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12-11
参考答案
1.D.A“古代”不当,应该是“宋代以后”;B.“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错误,应该是“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梦境呈现”;C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不对,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悲剧缺少震撼感,是因为“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人物被毁灭”而产生的。
2.B.“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3.C.“圆”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推崇,与圆是“循环往复的表现”没有关系。
4.选D. A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B项 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C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5.①照应题目“高手”(1分)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1分)③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1分)④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1分)
6.观点一:不能删去。①从内容结构上看:最后三段借大师的话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点出了帅子的失误所在,与第一段内容相互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从主题上看:这三段文字在小说中画龙点睛,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明确。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对帅子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每点2分)
观点二:可以删去。①从结构上看,加上这三段,使小说不够含蓄,显得过于直白,如果删去,就给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②从主题上看:删去后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明显。 ③从人物形 象的塑造上看:没有这三段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已经很丰满,讽刺性也已经达到了。(每点2分)
7.C
8.属于导语部分。(1分)主要作用有:内容上,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指出世界城市化的背景。(2分)结构上,引出本篇新闻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9.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陈旧)使经济发展停滞;“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生活质量。(3分)②转变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增强城乡互动;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3分)
10.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与“袭封”不同。
1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 “各自独立作战”错,原文意为: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镇发放旗牌,使巡抚之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并没有“各自独立作战”之意。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王崇古)又发檄文(文书)慰劳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领多人来投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慰问安抚。(关键点“劳”“自拔”“存抚”的翻译各1分,主语省略1分,大意 1分)
(2)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晓谕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休养生息。(关键词“诣”“宣谕”“罗拜”“休息”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任安庆、汝宁二府知府。调任常镇兵备副使,在夏港攻击倭寇,在靖江追上并歼灭了他们。跟随巡托曹邦辅在浒墅作战。不久,与俞大猷一起追倭寇出海。他积功升任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他改任右佥都御吏,任宁夏巡抚。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爱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隆庆初年,他被加封为右副都御史。吉囊的儿子吉能占据河套做了西部边疆各部落的首领,向南骚扰河、湟番族,周围四镇都遭侵犯。这年冬天,王崇古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陵西、延、宁、甘肃地区的军务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填发放旗牌,使扼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他还根据地图画出防区,分别交给大将赵岢、雷龙等。他屡次立功,吉能侵犯边关,雷龙等人从花马池、长城关出兵与他们作战,大败他们。吉囊的弟弟俺答收留了叛贼赵全等人,占据古丰州地方,向东攻八蓟、昌地区,向西劫掠忻、代地区。隆庆四年正月,诏令王崇古总督宜、大、山西地区的军务。王崇古禁止边防兵卒擅自出境,却放出一向通敌的人深入敌营充当间谍。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回来的人接连不断。这年冬天,把汉那吉来投降。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个儿子铁背台吉的儿子。王崇古考虑可以趁此制服俺答,铲除赵全等人,便将把汉等人留在大同,慰问安抚备至。俺答当时正在辅掠西部少数民族,听到事变急忙回师,急切地索要把汉,派使者刺探。王崇古让把汉穿绯袍束金带接见使者。俺答很高兴,屏退随从对他讲:“我不作乱,祸乱是赵全等人所为。希望天子分封我为王,永远为北方首领,各部落谁敢生祸乱。即使我不幸死去,我的孙子应当世袭封爵,他接受了朝廷的厚恩,怎敢辜负呢?”于是派遣使者,并请求互市通商。王崇古将这件事上报,皇帝全部答复可以。俺答就绑缚了赵全等十多人献给朝廷,王崇古也派使者将把汉送回。王崇古广泛地招集商贩,听任他们做生意。布匹丝绸、豆子米粮、皮革远从江、淮、湖广密集到了边塞附近。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东起延、永地区,西到嘉峪关七填,故千里地区的军民安居乐业,不动兵兴武,每年节右十分之七的费用。诏令晋升他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三次封贡都成功了。又过了两年,王崇古去世。封赠为太保,谥号襄毅。
14.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试题分析:A.律诗是近体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D.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写“野泊”所见之景。天上参横斗转,地上洞庭茫茫,为视觉;角声悲鸣,声断岳阳城,为听觉。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15.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16.(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学不可以已
17.答案:B(载歌载舞: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温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千载一时:形容机会极其难得。盘马弯弓: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18.答案:A(B语序不当,将“虽然”移至“双方”前。C搭配不当,“发生”与“态势”不能搭配,将“发生”改为“坚持”)
19.答案:A(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家严: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20.①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
②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
③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第一句1分,后两句写出一处给2分)
21.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2分)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2分)。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2分)
