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0-13
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 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 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含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晴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日,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合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B.《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C.《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D.欣赏者有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
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勢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B.《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C.《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
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山白发
林清玄
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是它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
“什么是佛法的大意?”
“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
“什么是成佛的方法?”
“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秋天里满山的芒花,它不必言语,就让人体会了天地,全是在时间的推演下自然生变——青山犹有白发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本意。这本意正是“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是一种宇宙时空的推演。
我读过一本《醉古剑堂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马车,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道再高远,恐怕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
人面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无奈,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豪放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曾有一段淋漓的描写:“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真真写出了淡淡的感慨。人能与月同行,而月却古今辉映,人在月中仅是流水一般的情境。同样的,人能在苇草白头之时感慨不已,可是年年苇草白头,而人事已非!
突然浮起苏东坡的名句“青山一发是中原”,那青山远望只是一发,而在秋天的青山里,那情牵动心的一发却已在无意之中白了发梢,即使是中原,此刻也是白发满山了吧!
我离开那座满芒花的丘陵,驱车往乡间走去,脑中全是在风中飘摇的芒花,竟使我微微颤抖起来,有一种越过山头的冲动,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山头可攀,而青山白发影像烙在心头,却是遥遥难越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驾公路两旁青色的山丘与白色的花相映成趣,意境深远,让常去旅行的“我”充满了联想与无限的感伤。
B.苇芒代表着自然的时序,给人以秋天的思绪。因而朋友收到“我”送的苇芒长花时,不禁感叹秋天的到来。
C.文章开篇写“我”行车及下车时的所见,令人陶醉;结尾写“我”驱车离开时的所想,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D.文章谈佛法禅思,抒写从事物变化中得到的人生见地;语言清新流畅,在平易中有着启迪人心的力量。
5.文中引述了《醉古剑堂扫》中的语句,这一引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春来草自青”包含了哪几层意思,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大连正式发布。该报告以“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为核心,采集调用了8000多个种类、总计1.2亿条全球进出口贸易基础数据,综合运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双边贸易额、贸易商品、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合作模式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分析了2016年“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总体格局、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现状和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自2011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6年向沿线国家出口5874.8亿美元,达到近年来的高位。
(摘编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材料二:
“一带一路”的实施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有风险的警觉。
首先,沿“带”沿“路”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通常政治并不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政局变动,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对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此外,“一带一路”也会穿越那些社会不安定的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其次,“一带一路”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再次,实施“一带一路”必须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甚至所需投入是以百万亿计。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情况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必然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和产业的“空洞化”。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套取政策利益或为了“政绩”,不切实际地搞一些所谓的“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巨大而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面子工程”风险必须警惕。
(摘编自剧锦文《时刻需要风险警觉》)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实施好“增进民心相通”这项基础性工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人翁”精神,把握机遇、齐心协力,将美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相通则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结底是要造福各国人民,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民众得到实惠。“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济合作,也需要真情交流和民心共振。
(摘编自钟廉言《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在2013年后起伏不定,2015年变化最大。
B.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较2015年有所上升,出口额更是自2011年以来持续增长。
C.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与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中进口额的低谷、出口额的巅峰均出现在同一年。
D.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最近两年已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如果我国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就必然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和产业的“空洞化”,后果不堪设想。
B.创新都会有潜在风险,因而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所蕴含的乘数式风险也将无法避免。
C.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多维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一带一路”贸易的总体格局,大数据优势日益凸显。
D.沿“带”沿“路”国家政治极不稳定,对外政策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给我国“一带一路”投资带来极大风险。
E.“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沿带沿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其最终目标是造福“沿带沿路”的各国人民。
9.“一带一路”要取得巨大成就,还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5分)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 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 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含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晴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日,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合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B.《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C.《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D.欣赏者有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
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勢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B.《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C.《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
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山白发
林清玄
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是它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
“什么是佛法的大意?”
“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
“什么是成佛的方法?”
“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秋天里满山的芒花,它不必言语,就让人体会了天地,全是在时间的推演下自然生变——青山犹有白发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本意。这本意正是“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是一种宇宙时空的推演。
我读过一本《醉古剑堂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马车,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道再高远,恐怕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
人面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无奈,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豪放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曾有一段淋漓的描写:“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真真写出了淡淡的感慨。人能与月同行,而月却古今辉映,人在月中仅是流水一般的情境。同样的,人能在苇草白头之时感慨不已,可是年年苇草白头,而人事已非!
突然浮起苏东坡的名句“青山一发是中原”,那青山远望只是一发,而在秋天的青山里,那情牵动心的一发却已在无意之中白了发梢,即使是中原,此刻也是白发满山了吧!
我离开那座满芒花的丘陵,驱车往乡间走去,脑中全是在风中飘摇的芒花,竟使我微微颤抖起来,有一种越过山头的冲动,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山头可攀,而青山白发影像烙在心头,却是遥遥难越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驾公路两旁青色的山丘与白色的花相映成趣,意境深远,让常去旅行的“我”充满了联想与无限的感伤。
B.苇芒代表着自然的时序,给人以秋天的思绪。因而朋友收到“我”送的苇芒长花时,不禁感叹秋天的到来。
C.文章开篇写“我”行车及下车时的所见,令人陶醉;结尾写“我”驱车离开时的所想,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D.文章谈佛法禅思,抒写从事物变化中得到的人生见地;语言清新流畅,在平易中有着启迪人心的力量。
5.文中引述了《醉古剑堂扫》中的语句,这一引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春来草自青”包含了哪几层意思,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大连正式发布。该报告以“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为核心,采集调用了8000多个种类、总计1.2亿条全球进出口贸易基础数据,综合运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双边贸易额、贸易商品、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合作模式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分析了2016年“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总体格局、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现状和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自2011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6年向沿线国家出口5874.8亿美元,达到近年来的高位。
(摘编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材料二:
“一带一路”的实施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有风险的警觉。
首先,沿“带”沿“路”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通常政治并不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政局变动,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对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此外,“一带一路”也会穿越那些社会不安定的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其次,“一带一路”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再次,实施“一带一路”必须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甚至所需投入是以百万亿计。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情况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必然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和产业的“空洞化”。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套取政策利益或为了“政绩”,不切实际地搞一些所谓的“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巨大而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面子工程”风险必须警惕。
(摘编自剧锦文《时刻需要风险警觉》)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实施好“增进民心相通”这项基础性工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人翁”精神,把握机遇、齐心协力,将美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相通则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结底是要造福各国人民,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民众得到实惠。“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济合作,也需要真情交流和民心共振。
(摘编自钟廉言《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在2013年后起伏不定,2015年变化最大。
B.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较2015年有所上升,出口额更是自2011年以来持续增长。
C.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与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中进口额的低谷、出口额的巅峰均出现在同一年。
D.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最近两年已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如果我国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就必然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和产业的“空洞化”,后果不堪设想。
B.创新都会有潜在风险,因而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所蕴含的乘数式风险也将无法避免。
C.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多维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一带一路”贸易的总体格局,大数据优势日益凸显。
D.沿“带”沿“路”国家政治极不稳定,对外政策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给我国“一带一路”投资带来极大风险。
E.“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沿带沿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其最终目标是造福“沿带沿路”的各国人民。
9.“一带一路”要取得巨大成就,还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