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2017年高考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7-06-02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B.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C.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D.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把罪犯找了出来。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太平。
13.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 女 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5分)
(2)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5分)
(二)请阅读刘商的两首诗歌,完成第14~15题(11分)
送僧往湖南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送濬上人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E、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15.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在写出了鹏不知有几千里长的背之后,又用形象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鹏“ , ”的壮观气势。
(2)《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身着粗袍敝衣处于衣着华丽的同舍生之间却“ ”,是因为有求学这种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B.信息化正在全方位渗透制造业,智能技术也已成为制造业的关键要素,我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C.C919是我国首款具有国际主流水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其不仅将敲开世界市场的大门,更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化为现实。
D.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合唱团团员走下舞台,来到观众席两边的过道上,美妙的乐声在观众耳边响起。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稍晚, , , , , ,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着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
①更注重构件的装饰性
②喜欢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③虽然在结构上采取了法国的技术
④通过不断扩建使建筑群落向纵向或各个方向延伸
⑤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特征
⑥也不囿于法国哥特式建筑集中统一的空间观念。
A.③①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⑥②④ C.⑥②①⑤④③ D.⑥③⑤①②④
20.推荐语是举办活动,评选人物时,把好的方案、人物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而表述的话语。写推荐语最重要的在于阐述推荐的理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8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出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6分)
答:我喜欢的书名是《 》;
理由:
21. 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5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激励高三学生冲刺复习,各地学校都会出现励志标语,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许多“神标语”。如山西某中学一高三教室的标语——“人丑还不多读书,哪儿来的自信?还玩,说你呢!”,“不学?将来别人壁咚的墙是你砌的”,“我一定不会就这样轻易地go die(去死)”。四川内江某中学的励志标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还有一些中学出现的“明天,绅士一样地活!”“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凡此种种,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种鼓励学生刻苦读书的做法,有很好的励志效果;有人觉得“有意思”,“有个性”“轻松”,贴近学生生活;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神标语”和学校所担负的教育使命背道而驰。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B.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C.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D.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把罪犯找了出来。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太平。
13.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 女 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5分)
(2)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5分)
(二)请阅读刘商的两首诗歌,完成第14~15题(11分)
送僧往湖南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送濬上人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E、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15.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在写出了鹏不知有几千里长的背之后,又用形象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鹏“ , ”的壮观气势。
(2)《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身着粗袍敝衣处于衣着华丽的同舍生之间却“ ”,是因为有求学这种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B.信息化正在全方位渗透制造业,智能技术也已成为制造业的关键要素,我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C.C919是我国首款具有国际主流水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其不仅将敲开世界市场的大门,更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化为现实。
D.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合唱团团员走下舞台,来到观众席两边的过道上,美妙的乐声在观众耳边响起。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稍晚, , , , , ,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着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
①更注重构件的装饰性
②喜欢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③虽然在结构上采取了法国的技术
④通过不断扩建使建筑群落向纵向或各个方向延伸
⑤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特征
⑥也不囿于法国哥特式建筑集中统一的空间观念。
A.③①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⑥②④ C.⑥②①⑤④③ D.⑥③⑤①②④
20.推荐语是举办活动,评选人物时,把好的方案、人物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而表述的话语。写推荐语最重要的在于阐述推荐的理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8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出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6分)
答:我喜欢的书名是《 》;
理由:
21. 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5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激励高三学生冲刺复习,各地学校都会出现励志标语,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许多“神标语”。如山西某中学一高三教室的标语——“人丑还不多读书,哪儿来的自信?还玩,说你呢!”,“不学?将来别人壁咚的墙是你砌的”,“我一定不会就这样轻易地go die(去死)”。四川内江某中学的励志标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还有一些中学出现的“明天,绅士一样地活!”“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凡此种种,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种鼓励学生刻苦读书的做法,有很好的励志效果;有人觉得“有意思”,“有个性”“轻松”,贴近学生生活;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神标语”和学校所担负的教育使命背道而驰。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