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04-24
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8-11题。
窦贞固,字体仁,同州白水人。父专,后唐左谏议大夫。贞固幼能属文,同光中举进士,补万全主簿。丁内艰去官,服除,授河东节度推官。时晋祖在藩,以贞固廉介,甚重之。及即位,擢为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就拜中书舍人。
天福三年,诏百僚各上封事,贞固疏曰:“臣闻举善为明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岂有隐沦昭代用材政理固无紊乱求贤若渴,从谏如流,郑所以誉子皮。为国之要,进贤是先。陛下方树丕基,宜求多士。乞降诏百僚,令各司议定一人,有何能识,堪何职官,朝廷依奏用之。若能符荐引,果谓当才,所奏之官,望加奖赏;如乖其举,或涉徇私,所奏之官,宜加黜罚。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十目所视,必不滥知。”书奏,帝深嘉之,命所司着为令典。明年,改御史中丞,与太常卿崔棁、刑部侍郎吕琦、礼部侍郎张允同详定正冬朝会礼节、乐章及二舞行列。
少帝即位,拜工部尚书。迁礼部尚书,知贡举。旧制,进士夜试,继以三烛。长兴二年改令昼试,贞固以昼晷短,难尽士材,奏复夜试。择士平允,时论称之。改刑部尚书,出为颍州团练使。岁余,复拜刑部尚书。
周祖兵起,贞固与苏逢吉奉隐帝兵次于野,败。逢吉仓黄自杀,贞固遂诣周祖。周祖称太后制,委贞固与苏禹珪、王峻同掌军国政事。周祖登位,加兼侍中。
宋初,以前三公赴阙陪位,诣范质,求任东宫三少,预朝请,质不为奏。乃还洛,放旷山水以自适。开宝二年病困,自为墓志,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策二十一》)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闻举善为/明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岂有隐沦/昭代用材/政理固无紊乱/
B.臣闻举善为明/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岂有隐/沦昭代用/材政理固/无紊乱
C.臣闻举善为明/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岂有隐沦/昭代用材/政理固无紊乱/
D.臣闻举善为/明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岂有隐/沦昭代用/材政理固/无紊乱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往往与名在意义上有关联。古代无论南女,如冠时都要取字,有成人之意,与别人交往时以字称对方表示尊敬。
B.正冬,仲冬,也指冬至。古代官方一般要在这一天举行朝会祝贺仪式,规定乐章,设立文武二舞。
C.晷,原意指日影,古人也称太阳在圭表的投影为晷,晷在古代还指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
D.东宫,既指后妃所居之处,也代指后妃;也指太子所居之宫,或代指太子。此处指后者,东宫三少即指少师,少傅、少保,为东宫三师辅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窦贞固自幼就善于写文章,既恪守孝道,又廉洁正直,得到朝廷的器重,先后在后唐、晋、周、宋等朝代担任重要官职。
B.窶贞固有人才方略。给皇帝的奏章中能够以史为鉴,明确指出人才在治国中的重要性,他提出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得到皇帝赞许。
C. 窦贞尚择士平允,被时人陈赞。他发观进士在白天考试时间不足的问题后,主动上奏要求改回在夜间进行考试的制度。
D. 窦贞固想通过范质获得东官三少的职位,但他的请求没有得到范质的帮助,于是纵情山水享乐,病故前为自己写下了墓志。
11.把文中画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丁内艰去官,服除,授河东节度推官。(3分)
(2)如乖其举,或涉徇私,所奏之官,宜加黜罚。(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13题。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②归何晚,楼兰斩③未还。
烟尘独怅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杜甫创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后,作者因受排挤而出游秦州(今甘肃天水)。②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属国”即“典属国”。③汉昭帝时,平乐监(官职名)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
1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在茫茫群山中的山谷间矗立着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秦州扼守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
B.颔联景中含情,虽无风而云功,虽未夜而月临,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
C. 颈联借典故自问自答, 以“何晚”“未还”,写出了作者对唐朝使节迟迟不归的关切之情,也表达了诗人愿做挽救国家颓势的使者的心情。
D.尾联写诗人遥望关塞之外,似乎可见战尘弥漫,风烟滚滚,唐王朝的衰败之势正催人衰老,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
13.前两联和后两联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 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剑阁高俊崎岖而突兀不平的一句是“ ”。
(3)荀子在《劝学》中通过终日思考不如须臾所学,踮脚而望不如登高博见等对比论证,得出了“ , ”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