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12-05
2017 年 9 月月考语文答案
【选择题】 1. D 2. D 3. D 4.C 7. B 8. B D 10 D 11 C 12 D
14.A E 17 B 18 C
【解析】1.。D 项原文是指在“利民”“富民”“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 调人的精神生活,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
2. D 项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 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3. D 项原文是说“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并非“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
4.C A 选项中作者产生神秘感是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并没有 看到过老腔;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我”的朋友的赞赏,所以我觉得很神秘的 原因不仅是这些演员,更重要的是朋友如此推崇。B 选项中并不是演奏声遮住了鼓 掌叫好声,而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表演,让全场震惊、“鸦雀无声”。故 B 选项错误。 C 选项在文章第⑤段明确提出“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想 到的是“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中……老腔的气韵弥漫”第⑥ 段中,也提到过话剧《白鹿原》加入老腔的演唱后,让“我”“释然”了。故 C 选 项正确。D 选项,文中说老腔“也许从宋代就唱着”,从宋代唱到现在,并不能反 映出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文中没有相关语句。故 D 选项错误。
5.要点一: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要点二: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要点三: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要点四: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每答对 1 点 1 分,答对 4 点给 5 分
6.①联想。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强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 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
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 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
7.A 项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C 项“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 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 乐”。
8. A 项“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说法错误。季羡林的故事 是以梵文绝学的凄凉景象,引出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的 观点。C 项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E 项迎合听众不一定就是指“网络直播”这种形式。
9. 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 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 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 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9.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 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加强传统 文化的创新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3 点 5 分
10.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 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11.C(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12.D(“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理 解有误,原文意思是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很快就有人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 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
13.(1)松州土地贫瘠,不适宜聚居垦荒,戍守士卒三千人,粮运不能供给,请
求移守茂州,使他们就近垦种荒地。(“瘠、俾致”各 1 分,句意 3 分)
(2) 曹震在蜀的时间很久,管理的地方都有规划,一并十分周详,蜀人(都)很感激他。(“画、德”各 1 分,句意 3 分))
【参考译文】 曹震,濠州人。跟从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因
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跟从蓝玉征讨云南,分道攻取临安诸路, 至威楚,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云南平定后,趁机请求征讨容美、散毛 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朝廷下诏令不可。又请求将贵州、四川二都司 所买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说:“四川至建昌驿道,途经大渡河,来往者多 半死于瘴毒。询问当地的老人,得知从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道路)平坦 且无瘴毒,已经命令军民加以修治。请求把泸州至建昌的驿马,移到峨眉新驿站。” 得到许可。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兵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不 久任命统领四川军务,同蓝玉考察征南军士。
永宁宣慰司说,所辖之地有一百九十个滩,其中有八十多个滩堵塞不便利。诏 令曹震治理疏通。曹震到泸州巡视,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 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自茂州,一条道路直通松潘,一条道路到贵州,最后通达保宁。最初行人许穆说:“松 州土地贫瘠,不适宜聚居种植垦荒,戍守士卒三千人,粮草不能供给,请求移守 茂州,可使他们就近垦种荒地。”太祖认为松州控制着西番,不能动摇。至此运道 已经畅道,松潘于是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 件事:一、请求在云南大宁境内掘井煮盐,招募商人运输粮食以供给边防;二、 命令商人输送粮食到云南建昌,替重庆、綦江等地以粮钱换马;三、请求免除马 湖拖欠的租子;四、施州卫的军储物资,依赖于湖广,逆江而上十分险远,请求从重庆顺江而下输送粮食。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曹震在蜀的时间很久,所有管理的地方都有规划,一并十分周详,得到了蜀人 的赞颂。良好的管理就有好名誉了,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很快有人告蓝玉曾与 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以曹震为首,连同他的儿 子曹炳一同被杀。
14.A E(A 项 3 分,“暗示生活艰辛,身处战争频繁的边疆”分析错误,诗中应是
“暗示背井离乡,身处十分遥远的边疆”。E 项 2 分,理解诗意有误,“还有乔迁之
喜和美丽的羽毛”一句应为“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
15. 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2 分)写 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1 分)表现了作 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却无法达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3 分)共
6 分。
【诗歌鉴赏】 诗歌大意似乎是这样的:暮春三月,清明时节,我惆怅地望着城北的山边。
新取得的火种闪耀着光焰,梧桐树的老枝头又开满桐花。可是我这隐居的人生活 平淡毫无起色,羞对年年更新的花草,也不好意思邀朋友欢聚宴饮。可叹我还不 如这些林间的飞鸟,它们自由地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 毛。
本诗表现了作者自觉为世俗所累,需要顾及的东西太多却无法达成本心,于 是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心情。诗人借景抒情,这才是他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 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 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来说,在 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诗,一个艳词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 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 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 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的心境; 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最后一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在艺术上, 这是由低而高、由近及远的手法。所谓到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 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 习继承的地方吧!
