬戌”是干支记年。 C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9.D【解析】应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原文为“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同时汉字也能使人一下子进入自身所创造的意境里。”
10.B【解析】A“全部”错,应为“大都”;C“唯一原因”错,应是“原因之一”;D因果关系颠倒。
11.A【解析】原文是“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不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12.B【解析】说,通“悦”,高兴
13.D【解析】A.顺承/转折B.怎么/那里C.助词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是
14.C【解析】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15.A【解析】 “赞扬宣王”错。
【参考译文】
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去领王斗进来。王斗说:“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传达汇报王斗的话。宣王说:“让先生等一会儿进来,我去迎接。”于是,宣王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宣王说:“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以治理国家,听说先生能直言批评,无所忌讳。”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宣王听后,怒形于色,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从前先君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纠合诸侯,匡正天下,天子授位,立为霸主。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宣王说:“我愚蠢寡闻,治理齐国,只担心失国,怎能有四种爱好呢?”王斗说:“不。先君喜好马,大王也喜好马;先君喜好狗,大王也喜好狗;先君喜好酒,大王也喜好酒;先君好色,大王也好色;先君礼贤下士,大王却不礼贤下士”宣王说:“现在世上没有士,我又怎么去礼贤下士呢?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騄,騄耳这样的骏马,可是大王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赛过狡兔东郭俊的韩卢之狗,可是大王已经有善跑的猎狗;世上没有象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大王的后宫中充满了美女。大王只是不礼贤下士,怎么发愁世上没有士呢?”宣王说::“我忧国爱民,当然愿意得到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王斗说:“您忧国爱民,还不如爱一尺绉纱。”宣王说:“这是什么意思?”王斗说:“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
宣王内疚自责说:“我对国家有罪。”于是。先拔了五名贤士,任命他们的官职,齐国因此治理得很好。
16.(1)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
(2)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着别人一起出来,不能尽情享受畅游的乐趣。
(3)张衡一上任就从严治理,整治法令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
17.(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那榆荫下的一潭 揉碎在浮藻间
18.【答案】选C项得3分,选A项得2分,选E项得1分;选其他项不得分。
【解析】E项于文无据;B项“辛辣讽刺”错,原文“也不能怪乡政府不作为”,实是一种无奈;D项,老贵的失望并不能说明是他心胸狭窄。
19.【解析】①热爱家乡,心系教育。赵启明一直挂念着靠山屯小学的事情,并一直在为了重修小学而默默努力,是因为他热爱家乡、心系教育。②能力强,自力更生。赵启明凭个人的努力,从教育局的一般岗位一直做到了局长;在发现无法依靠政府财政解决小学的重修问题后,他“求人不如求己”,开始自己寻求解决办法。③奉献乡土,胸襟博大。赵启明用自己多年的润笔费和工资完成了村里翻修小学的愿望;当村民对他冷嘲热讽时,他不加辩解,还在春节时给村民送去春联。(每点2分)
20.【解析】①以对靠山屯小学的环境描写,突出靠山屯小学的简陋和残破,是故事发生的背景;②对靠山屯小学环境的描写,为村主任老贵寻求乡里和之后找到赵启明寻求帮助的情节作铺垫;③以对靠山屯小学的环境描写,突出从靠山屯小学走出的赵启明在十分了解小学处境的情况下对老贵的请求却一拖再拖,为小说增加了波折,也使老贵的忧心和赵启明的沉默构成鲜明的对比。(每点2分)
21.示例一:我认为赵启明才是小说的主人公。(2分)赵启明是从靠山屯小学走出来的,大学毕业后进入教育局,因而才成为乡亲们重修小学的希望。最后也是在他的帮助下,乡亲们才完成了重修小学的心愿。(2分)小说虽然对老贵的形象着墨很多,但都是为了完成对赵启明形象的烘托,突出赵启明的形象在乡亲们心中的多番变化,使其形象塑造更为丰满。(2分)小说题目,也是小说主人公为赵启明的明证。(2分)
示例二:我认为老贵才是小说的主人公。(2分)小说对老贵的描写篇幅远远超过了赵启明。(2分)老贵一直是重修靠山屯小学之事的主动承担者,是他一直心忧靠山屯小学,向乡政府、赵启明寻求帮助,而赵启明只是一直让老贵等等。(2分)小说主要是为了塑造关怀教育矢志不渝的村主任老贵的形象,赵启明的捐赠只是老贵不断努力的结果。(2分)
1.D【解析】A绮qǐ丽 怂恿 B惊蛰 C长篙gāo
2.C【解析】
辖制:管束。
挟制:依仗势力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制使其服从。
通告:动,普遍地通知;名,普遍地通知的文告。
通知:动,把事项告诉人知道;名,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朴实:①朴素。②踏实,不浮夸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华丽,不浓艳。②(生活)不奢侈,节约。
3.A【解析】
B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C“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
D“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
