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仲元中学、中山一中等七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12-07
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B.(变成丑人不是得到他人爱慕的必要条件。)
2.A.(正确表述应该为“是因为他看到了‘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要仔细对照原文理解重要概念。)
3.D.(原文提到在魏晋时期美学得到发展的是庄子“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而不是“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4.B(深深的悔意不正确。)
5.①“美丽的错误”在文章中指”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以及“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2分)②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排解我们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3分)
6.①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布局,条理清晰,内容集中。②“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每点3分)
7. B(“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错误。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而“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耳洛夫斯基’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不是敬畏的态度)
8. AE(B项,“叙述平淡无波澜”错误,其实是叙述起伏有致;施光南参加考试时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看似没戏,他却得到主考官允许继续的鼓励;他主科不成,却收到江教授的信。C项,“侧面”错误,应是正面。D项,“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错误,而是说明他创作成就之大)【评分标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9. ①突出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②表达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的创作观点(或肯定施光南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 (1点2分)
10. 【答案】C 正确断句为: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11. 【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题中D项错误,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12.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D项,表述错误,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
13.【答案】
(1)先前,文襄帝高澄重用崔暹、崔季舒等人。高澄去世后,隆之启奏文宣帝,想加害崔暹等人,不被文宣帝同意。(“委任”、“崩”、“启”、“见许”)
(2)崔季舒等人依然因为过去的矛盾,说高隆之的坏话:“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往往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隙”、“谮”、“哀矜”、“裁”)
14.BE(B项“表现了行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错误,这里是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E项“秾丽”错误,本词语言清新质朴。)【评分标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15.①采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2分)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和词人愁恨之多。(1分)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将抽象的“愁”与“恨”用“千里”“万顷”来形容,具体可感。(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6.(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 【答案】C 【解析】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耳软心活:耳朵软,心意不定。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18. 【答案】D (A项句式杂糅,“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或“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两种说法保留一种。B项成分残缺,“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的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为“业余选手实现了参加全运会的梦想,大家也对民间英豪与国手到底有多大差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 【答案】B 【A项中“于百忙之中”为敬辞;C项中“鼎力相助”为敬辞;D项中“狗尾续貂”意为“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明显不符合语境】
20. 【答案】①什么是人脸识别 ②人脸识别就是从图像中提取面部特征关键点 ③人脸识别在技术上还存在较多漏洞
【解析】①处是一个问句,结合后一个句子,再综合本段文字阐述的中心话题,不难看出开头两句是要给“人脸识别”下定义。②句要注意“包括图像采集、特征定位、身份的确认和查找三个环节”和“比如骨骼特征、眉毛高度等”两处,明显是说“人脸识别”要捕捉面部特征。③句结合“对于准确率要求极高的金融支付等领域更加谨慎”可知应为强调“人脸识别”目前还不够安全,因为存在较多技术上的漏洞。
21. 示例:人生是一张白纸,心灵是画笔。 既可彩霞满天,也可阴霾密布。(本体和喻体之间有内在联系2分,结尾两句概括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2分,内容、句式2分)
