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11-21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A(B.“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C.“奖惩机制”不是提高自觉性的唯一途径。D.“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不是群众参与渠道的全部)
2.B(文章只是从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这个角度展开论述的)
3.A(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才产生了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
4.C(写鸟儿变少是为了和文记忆中的鸟儿的乳名情形对比,进一步加深“人的欲望”破坏了鸟类生存空间的主题)
5.①生动真实地写出了人类恶行对鸟儿的伤害;记叙越详细,越能展现人类欲望恶行之重,越能使读者深入反思。(2分)②与下文“我”保护鸟巢的事情前后呼应,形成对比,表现“我”的反省与改变,使文章反思的主题更为深入。(3分)
6.①指被鸟儿遗弃不住的鸟窝;(2分,只答“鸟窝”给1分)②指正在变空的天空;(2分,只答“天空”给1分);③从空鸟巢写到变空的天空,引发人们对人类欲望造成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面对环境恶化、资源减少的地球,我们要尊重弱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意思对即可)。
(三)7.B(“作品内容主要写的是风景”错,“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是说曹文轩真正想表现的是人生活的那一方水土的内蕴,不是说主要写风景)
8.CE(C3分,E2分。A.“他不想让孩子们了解他和他的纯文学作品”错,“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也不准确。B.《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D.“他的创作方法一成不变,思想是保守的”错)
9.①作品背后每每藏着自己(作品融入了自己的经验)。②纯美(具有古典美)。③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④多取材中国故事。(每点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10.B(正确标点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11.C(“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错)
12.A(张冠李戴,应该是皇帝大为生气)
13.⑴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5分,“禁中”、“因”、“诉”、“磨”、补出主语“宪宗”各1分,“磨”译为“改掉”“除去”亦可)
⑵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比不上他们,难道不是很奇怪吗!(5分,“百工”“不齿”“乃”“及”“其”各1分)
(二)
14.BE(B2分,E3分。B语意理解错误,“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E“沉郁悲壮”错,本诗感情主要是放达之中隐含人生的愁苦。)
15.①表现二人相聚的欢乐难舍之情,写出友情之深。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共饮佳酿共赏秋菊。②表现哀伤和愁苦之情。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恰恰表现出人生现实的失意与痛苦。(共6分,每点3分,其中情感2分,分析1分)
(三)
16.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共5分,“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分,其他一句1分)
三、
17.C(①“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此处运用正确。②“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望文生义,与“或在家里或在单位”矛盾。③“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运用正确。④“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用于修饰嘈杂的声音,用错对象。⑤“耳提面命”指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是褒义词。这里属于感情色彩误用。⑥“虚左以待”指空着座位等候宾客、贵人,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成语运用正确。)
18.D(A成分残缺,应在“攻坚战”后加“的故事”。B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C有歧义,“高兴”的对象不明确)
19.①但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则效果不佳;②退耕农田不如人工混交林;③大植人工混交林及恢复天然杂木林
20.(1)人们用文字(状语)感怀并摹写(谓语)它(定语)亘古如斯的(定语)美丽(2分,对两个得1分)
(2)文字不是音乐,却能摹声拟音(仿声像音、放声送响)。(2分,内容1分,句式1分)
21.答案示例:
爷爷:古柏。爷爷正直为人,没有一丝贪念;坚守不移,始终不忘本职;所求甚少,竭力保护翠翠。正如一棵古柏,扎根贫瘠的土地,从不抱怨,坚定护佑。
翠翠:幽兰。翠翠美丽,天真无邪,心地纯净,仁心惠质,有一种天然的魅力。她就像空谷幽兰,不被污染,质地高洁,芳香弥漫,遮掩不住。
孙少平:白杨。孙少平不怨天不尤人,一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不低头。他与白杨不选择脚下的土地,始终昂扬努力生长高度一致。
田晓霞:迎春花。田晓霞美丽大方,气质高雅但让人亲近;身上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能鼓舞人。正如迎春花,热烈奔放,给人以希望的昭示。
(比喻的植物合理1分,理由有根据3分)
四、写作(60分)
参照2017年全国卷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在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
