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17-05-1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李佩:中国真正的“贵族”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讲坛创办以来,每周五地下午,李佩先生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十几年如一日。讲坛的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
(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的遗憾和惋惜。
B.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用钱学森、厉以宁等为人熟知的“大家”来介绍人们不太熟悉的传主,既侧面烘托了传主的影响力,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李佩先生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
C.李佩先生创办的中关村大讲坛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讲坛惠及众多年轻人。
D.文中“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说明李佩先生虽然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但知道她的人都明白先生的伟大,不会忘了先生。
E.李佩先生年近花甲之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6. 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李佩:中国真正的“贵族”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讲坛创办以来,每周五地下午,李佩先生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十几年如一日。讲坛的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
(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的遗憾和惋惜。
B.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用钱学森、厉以宁等为人熟知的“大家”来介绍人们不太熟悉的传主,既侧面烘托了传主的影响力,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李佩先生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
C.李佩先生创办的中关村大讲坛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讲坛惠及众多年轻人。
D.文中“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说明李佩先生虽然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但知道她的人都明白先生的伟大,不会忘了先生。
E.李佩先生年近花甲之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6. 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