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百校论坛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时间:2017-04-25
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而关键在于读者的审美意识”错,文学作品的道德美与作家的审美意识有关,与读者并没有关系)
2.D(分析有误。由文巾“创作者如果对于具有道德美的描写对象在进行艺术描写上表现得不够充分,那些具有道德美的事物就无法让人感到是美的”的信息可知,当艺术描写表现得不充分时就会让读者无法感受到美)
3.C(因果倒置。反面人物成为道德美教育的艺术对象,是因为创作者在艺术刻画中,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美感因素的艺术典型,并能让读者从反面去欣赏)
4.A(B.“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错,是住在国家训练局;C“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错,参见原文“郎平早有思想准备”等信息;D强加因果关系)
5.C、E(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4分)(A“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与原文不符,应是单独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B“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错,这是郎平的愿望;D“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于文无据)
6.八年国外生活经历已经使郎平放下了“世界冠军”头衔,变得踏实了,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3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生活使郎平有了更成熟的心理。(2分)
7.A(B项,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打猎物;C项,没有提供“社会背景”;D项,没有“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8.①打破了平铺直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②为后面的摄影情节作铺垫。(2分)
9.①在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照片《深情》结尾,出人意料,照应标题,安排巧妙;②在情感表现上,深情地呈现出猎人与猎物由于爱而达成的一种和谐;③在思想内容上,把一个平凡的“狩猎”事件,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
10. B(原文标点: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1. D(“军令”一般由兵部掌管,“考课”一般由吏部掌管)
12. C(“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错,应是前任官员虚报,盈余他予以免除)
13.(1)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得分点:网罗、率、“订以日历”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得分点:当、用兵、振贷,各1分,句意2贫)
参考译文: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李大性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其熟习本朝的典章旧事。因父亲的恩荫而做官,进献《艺祖庙谟》一百篇。又说:“元丰时的制度,六察司允许向上评论政事,章惇担任宰相才禁止,请恢复以前的制度,来拓宽进言之路。”侍从大臣极力推荐李大性,升官一级,担任湖北提刑司干官。不久,入朝担任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都是本朝旧事,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孝宗读后赞扬了他。
提拔为大理司直,升任敕令所删定官,任楚州通判。郡守吴曦和都统刘超一同商议,想要撤出城池转移到别的地方,李大性认为:“楚城实际是晋朝时修建的,最为坚固,为什么要用脆弱的调换坚固的呢?”李大性坚持认为不行。台臣打算弹劾李大性阻扰成议,没有实现。恰好担任送北方使臣的从官,朝廷于是命令李大性察访,李大性把实情全都告知朝廷,朝廷于是罢免军队统帅,召李大性入朝授任太府寺丞。
陈傅良因进言国事离开京城,彭龟年、黄度等人相继离去。李大性上疏直言:“朝廷清明,却让进言的人无缘无故离开朝廷,我为之很惋惜。这几个人的内心,本来都是爱护君主,明知他们是爱护君主的,听任他们离去而不管,恐怕离去的正人君子将会不止这些。”
担任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朝廷讨论将要出兵,李大性逐条陈述利害关系,主张不应该轻举妄动,违背韩侂胄的意思,出朝廷担任平江知府,充任荆湖制置使。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一共三十八万缗多。前任官员虚报赋税的盈余,一共十四万五千缗,李大性全都予以免除不再催促,流亡迁徙重新恢复生产的民众,都上奏免去征收赋税。边郡的武功爵位,本来是用来鼓励将士的,冒名滥施的很多,李大性弹劾两路戎司违规接受已逃亡的士兵的身份凭证,一共三千四百九十七件,全都上缴涂毁。江陵以前通行铜钱,铜钱价值高,纸币贬值,百姓拿货物到市场交易,有一整天得不到一个铜钱的。李大性上奏请求按照襄、郢成例通用铁钱,于是钱货流通,百姓才恢复生产事业。授官刑部尚书兼任详定敕令。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惠。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16.(1)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2)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3)人生如梦
17. C(①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望文生义。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④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⑤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近义混用。应改为“鞭长莫及”。⑥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18.A(B成分赘余。删去“一定要走”。C句式杂糅。删去“得以扩大”,或把“大大增强了”改为“使”。D搭配不当。可以在“具体部署”前加“作出”)
19. D(①处,后面是原因,填“因为”最恰当;②处,不宜填词语;③处,后面是结果,填“所以”“因此”最恰当;④处,表示顺承,填“就”最恰当;⑤处,表示目的,填“为”最恰当;⑥处,与后面的“又”搭配,填“既”最恰当)
20.①知行合一(2分) ②“学”是“做”的基础(1分) ③指导实践(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示例:柳丝婀娜,迎风飘拂,燕子成双,翩然飞来,“唧唧啾啾”,一路欢歌。晴空寥廓,庭院寂然。她独自凭栏,托腮凝望,恍然入梦:春柳如烟的午后,与他携手漫步庭中闲拾落花。(符合面面内容,符合修辞手法要求即可)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作文材料,涉及一个人成长、成人、成才,十分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参考立意角度:家长要舍得放手,让孩子接受锻炼;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破除过分保护,让孩子健康成长;体验生活,促进成长;在实践巾成长;等等。