16.(1)术业有专攻;(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塞下秋来风 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7.B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 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
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18.C(A 项,结构混乱,可删掉“成为”。B 项,成分残缺,应在“精神伤害”后 加上“的行为”。D 项,搭配不当,“牵涉”与“情感”搭配不当,可将“牵涉”改 为“牵动”。)
19 ⑴去掉“围绕”,在举办前加上“以” ⑵ “务必”改为删掉或者改为“拨 冗” ⑶ “抛砖引玉”改为删掉 每条 1 分 。
20. (1). ①但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②如果发现某个星球上存 在碳氢化合物 (3). ③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3 点 5 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是否有 碳氢化合物存在”可知,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如果某 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③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21. 中国高中生的意识特征:每条 1 分 ①学习意识极强,特别关心学习成绩。② 金钱、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弱。③大部分同学不满足普通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建 议 2 分:中国高中生可通过打工培养独立意识,锻炼社会能力。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 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中日韩美四国 “高中生学习意识和生活意识比较”的调查数据表,结合不同的数据比例等方面分析。 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 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本题中国高中生 的意识特征:学习意识极强,特别关心学习成绩。金钱、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弱。
22.【立意探索】材料生动地写出了某些人对别人和自己缺点的不同态度,即只看
到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缺点。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会产生一种优 越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会严重影响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并把自己孤立起来。 同时,还会用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的缺点比较,这样就会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 距,会影响自己的进步。如果把筐倒过来,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掉这些缺点,从而促使自己进步。
经过“为什么”和“怎样办”两个角度的深入思考后,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
意:应有包容心,忽略、忘掉别人的缺点;应多审视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 点。也可把这两种立意综合起来,立意为应多审视自己的缺点,多包容别人的缺点。
【选择题】 1. D 2. D 3. D 4.C 7. B 8. B D 10 D 11 C 12 D
14.A E 17 B 18 C
【解析】1.。D 项原文是指在“利民”“富民”“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 调人的精神生活,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
2. D 项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 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3. D 项原文是说“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并非“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
4.C A 选项中作者产生神秘感是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并没有 看到过老腔;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我”的朋友的赞赏,所以我觉得很神秘的 原因不仅是这些演员,更重要的是朋友如此推崇。B 选项中并不是演奏声遮住了鼓 掌叫好声,而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表演,让全场震惊、“鸦雀无声”。故 B 选项错误。 C 选项在文章第⑤段明确提出“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想 到的是“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中……老腔的气韵弥漫”第⑥ 段中,也提到过话剧《白鹿原》加入老腔的演唱后,让“我”“释然”了。故 C 选 项正确。D 选项,文中说老腔“也许从宋代就唱着”,从宋代唱到现在,并不能反 映出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文中没有相关语句。故 D 选项错误。
5.要点一: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要点二: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要点三: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要点四: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每答对 1 点 1 分,答对 4 点给 5 分
6.①联想。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强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 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
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 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
7.A 项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C 项“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 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 乐”。
8. A 项“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说法错误。季羡林的故事 是以梵文绝学的凄凉景象,引出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的 观点。C 项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E 项迎合听众不一定就是指“网络直播”这种形式。
9. 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 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 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 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9.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 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加强传统 文化的创新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3 点 5 分
10.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 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11.C(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12.D(“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理 解有误,原文意思是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很快就有人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 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
13.(1)松州土地贫瘠,不适宜聚居垦荒,戍守士卒三千人,粮运不能供给,请
求移守茂州,使他们就近垦种荒地。(“瘠、俾致”各 1 分,句意 3 分)