22、作文:
(1)立意角度:①微时代利大于弊②微时代弊大于利③微时代本无利弊,利弊因人而异④微时代趋利去弊⑤其它以微时代利弊为主要写作对象的立意。
(2)审题提示:①关键词:微时代 利 弊②扣题:正确理解微时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体指出利弊表现。
(3)评分参考:①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评分
②扣分及其它:没有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相同错别字不重复扣分,最多扣满5分;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700字的,作文分数不超过42分;不足600字的,作文分数不超过36分;卷面严重涂抹不洁或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作文分数可以打到36分以下;作文完全偏离题意的,不超过36分;作文部分内容偏离题意的,不超过42分;确认抄袭的作文,可以打0分;其它情况酌情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是宦官徐成的养子。他后来立下了决定朝廷命运的大功。高欢命他为自己的兄弟,他便说自己是高欢的同乡,渤海地人。
当初,行台于晖命他为郎中,他与高欢交情很深,互相寄托心事。后来,他跟着高欢在山东起兵,多次升迁,任并州刺史。进入朝廷,任尚书右仆射。他又任营构大将,用十万工役拆掉洛阳的宫殿,将砖瓦木料运到邺城。邺城建筑的规模形状,高欢都让他来负责。他又建起长堤用来防止洪水泛滥;又开挖河渠,引出漳河水,围绕京城流过,并在渠上建造水碾水磨,对百姓很有利。
北魏自从孝明帝孝昌年以后,天下骚乱,多灾多难。朝廷的显贵们多凭借常侍这个职务,在帽子上加貂蝉的装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侍中的职务,并陈奏所有凭借侍中职务增加帽子上装饰的,也希望能够停止。朝廷都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自从国家多事,冒名顶替,窃取官职的人不可胜数。他上疏请求朝廷进行检查,十来天时间就查出五万多人。而那些冒名顶替的小人却气焰嚣张,隆之因畏惧而停止了检查。朝廷下诏,命他监修起居录,晋封为司徒。
东魏武定时,他被任命为尚书令,迁任为太保。文襄帝高澄任宰相,朝廷旧有的风气全被肃清。而高隆之却不断收受贿赂,高澄在尚书省对他大加责备。北齐受东魏禅让,建立新朝,高隆之晋升爵位为王。不久,以原来的职务任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负责监修国史。他喜欢玩弄些小的技巧,对于朝廷的仪仗,百官们的服装样式,不断有所改变,但却不遵守典章故事,因而遭到非议。他在射箭的靶子上树立三个人的形象,以增加射手的勇气。文宣帝曾到山东,因到靶场射箭,对隆之说:“箭靶上可以作猛兽的形象,以保存古代尚武的精神,为什么成天对着人的形象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先前,文襄帝高澄重用崔暹、崔季舒等人。高澄去世后,隆之启奏文宣帝,想加害崔暹等人,文宣帝不同意。文宣帝认为他是有德望的旧臣,将朝廷的事情委任给他。崔季舒等人也因过去的矛盾,攻击他说:“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文宣帝听后,认为他担任官职已经很久,如果知道有冤枉的案子,应该向朝廷申奏改正,何必沽名钓誉?这不是大臣应有的品质。天保五年(554),朝廷禁止他到尚书省去。另外,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文宣帝早就对他怀恨在心,让壮士们打了高隆之一百多拳,然后放出来。因为跟随文宣帝外出,所以死在路途上。朝廷追赠他为太尉、太保、阳夏王,竟没有给他谥号。
1.B.(变成丑人不是得到他人爱慕的必要条件。)
2.A.(正确表述应该为“是因为他看到了‘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要仔细对照原文理解重要概念。)
3.D.(原文提到在魏晋时期美学得到发展的是庄子“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而不是“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4.B(深深的悔意不正确。)
5.①“美丽的错误”在文章中指”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以及“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2分)②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排解我们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3分)
6.①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布局,条理清晰,内容集中。②“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每点3分)
7. B(“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错误。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而“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耳洛夫斯基’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不是敬畏的态度)
8. AE(B项,“叙述平淡无波澜”错误,其实是叙述起伏有致;施光南参加考试时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看似没戏,他却得到主考官允许继续的鼓励;他主科不成,却收到江教授的信。C项,“侧面”错误,应是正面。D项,“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错误,而是说明他创作成就之大)【评分标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9. ①突出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②表达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的创作观点(或肯定施光南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 (1点2分)
10. 【答案】C 正确断句为: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11. 【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题中D项错误,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12.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D项,表述错误,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
13.【答案】
