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7-12-1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吏巡抚其地。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争罗拜,有泣下者。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成化中,赐谥恭惠。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B、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C、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D、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10.答案C(3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一】断句的前提是联系上下文疏通句大意,然后借助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采用排除法加以选择。“夜有大星陨城外”的意思是晚上有颗大星在城外坠落,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此句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杨信民死后,军民聚在一起痛哭,城中人都穿着白色的丧服。由此可见,将“城中”和 “皆缟素”划分到一起更为恰当。故选择c项。
  【解题思路二】详细分析法。“夜有大星陨城外”是状语后置句,其后应断开;“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中的“军民聚哭”和“城中皆缟素”分别是两个结构和句意完整的句子,故”军民聚哭”后应断开;“贼闻之”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应在其后断开。综合来看。c项正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设有变化。
B、宣德,是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前后共十年。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继位沿用。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位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时,由他人代理朝政。
D、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
11答案A(3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解井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没有变化”说法错误,随着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有所变化,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B项,根据历史常识可判断此项说法正确。C项,“监国”考查的是古代政治知识,“监国“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例如《春秋·左恃鲁闵公二年》中“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日抚军,守日监国,古之制也”,由此可判断此项正确。D项,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循吏传》的记载可说明此项正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杨信民有仁孝之心。母亲去世,他亲自抬安葬的土石;他不愿因为自己安葬母亲而使他人过于劳累;他守完丧期才赴任。   
B、杨信民嫉恶如仇。他曾在乡间探访利弊之事;按察使郭智、佥事韦广不遵守法律,他坚决弹劾,并把他们关进监狱。   
C、杨信民办事有谋略。广州被困时百姓出入被阻绝,他刻木锲给百姓,百姓得以出入;他操练招抚两手抓,贼人纷纷归降。   
D、杨信民深得人心。他受诬被捕时,军民到京城请求;广州军情紧急时,军民听说他来了便相互庆祝;他去世时,军民为之哭泣。
12答案B(3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B项,“按寨使郭智、佥事韦广不遵守法律,他坚决弹劾,并把他们关进监狱”错误,从原文“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又劾佥事韦广……而翰、广鞠实,除名”可知,“盘事韦广不遵守法律”于文无据,而且佥事韦广并未关进监狱,只是除名。C项,由原文“母忧归……擢广东左参议”可知,选项分析正确;
C项,由原文“时广州被国久……得出入”可知,选项分析正确;D项,由原文“贼以大鱼献……城中皆缟素”可知,选项分析正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
(2)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
13、答案(1)于是派使者拿着檄文来到贼营,以恩信告知。黄萧养说:“得到杨公一句话,死而无憾。”约定日期请求相见。(5分)
(2)不久,董必扫平贼寇,所过村落多遭受杀掠。百姓仲天号;哭说:“如果杨公在世,怎么能使我们到这地步!”(5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1)句中“谕”译为“告知”.“恨”译为“遗憾”,“克日”译为“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使使”中前一个“使”,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派出”。“谕、恨、克日、使”各1分,大意:1分。(2)句中“村聚“译为“村落”,“吾曹”译为“我们”,“是”译为“这”。“村落、吾曹、是”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多试中举进入国学。宣德年间,被授予工科给事中。(因)母亲去世回家。安葬的土石一定亲自抬几百步,他说:“我安葬我的母亲,却专门役使别人(来干活).我心中不安。”守丧期满,政任刑科。不久因王直推荐,提拔他为广东左参议。他高尚的情操非同-般,曾经在乡问行走,寻访利弊进行变更。他生性刚强不屈,按察使郭智不守法,杨信民弹劾他,使他进监狱。黄翰代替郭智,杨信民又揭发他的奸邪。