1.D(“而关键在于读者的审美意识”错,文学作品的道德美与作家的审美意识有关,与读者并没有关系)
2.D(分析有误。由文巾“创作者如果对于具有道德美的描写对象在进行艺术描写上表现得不够充分,那些具有道德美的事物就无法让人感到是美的”的信息可知,当艺术描写表现得不充分时就会让读者无法感受到美)
3.C(因果倒置。反面人物成为道德美教育的艺术对象,是因为创作者在艺术刻画中,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美感因素的艺术典型,并能让读者从反面去欣赏)
4.A(B.“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错,是住在国家训练局;C“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错,参见原文“郎平早有思想准备”等信息;D强加因果关系)
5.C、E(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4分)(A“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与原文不符,应是单独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B“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错,这是郎平的愿望;D“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于文无据)
6.八年国外生活经历已经使郎平放下了“世界冠军”头衔,变得踏实了,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3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生活使郎平有了更成熟的心理。(2分)
7.A(B项,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打猎物;C项,没有提供“社会背景”;D项,没有“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8.①打破了平铺直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②为后面的摄影情节作铺垫。(2分)
9.①在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照片《深情》结尾,出人意料,照应标题,安排巧妙;②在情感表现上,深情地呈现出猎人与猎物由于爱而达成的一种和谐;③在思想内容上,把一个平凡的“狩猎”事件,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
10. B(原文标点: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1. D(“军令”一般由兵部掌管,“考课”一般由吏部掌管)
12. C(“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错,应是前任官员虚报,盈余他予以免除)
13.(1)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得分点:网罗、率、“订以日历”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得分点:当、用兵、振贷,各1分,句意2贫)
参考译文: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李大性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其熟习本朝的典章旧事。因父亲的恩荫而做官,进献《艺祖庙谟》一百篇。又说:“元丰时的制度,六察司允许向上评论政事,章惇担任宰相才禁止,请恢复以前的制度,来拓宽进言之路。”侍从大臣极力推荐李大性,升官一级,担任湖北提刑司干官。不久,入朝担任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都是本朝旧事,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孝宗读后赞扬了他。
提拔为大理司直,升任敕令所删定官,任楚州通判。郡守吴曦和都统刘超一同商议,想要撤出城池转移到别的地方,李大性认为:“楚城实际是晋朝时修建的,最为坚固,为什么要用脆弱的调换坚固的呢?”李大性坚持认为不行。台臣打算弹劾李大性阻扰成议,没有实现。恰好担任送北方使臣的从官,朝廷于是命令李大性察访,李大性把实情全都告知朝廷,朝廷于是罢免军队统帅,召李大性入朝授任太府寺丞。
陈傅良因进言国事离开京城,彭龟年、黄度等人相继离去。李大性上疏直言:“朝廷清明,却让进言的人无缘无故离开朝廷,我为之很惋惜。这几个人的内心,本来都是爱护君主,明知他们是爱护君主的,听任他们离去而不管,恐怕离去的正人君子将会不止这些。”
担任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朝廷讨论将要出兵,李大性逐条陈述利害关系,主张不应该轻举妄动,违背韩侂胄的意思,出朝廷担任平江知府,充任荆湖制置使。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一共三十八万缗多。前任官员虚报赋税的盈余,一共十四万五千缗,李大性全都予以免除不再催促,流亡迁徙重新恢复生产的民众,都上奏免去征收赋税。边郡的武功爵位,本来是用来鼓励将士的,冒名滥施的很多,李大性弹劾两路戎司违规接受已逃亡的士兵的身份凭证,一共三千四百九十七件,全都上缴涂毁。江陵以前通行铜钱,铜钱价值高,纸币贬值,百姓拿货物到市场交易,有一整天得不到一个铜钱的。李大性上奏请求按照襄、郢成例通用铁钱,于是钱货流通,百姓才恢复生产事业。授官刑部尚书兼任详定敕令。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惠。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16.(1)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2)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3)人生如梦
17. C(①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望文生义。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④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⑤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近义混用。应改为“鞭长莫及”。⑥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18.A(B成分赘余。删去“一定要走”。C句式杂糅。删去“得以扩大”,或把“大大增强了”改为“使”。D搭配不当。可以在“具体部署”前加“作出”)
19. D(①处,后面是原因,填“因为”最恰当;②处,不宜填词语;③处,后面是结果,填“所以”“因此”最恰当;④处,表示顺承,填“就”最恰当;⑤处,表示目的,填“为”最恰当;⑥处,与后面的“又”搭配,填“既”最恰当)
20.①知行合一(2分) ②“学”是“做”的基础(1分) ③指导实践(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示例:柳丝婀娜,迎风飘拂,燕子成双,翩然飞来,“唧唧啾啾”,一路欢歌。晴空寥廓,庭院寂然。她独自凭栏,托腮凝望,恍然入梦:春柳如烟的午后,与他携手漫步庭中闲拾落花。(符合面面内容,符合修辞手法要求即可)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作文材料,涉及一个人成长、成人、成才,十分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参考立意角度:家长要舍得放手,让孩子接受锻炼;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破除过分保护,让孩子健康成长;体验生活,促进成长;在实践巾成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