(2) 曹震在蜀的时间很久,管理的地方都有规划,一并十分周详,蜀人(都)很感激他。(“画、德”各 1 分,句意 3 分))
【参考译文】 曹震,濠州人。跟从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因
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跟从蓝玉征讨云南,分道攻取临安诸路, 至威楚,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云南平定后,趁机请求征讨容美、散毛 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朝廷下诏令不可。又请求将贵州、四川二都司 所买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说:“四川至建昌驿道,途经大渡河,来往者多 半死于瘴毒。询问当地的老人,得知从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道路)平坦 且无瘴毒,已经命令军民加以修治。请求把泸州至建昌的驿马,移到峨眉新驿站。” 得到许可。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兵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不 久任命统领四川军务,同蓝玉考察征南军士。
永宁宣慰司说,所辖之地有一百九十个滩,其中有八十多个滩堵塞不便利。诏 令曹震治理疏通。曹震到泸州巡视,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 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自茂州,一条道路直通松潘,一条道路到贵州,最后通达保宁。最初行人许穆说:“松 州土地贫瘠,不适宜聚居种植垦荒,戍守士卒三千人,粮草不能供给,请求移守 茂州,可使他们就近垦种荒地。”太祖认为松州控制着西番,不能动摇。至此运道 已经畅道,松潘于是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 件事:一、请求在云南大宁境内掘井煮盐,招募商人运输粮食以供给边防;二、 命令商人输送粮食到云南建昌,替重庆、綦江等地以粮钱换马;三、请求免除马 湖拖欠的租子;四、施州卫的军储物资,依赖于湖广,逆江而上十分险远,请求从重庆顺江而下输送粮食。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曹震在蜀的时间很久,所有管理的地方都有规划,一并十分周详,得到了蜀人 的赞颂。良好的管理就有好名誉了,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很快有人告蓝玉曾与 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以曹震为首,连同他的儿 子曹炳一同被杀。
14.A E(A 项 3 分,“暗示生活艰辛,身处战争频繁的边疆”分析错误,诗中应是
“暗示背井离乡,身处十分遥远的边疆”。E 项 2 分,理解诗意有误,“还有乔迁之
喜和美丽的羽毛”一句应为“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
15. 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2 分)写 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1 分)表现了作 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却无法达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3 分)共
6 分。
【诗歌鉴赏】 诗歌大意似乎是这样的:暮春三月,清明时节,我惆怅地望着城北的山边。
新取得的火种闪耀着光焰,梧桐树的老枝头又开满桐花。可是我这隐居的人生活 平淡毫无起色,羞对年年更新的花草,也不好意思邀朋友欢聚宴饮。可叹我还不 如这些林间的飞鸟,它们自由地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 毛。
本诗表现了作者自觉为世俗所累,需要顾及的东西太多却无法达成本心,于 是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心情。诗人借景抒情,这才是他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 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 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来说,在 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诗,一个艳词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 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 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 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的心境; 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最后一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在艺术上, 这是由低而高、由近及远的手法。所谓到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 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 习继承的地方吧!
16.(1)术业有专攻;(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塞下秋来风 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7.B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 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
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18.C(A 项,结构混乱,可删掉“成为”。B 项,成分残缺,应在“精神伤害”后 加上“的行为”。D 项,搭配不当,“牵涉”与“情感”搭配不当,可将“牵涉”改 为“牵动”。)
19 ⑴去掉“围绕”,在举办前加上“以” ⑵ “务必”改为删掉或者改为“拨 冗” ⑶ “抛砖引玉”改为删掉 每条 1 分 。
20. (1). ①但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②如果发现某个星球上存 在碳氢化合物 (3). ③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3 点 5 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是否有 碳氢化合物存在”可知,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如果某 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③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21. 中国高中生的意识特征:每条 1 分 ①学习意识极强,特别关心学习成绩。② 金钱、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弱。③大部分同学不满足普通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建 议 2 分:中国高中生可通过打工培养独立意识,锻炼社会能力。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 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中日韩美四国 “高中生学习意识和生活意识比较”的调查数据表,结合不同的数据比例等方面分析。 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 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本题中国高中生 的意识特征:学习意识极强,特别关心学习成绩。金钱、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弱。
22.【立意探索】材料生动地写出了某些人对别人和自己缺点的不同态度,即只看
到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缺点。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会产生一种优 越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会严重影响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并把自己孤立起来。 同时,还会用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的缺点比较,这样就会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 距,会影响自己的进步。如果把筐倒过来,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掉这些缺点,从而促使自己进步。
经过“为什么”和“怎样办”两个角度的深入思考后,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
意:应有包容心,忽略、忘掉别人的缺点;应多审视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 点。也可把这两种立意综合起来,立意为应多审视自己的缺点,多包容别人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