(1)先前,文襄帝高澄重用崔暹、崔季舒等人。高澄去世后,隆之启奏文宣帝,想加害崔暹等人,不被文宣帝同意。(“委任”、“崩”、“启”、“见许”)
(2)崔季舒等人依然因为过去的矛盾,说高隆之的坏话:“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往往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隙”、“谮”、“哀矜”、“裁”)
14.BE(B项“表现了行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错误,这里是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E项“秾丽”错误,本词语言清新质朴。)【评分标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15.①采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2分)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和词人愁恨之多。(1分)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将抽象的“愁”与“恨”用“千里”“万顷”来形容,具体可感。(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6.(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 【答案】C 【解析】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耳软心活:耳朵软,心意不定。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18. 【答案】D (A项句式杂糅,“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或“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两种说法保留一种。B项成分残缺,“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的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为“业余选手实现了参加全运会的梦想,大家也对民间英豪与国手到底有多大差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 【答案】B 【A项中“于百忙之中”为敬辞;C项中“鼎力相助”为敬辞;D项中“狗尾续貂”意为“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明显不符合语境】
20. 【答案】①什么是人脸识别 ②人脸识别就是从图像中提取面部特征关键点 ③人脸识别在技术上还存在较多漏洞
【解析】①处是一个问句,结合后一个句子,再综合本段文字阐述的中心话题,不难看出开头两句是要给“人脸识别”下定义。②句要注意“包括图像采集、特征定位、身份的确认和查找三个环节”和“比如骨骼特征、眉毛高度等”两处,明显是说“人脸识别”要捕捉面部特征。③句结合“对于准确率要求极高的金融支付等领域更加谨慎”可知应为强调“人脸识别”目前还不够安全,因为存在较多技术上的漏洞。
21. 示例:人生是一张白纸,心灵是画笔。 既可彩霞满天,也可阴霾密布。(本体和喻体之间有内在联系2分,结尾两句概括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2分,内容、句式2分)
22、作文:
(1)立意角度:①微时代利大于弊②微时代弊大于利③微时代本无利弊,利弊因人而异④微时代趋利去弊⑤其它以微时代利弊为主要写作对象的立意。
(2)审题提示:①关键词:微时代 利 弊②扣题:正确理解微时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体指出利弊表现。
(3)评分参考:①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评分
②扣分及其它:没有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相同错别字不重复扣分,最多扣满5分;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700字的,作文分数不超过42分;不足600字的,作文分数不超过36分;卷面严重涂抹不洁或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作文分数可以打到36分以下;作文完全偏离题意的,不超过36分;作文部分内容偏离题意的,不超过42分;确认抄袭的作文,可以打0分;其它情况酌情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是宦官徐成的养子。他后来立下了决定朝廷命运的大功。高欢命他为自己的兄弟,他便说自己是高欢的同乡,渤海地人。
当初,行台于晖命他为郎中,他与高欢交情很深,互相寄托心事。后来,他跟着高欢在山东起兵,多次升迁,任并州刺史。进入朝廷,任尚书右仆射。他又任营构大将,用十万工役拆掉洛阳的宫殿,将砖瓦木料运到邺城。邺城建筑的规模形状,高欢都让他来负责。他又建起长堤用来防止洪水泛滥;又开挖河渠,引出漳河水,围绕京城流过,并在渠上建造水碾水磨,对百姓很有利。
北魏自从孝明帝孝昌年以后,天下骚乱,多灾多难。朝廷的显贵们多凭借常侍这个职务,在帽子上加貂蝉的装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侍中的职务,并陈奏所有凭借侍中职务增加帽子上装饰的,也希望能够停止。朝廷都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自从国家多事,冒名顶替,窃取官职的人不可胜数。他上疏请求朝廷进行检查,十来天时间就查出五万多人。而那些冒名顶替的小人却气焰嚣张,隆之因畏惧而停止了检查。朝廷下诏,命他监修起居录,晋封为司徒。
东魏武定时,他被任命为尚书令,迁任为太保。文襄帝高澄任宰相,朝廷旧有的风气全被肃清。而高隆之却不断收受贿赂,高澄在尚书省对他大加责备。北齐受东魏禅让,建立新朝,高隆之晋升爵位为王。不久,以原来的职务任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负责监修国史。他喜欢玩弄些小的技巧,对于朝廷的仪仗,百官们的服装样式,不断有所改变,但却不遵守典章故事,因而遭到非议。他在射箭的靶子上树立三个人的形象,以增加射手的勇气。文宣帝曾到山东,因到靶场射箭,对隆之说:“箭靶上可以作猛兽的形象,以保存古代尚武的精神,为什么成天对着人的形象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先前,文襄帝高澄重用崔暹、崔季舒等人。高澄去世后,隆之启奏文宣帝,想加害崔暹等人,文宣帝不同意。文宣帝认为他是有德望的旧臣,将朝廷的事情委任给他。崔季舒等人也因过去的矛盾,攻击他说:“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文宣帝听后,认为他担任官职已经很久,如果知道有冤枉的案子,应该向朝廷申奏改正,何必沽名钓誉?这不是大臣应有的品质。天保五年(554),朝廷禁止他到尚书省去。另外,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文宣帝早就对他怀恨在心,让壮士们打了高隆之一百多拳,然后放出来。因为跟随文宣帝外出,所以死在路途上。朝廷追赠他为太尉、太保、阳夏王,竟没有给他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