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时间:2017-06-16
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3分)C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战国以后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代以前的表述诸误。【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错,原文是“战国以后……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2.(3分)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长辈为其取的名还可以在社交场合用于自称。
3.(3分)A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
4.选B(A项“消解了他的抑郁情绪”拔高了;C项“不关心出国的子女”和“解释”错误;D项“同时”表述不当,而且,“梁思礼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只有“他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这一个原因。)
5.①两人合传,构思巧妙。一般传记一人一传,本文利用合传的方式更直观表现了梁启超、梁思礼父子之情,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影响。②选取典型事件,叙述详略得当。为表现梁启超父子的温馨,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如与儿女通信、梁思礼拜寿等。详细叙述梁家的和睦,粗线条叙述梁思礼美国求学过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③多次引用传主原话。引用梁启超的原话、书信中的内容,直接展示梁启超的爱子深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增强了传记的感染力。(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6.①爱子情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梁启超对儿女充满着深沉而强烈的父爱,家庭气氛轻松活泼;给子女的书信中充满真挚的爱,这爱变成一种力量,注入了孩子们的生命。②重视对子女的学业培养,大力支持子女出国求学。夫人逝去,丧事初了,仍然让爱子出国求学;预筹孩子们出国留学的学费,让孩子们无后顾之忧。③教育子女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大孩子都不在身边,他就叫老白鼻代表姊姊、哥哥们拜寿。梁启超为几个孩子预筹学费时曾将梁思礼托付给他的哥哥姐姐。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在梁启超的爱国教育下,梁思礼和姊姊梁思懿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5分,4点中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7.(4分)D、E(答出一项2分。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E项“对补锅手艺的白信”分析错误)
8.(4分)①表现儿子的孝顺。(1分)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1分)
③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2分)(意思相近即可)
9.(6分)①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③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D
11.B
12.C
13.(1)梁鼎赴任后,就发文禁止盐商,所在的地方约束不当,延州的刘廷伟不听从他的安排。
(2)梁鼎上奏请求运咸阳仓粮食充实边塞,粮食已经腐烂,梁鼎就送给百姓,等到秋收换薪粮。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解答此句,应先结合文本理解其大意,“边境百姓过去吃池盐,池盐价格很便宜。从禁止池盐来困住贼寇,让商人送粮,从边境地区运送解池盐,价格和蕃盐差不多,所以从蕃部带盐来的,卖不出去”;然后抓名词,比如“青盐”,此处主谓宾俱全,应断开;“困”的对象是“贼”,故“困”与“贼”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运解盐于缘边”是状语后置句,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后面表结果,由此可以确定答案。原文标点: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一般分为本纪、列传、书志、箴铭、辞赋几种体例”错,应为“一般有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几种体例”。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舆论也认同他的意见”错,舆论的意见与梁鼎相反,且舆论的发出是在朝廷同意梁鼎的意见后。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C.从文章第三段来看,舆论的意见与梁鼎相反,由此可以确定答案。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既,已经,……之后;移文,发文;乖当,不当;规画,安排。第二句中,实边,充实边塞;与,送给;俟,等到;易,换。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4.C.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 D.应是比喻或夸张手法
15.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
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
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
④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
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1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16.杜鹃啼血猿哀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C下车伊始是指官吏刚到任所,现多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不符合语境;清规戒律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泛指束缚人思想行为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不服语境。
18.C  (A项表意不明,“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没有指明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B项搭配不当,“加强”应改为“提高”。D项成分残缺,在“宰客”后添加“的问题”。)
19.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要在异域文化圈中取得一席之地,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要适应异域文化的要求,取得异域文化的认同和接纳,佛教在加快与中国文化结合的进程中,出现了各种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禅宗最具代表性。禅宗把儒家思想、道家学说与佛教结合起来,强调“心”即现时的一切, “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这是思辨推理转为感性直觉的理论置换。接着,在宗教活动中,它强调“顿悟成佛”,以简化的方式适应中国人的特点。从而赢得了中国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接受。)
20①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
②臭氧就变成健康的杀手(或:臭氧就会损害人体健康);
③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处1分,①、③处各2分,共5分。其它答案符合语境逻辑的,亦可酌情给分。)
21、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沉浸在无线网络生活中,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意思对即可,3分)
22.作文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材料的主要事件为“‘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失联”,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媒体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题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也要求将议论的焦点放在对郭川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认识上。由此考生可以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确定立意:
思考1:肯定郭川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郭川主动放弃温馨安逸的生活,执着于自己热衷的事业,选择了一种不同凡俗的生活,由此可有如下的立论:①人生应不甘平庸,应追求有生命的厚度。②探寻未知,超越常态,凸显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③敢为天下先;不被安逸所困。④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归真实的自我。等等。
思考2:质疑郭川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郭川的选择,的确是一种大智大勇,如非有非常之意志,超凡之理念,绝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但是,郭川的失联,让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的责任等问题。由此可有如下的立论:①珍爱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③勇于承担家庭的责任。等等。

参考译文: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甲科,初次任职为大理评事、秭归县知县,又升任著作佐郎。任吉州知州,百姓有个叫萧甲的,横行奸诈,成为百姓一害,梁鼎揭露他的罪行,杖打他的脊背、刺面后流放到偏远地区。太宗特别赏识他的办事才能,梁鼎重新回朝廷任职,赏赐绯鱼,按惯例应当赏给他银宝瓶带,太宗特别用犀带赏赐他,把他的名字记在御屏上。
至道初年,梁鼎建议兴建三白渠,以及陈、许、邓等几州利用水利开荒耕地,事情写在《食货志》中。调往陕西。至道二年,五名将领分路攻打李继迁,李继隆擅自从赤柽路出击没有战功,还朝后上奏称军需物资没有按时供给,梁鼎因犯事而被降三级官职。又担任殿中丞,负责原有事务。因母亲年老请求到家乡州郡任职,历任徐、密二州知州。真宗登基,恢复原来官职。当时三司责罚拖欠赋税严厉急迫,有长时间被拘押的,朝廷命令梁鼎按照登记簿详细审定,免除赋税很多。一个月后,授任右谏议大夫。
当时西部边境还未安宁,梁鼎建议陕西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由所在的官府专卖,朝廷下诏照此办理。议论的人大多认为:“边境百姓过去吃池盐,池盐价格很便宜。从禁止池盐来困住贼寇,让商人送粮,从边境地区运送解池盐,价格和蕃盐差不多,所以从蕃部带盐来的,卖不出去。现在如果禁止解池盐,和内地同价,那么百姓一定会触犯禁令买卖池盐,这是帮助盗贼获得粮食啊。”当时刘综担任陕西转运使,梁鼎上奏请求罢免他。刘综回朝后,也秘密陈述梁鼎的建议不妥当。梁鼎赴任后,就发文禁止盐商,所在的地方约束不当,延州的刘廷伟不听从他的安排。
梁鼎上奏请求运成阳仓粮食充实边塞,粮食已经腐烂,梁鼎就送给百姓,等到秋收换新粮,朝廷听到后阻止这件事,很多人上表章秘密陈述梁鼎扰民,梁鼎开始的计划多数失败,于是命令林特专程和梁鼎等人一起商议此举是否可行,于是依旧通盐商。梁鼎因起先倡议改变原有办法,朝廷下诏免去梁鼎度支使职务,仍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遭遇母亲丧事,起用恢复原职。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梁鼎体貌魁伟,坦荡崇尚气节,有正气,为官严厉,名气很大。喜欢学习,擅长篆、籀书体。曾写《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