4.C 【解析】A项,语序不当,把“银饰”与“不仅”调换顺序;B项,不合逻辑,把“作息规律”改为“作息不规律”;D项,“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杂糅。
5.B【解析】将要。A.第一句“敬酒”;第二句“写作”。C.第一句“尽”,第二句“禁得住,承受得住”。D.第一句“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第二句“幸亏,幸而”
6.C【解析】A.意动认为……出众/以……为朋友B.使动使……起舞/使……错,弄错
C.名作动,称王;形作名,小的方面,小事D.名作状,每天;名作状,向南
7.B【解析】A.状语后置句 B.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C.宾语前置句 D.被动句
8.A【解析】B “壬戌”是干支记年。 C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9.D【解析】应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原文为“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同时汉字也能使人一下子进入自身所创造的意境里。”
10.B【解析】A“全部”错,应为“大都”;C“唯一原因”错,应是“原因之一”;D因果关系颠倒。
11.A【解析】原文是“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不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12.B【解析】说,通“悦”,高兴
13.D【解析】A.顺承/转折B.怎么/那里C.助词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是
14.C【解析】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15.A【解析】 “赞扬宣王”错。
【参考译文】
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去领王斗进来。王斗说:“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传达汇报王斗的话。宣王说:“让先生等一会儿进来,我去迎接。”于是,宣王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宣王说:“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以治理国家,听说先生能直言批评,无所忌讳。”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宣王听后,怒形于色,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从前先君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纠合诸侯,匡正天下,天子授位,立为霸主。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宣王说:“我愚蠢寡闻,治理齐国,只担心失国,怎能有四种爱好呢?”王斗说:“不。先君喜好马,大王也喜好马;先君喜好狗,大王也喜好狗;先君喜好酒,大王也喜好酒;先君好色,大王也好色;先君礼贤下士,大王却不礼贤下士”宣王说:“现在世上没有士,我又怎么去礼贤下士呢?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騄,騄耳这样的骏马,可是大王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赛过狡兔东郭俊的韩卢之狗,可是大王已经有善跑的猎狗;世上没有象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大王的后宫中充满了美女。大王只是不礼贤下士,怎么发愁世上没有士呢?”宣王说::“我忧国爱民,当然愿意得到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王斗说:“您忧国爱民,还不如爱一尺绉纱。”宣王说:“这是什么意思?”王斗说:“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
宣王内疚自责说:“我对国家有罪。”于是。先拔了五名贤士,任命他们的官职,齐国因此治理得很好。
16.(1)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
(2)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着别人一起出来,不能尽情享受畅游的乐趣。
(3)张衡一上任就从严治理,整治法令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
17.(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那榆荫下的一潭 揉碎在浮藻间
18.【答案】选C项得3分,选A项得2分,选E项得1分;选其他项不得分。
【解析】E项于文无据;B项“辛辣讽刺”错,原文“也不能怪乡政府不作为”,实是一种无奈;D项,老贵的失望并不能说明是他心胸狭窄。
19.【解析】①热爱家乡,心系教育。赵启明一直挂念着靠山屯小学的事情,并一直在为了重修小学而默默努力,是因为他热爱家乡、心系教育。②能力强,自力更生。赵启明凭个人的努力,从教育局的一般岗位一直做到了局长;在发现无法依靠政府财政解决小学的重修问题后,他“求人不如求己”,开始自己寻求解决办法。③奉献乡土,胸襟博大。赵启明用自己多年的润笔费和工资完成了村里翻修小学的愿望;当村民对他冷嘲热讽时,他不加辩解,还在春节时给村民送去春联。(每点2分)
20.【解析】①以对靠山屯小学的环境描写,突出靠山屯小学的简陋和残破,是故事发生的背景;②对靠山屯小学环境的描写,为村主任老贵寻求乡里和之后找到赵启明寻求帮助的情节作铺垫;③以对靠山屯小学的环境描写,突出从靠山屯小学走出的赵启明在十分了解小学处境的情况下对老贵的请求却一拖再拖,为小说增加了波折,也使老贵的忧心和赵启明的沉默构成鲜明的对比。(每点2分)
21.示例一:我认为赵启明才是小说的主人公。(2分)赵启明是从靠山屯小学走出来的,大学毕业后进入教育局,因而才成为乡亲们重修小学的希望。最后也是在他的帮助下,乡亲们才完成了重修小学的心愿。(2分)小说虽然对老贵的形象着墨很多,但都是为了完成对赵启明形象的烘托,突出赵启明的形象在乡亲们心中的多番变化,使其形象塑造更为丰满。(2分)小说题目,也是小说主人公为赵启明的明证。(2分)
示例二:我认为老贵才是小说的主人公。(2分)小说对老贵的描写篇幅远远超过了赵启明。(2分)老贵一直是重修靠山屯小学之事的主动承担者,是他一直心忧靠山屯小学,向乡政府、赵启明寻求帮助,而赵启明只是一直让老贵等等。(2分)小说主要是为了塑造关怀教育矢志不渝的村主任老贵的形象,赵启明的捐赠只是老贵不断努力的结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