不久,又弹劾佥事韦广,韦广于是揭发杨信民,因此杨信民与黄翰一起被逮捕。军民议论纷纷,到京城请求皇上留下扬信民。皇上下诏恢复杨信民的官职,而黄翰、韦广罪行审问属实.被除去官名。景帝监管国事,于谦推荐杨信民,命令他守备白革口。恰巧广东贼寇黄萧养围困广州,情势紧急,岭南人向杨信民求救,于是授予他右佥都御史巡抚。军民听说后相互庆祝说:“杨公来了。”当对广州被围困了很久,将士作战总是失败,禁止百姓出入,砍柴被阻绝,并且躲避城人而来的乡民被拒绝不让进入,大多被贼人杀害.百姓更加愁苦而归附贼人。杨信民来后,打开城门,分发仓库里的粮食,刻木锲给百姓,百姓得以出入。,贼人看见木锲说:“这是杨公给的”,不敢伤害。避贼的人都收留保藏它,百姓好像得到新生。杨信民加紧操练士兵.多方招抚,投降的人一天天到来。于是派使者拿着檄文来到贼营,以恩信告知。黄萧养说:“得到杨公一句话.死而无憾。”约定日期请求相见。杨信民独自到那儿赴约,隔着护城河和他说话。贼党望见,欢呼说:“果然是杨公!”争相下拜,有哭泣流泪的。贼人用大鱼进献,杨信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黄萧养将要投降,而都督董兴大军到来,贼人忽然变卦。晚上有颗大星在城外坠落,七天后杨信民突然发病去世。当时是景泰元年三月乙卯日。军民聚在一起痛哭,城中人穿着白色的丧服。贼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是道:“杨公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退路了。”不久,董兴扫平贼寇,所过村落多遭受杀掠。百娃仰天号哭说:“如果杨公在世,怎么能使我们到这地步!”讣告恃到朝廷.皇上赐予送葬的祭品,录用其子杨玖为国子生。广东百姓赴京城请求给杨信民建祠堂,皇上答应了。成化年间,赐谥号恭惠。很久以后,皇上听从连人卢从愿的请求,命主管部门每年在杨信民忌日那天祭祀。
(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11分)
吊岳王墓 高启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①。
每忆上方谁请剑雪,空嗟高庙自藏弓②。
栖霞岭③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注】①两宫:指被金所俘的徽宗、钦宗二帝。②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③汉高祖忘恩负义诬陷谋杀忠臣韩信。④牺霞岭:在杭州西湖滨,岳坟所在地。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的第一句是全诗中唯一描写岳飞墓的一句,写墓边大树的树枝随风摇曳,纷纷奋然指向南方。尽管只此一句,却极为传神。
B、颔联的前一句写投降者的卖国苟安,后一句写抗敌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C、尾联的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之情,眼前的茫茫白露,凄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加了此诗悲哀感伤的色彩。  
D、本诗是诗人凭吊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一首怀古诗,是诗人亲临栖霞岭岳飞墓,有感而作,气韵雄壮,情文相生。  
E、本诗运用了比拟、用典等手法。诗人写岳飞被害,运用了正直敢谏的朱云和被诬陷灭族的韩信这两个典故。
14、C、E(5分)
【解题思路】C项“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之情”说法错误,应为“委蜿含蓄,古而不露”。E项“运用了比拟的手续”说法错误,应该是象征的手法。
15、诗中多处运用典故,这对诗人抒发情感有何作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6分)
15、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怀念之情。(2分)运用典故抒情盲志,表明心迹,表达涛人对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之情。(2分)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讽喻统治者要明辨忠奸,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劝诫之情。(2分)
【解题思路】分析题目要求,考查对本诗运用典故作用的分析,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情感。本诗一方面表达对岳-的怀念及对南宋王朝的痛恨,另一方面是想借此讽喻警示当朝统治者要明辨忠奸,
【赏析l本诗是诗人亲临栖霞岭岳飞墓时,有感而作。主要表达了对岳飞的怀念之情和时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并以此警示当朝统治者。首联写景,是极传神之处,寄托了诗人强烈的爱惜之情。“十年遗恨泣英雄”写诗人于岳飞墓前.望着树枝南指的大树,想起了耷人痛心的往事,于是无限悲愤。领联高度概括了南宋的政治。前一句写投降:al的卖国苟安,后一句写抗敌者始终以保卫国家为己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颈联运用两个典故,一个是正直敢誎的朱云,另一十是被诬灭族的英雄韩信,诗人的想象纵横驰骋,亭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哀和感伤,尾联两句看上去极为平淡,但却写得空灵婉曲,含而不露,这一联是全诗的诗眼,强烈地表选了诗人对岳飞的怀念之情和对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
名篇名句默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渲染了秋的悲凉与萧瑟,写远望所见,气势雄浑,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落叶飘飞,江水奔涌东流的秋日图。作者触景生情,道出了“    ”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用“     ,      ”两句表明了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
16、(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霜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分)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