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A(B.“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C.“奖惩机制”不是提高自觉性的唯一途径。D.“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不是群众参与渠道的全部)
2.B(文章只是从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这个角度展开论述的)
3.A(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才产生了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
4.C(写鸟儿变少是为了和文记忆中的鸟儿的乳名情形对比,进一步加深“人的欲望”破坏了鸟类生存空间的主题)
5.①生动真实地写出了人类恶行对鸟儿的伤害;记叙越详细,越能展现人类欲望恶行之重,越能使读者深入反思。(2分)②与下文“我”保护鸟巢的事情前后呼应,形成对比,表现“我”的反省与改变,使文章反思的主题更为深入。(3分)
6.①指被鸟儿遗弃不住的鸟窝;(2分,只答“鸟窝”给1分)②指正在变空的天空;(2分,只答“天空”给1分);③从空鸟巢写到变空的天空,引发人们对人类欲望造成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面对环境恶化、资源减少的地球,我们要尊重弱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意思对即可)。
(三)7.B(“作品内容主要写的是风景”错,“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是说曹文轩真正想表现的是人生活的那一方水土的内蕴,不是说主要写风景)
8.CE(C3分,E2分。A.“他不想让孩子们了解他和他的纯文学作品”错,“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也不准确。B.《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D.“他的创作方法一成不变,思想是保守的”错)
9.①作品背后每每藏着自己(作品融入了自己的经验)。②纯美(具有古典美)。③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④多取材中国故事。(每点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10.B(正确标点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11.C(“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错)
12.A(张冠李戴,应该是皇帝大为生气)
13.⑴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5分,“禁中”、“因”、“诉”、“磨”、补出主语“宪宗”各1分,“磨”译为“改掉”“除去”亦可)
⑵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比不上他们,难道不是很奇怪吗!(5分,“百工”“不齿”“乃”“及”“其”各1分)
(二)
14.BE(B2分,E3分。B语意理解错误,“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E“沉郁悲壮”错,本诗感情主要是放达之中隐含人生的愁苦。)
15.①表现二人相聚的欢乐难舍之情,写出友情之深。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共饮佳酿共赏秋菊。②表现哀伤和愁苦之情。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恰恰表现出人生现实的失意与痛苦。(共6分,每点3分,其中情感2分,分析1分)
(三)
16.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共5分,“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分,其他一句1分)
三、
17.C(①“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此处运用正确。②“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望文生义,与“或在家里或在单位”矛盾。③“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运用正确。④“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用于修饰嘈杂的声音,用错对象。⑤“耳提面命”指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是褒义词。这里属于感情色彩误用。⑥“虚左以待”指空着座位等候宾客、贵人,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成语运用正确。)
18.D(A成分残缺,应在“攻坚战”后加“的故事”。B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C有歧义,“高兴”的对象不明确)
19.①但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则效果不佳;②退耕农田不如人工混交林;③大植人工混交林及恢复天然杂木林
20.(1)人们用文字(状语)感怀并摹写(谓语)它(定语)亘古如斯的(定语)美丽(2分,对两个得1分)
(2)文字不是音乐,却能摹声拟音(仿声像音、放声送响)。(2分,内容1分,句式1分)
21.答案示例:
爷爷:古柏。爷爷正直为人,没有一丝贪念;坚守不移,始终不忘本职;所求甚少,竭力保护翠翠。正如一棵古柏,扎根贫瘠的土地,从不抱怨,坚定护佑。
翠翠:幽兰。翠翠美丽,天真无邪,心地纯净,仁心惠质,有一种天然的魅力。她就像空谷幽兰,不被污染,质地高洁,芳香弥漫,遮掩不住。
孙少平:白杨。孙少平不怨天不尤人,一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不低头。他与白杨不选择脚下的土地,始终昂扬努力生长高度一致。
田晓霞:迎春花。田晓霞美丽大方,气质高雅但让人亲近;身上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能鼓舞人。正如迎春花,热烈奔放,给人以希望的昭示。
(比喻的植物合理1分,理由有根据3分)
四、写作(60分)
参照2017年全国卷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在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
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