1.D.A“古代”不当,应该是“宋代以后”;B.“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错误,应该是“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梦境呈现”;C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不对,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悲剧缺少震撼感,是因为“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人物被毁灭”而产生的。
2.B.“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3.C.“圆”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推崇,与圆是“循环往复的表现”没有关系。
4.选D. A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B项 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C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5.①照应题目“高手”(1分)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1分)③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1分)④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1分)
6.观点一:不能删去。①从内容结构上看:最后三段借大师的话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点出了帅子的失误所在,与第一段内容相互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从主题上看:这三段文字在小说中画龙点睛,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明确。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对帅子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每点2分)
观点二:可以删去。①从结构上看,加上这三段,使小说不够含蓄,显得过于直白,如果删去,就给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②从主题上看:删去后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明显。 ③从人物形 象的塑造上看:没有这三段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已经很丰满,讽刺性也已经达到了。(每点2分)
7.C
8.属于导语部分。(1分)主要作用有:内容上,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指出世界城市化的背景。(2分)结构上,引出本篇新闻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9.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陈旧)使经济发展停滞;“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生活质量。(3分)②转变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增强城乡互动;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3分)
10.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与“袭封”不同。
1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 “各自独立作战”错,原文意为: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镇发放旗牌,使巡抚之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并没有“各自独立作战”之意。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王崇古)又发檄文(文书)慰劳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领多人来投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慰问安抚。(关键点“劳”“自拔”“存抚”的翻译各1分,主语省略1分,大意 1分)
(2)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晓谕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休养生息。(关键词“诣”“宣谕”“罗拜”“休息”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任安庆、汝宁二府知府。调任常镇兵备副使,在夏港攻击倭寇,在靖江追上并歼灭了他们。跟随巡托曹邦辅在浒墅作战。不久,与俞大猷一起追倭寇出海。他积功升任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他改任右佥都御吏,任宁夏巡抚。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爱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隆庆初年,他被加封为右副都御史。吉囊的儿子吉能占据河套做了西部边疆各部落的首领,向南骚扰河、湟番族,周围四镇都遭侵犯。这年冬天,王崇古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陵西、延、宁、甘肃地区的军务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填发放旗牌,使扼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他还根据地图画出防区,分别交给大将赵岢、雷龙等。他屡次立功,吉能侵犯边关,雷龙等人从花马池、长城关出兵与他们作战,大败他们。吉囊的弟弟俺答收留了叛贼赵全等人,占据古丰州地方,向东攻八蓟、昌地区,向西劫掠忻、代地区。隆庆四年正月,诏令王崇古总督宜、大、山西地区的军务。王崇古禁止边防兵卒擅自出境,却放出一向通敌的人深入敌营充当间谍。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回来的人接连不断。这年冬天,把汉那吉来投降。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个儿子铁背台吉的儿子。王崇古考虑可以趁此制服俺答,铲除赵全等人,便将把汉等人留在大同,慰问安抚备至。俺答当时正在辅掠西部少数民族,听到事变急忙回师,急切地索要把汉,派使者刺探。王崇古让把汉穿绯袍束金带接见使者。俺答很高兴,屏退随从对他讲:“我不作乱,祸乱是赵全等人所为。希望天子分封我为王,永远为北方首领,各部落谁敢生祸乱。即使我不幸死去,我的孙子应当世袭封爵,他接受了朝廷的厚恩,怎敢辜负呢?”于是派遣使者,并请求互市通商。王崇古将这件事上报,皇帝全部答复可以。俺答就绑缚了赵全等十多人献给朝廷,王崇古也派使者将把汉送回。王崇古广泛地招集商贩,听任他们做生意。布匹丝绸、豆子米粮、皮革远从江、淮、湖广密集到了边塞附近。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东起延、永地区,西到嘉峪关七填,故千里地区的军民安居乐业,不动兵兴武,每年节右十分之七的费用。诏令晋升他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三次封贡都成功了。又过了两年,王崇古去世。封赠为太保,谥号襄毅。
14.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试题分析:A.律诗是近体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D.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写“野泊”所见之景。天上参横斗转,地上洞庭茫茫,为视觉;角声悲鸣,声断岳阳城,为听觉。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15.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16.(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学不可以已
17.答案:B(载歌载舞: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温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千载一时:形容机会极其难得。盘马弯弓: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18.答案:A(B语序不当,将“虽然”移至“双方”前。C搭配不当,“发生”与“态势”不能搭配,将“发生”改为“坚持”)
19.答案:A(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家严: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20.①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
②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
③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第一句1分,后两句写出一处给2分)
21.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2分)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2分)。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