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2015级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1-02
蓉城名校联盟高2015级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1.B(B项,表述错误,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非地球“自转”。)
2.C(C项,张冠李戴,由原文“‘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时间指南”可知,“中国古代社会众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是“二十四节气”时令,而非“阴阳二气”。)
3.A(A项,原文只表述了传统时令饮食原则的具体内容,但并未说明其是《黄帝内经》所载)
4.C(C项“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不符文意,有以偏概全之嫌)
5.①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②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③为三个老学究的出场作铺垫(导引主要人物出场)。(答出一个要点1分,答出两个要点3分,答出三个要点5分)
解题思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其作用也不相同。答题时,可据位置定作用,也可联系文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分析。
6.①浅层含义:“影子”代指虚假的东西,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②中层含义:“影子”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③深层含义: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7.C(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的非遗保护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列举的文化遗产表现项目,长城、福建土楼等是人文景观;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说法错误。)
8.CD(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而是为了说明非遗保护存在的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B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原因应是它们“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另外“提高……当务之急”于文无据;E项,“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说法错误,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①传承人高频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目传承发展不均衡。④创新力不足。(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梳理,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总结。如材料一第一段提到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的问题,曲艺类曲种传承不均衡的问题,第三段提到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跟不上市场步伐的问题,第四段提到传统医药类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少的问题,综合以上,可从传承人、法律保护、项目传承不均衡,技艺创新等方面分析。
10.B(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点断之处。具体作答时,可运用排除法。如“告”的具体内容是“勃欲反”,故“告勃欲反”中间不能断开,“反”后应该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稍侵辱之”的主语是“吏”,故“吏稍侵辱之”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11.C(国,古代既指国家,又可指京城,还指王侯的封地,文中应是最后一个义项。)
12.A(“他家世代以……为生”错误,原文说的是“勃以织——给丧事”。)
13.(1)周勃不喜好文辞学问,每次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要求他们,“赶快对我说吧。”(得分点:“文学”“责”“趣”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得分点:“绾”“将”“顾”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14.CD(C项,“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错误,由下句“依稀似古人”可知,“吾道”与“古人”相对,这里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与古人相似,“道”并非实指。D项,“遗憾自己……”错误,“饰心”是说自己做人毫不矫饰,是彻底的自然面貌,不违心改变自己的志向。)(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2分)
15.①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
②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道”,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
③对自己人生志向的执着坚守。颈联写自己虽到老仍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
④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
16.(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7.A(①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受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此处望文生义。②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多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销售行情不火爆。句中用来形容中式快餐业,使用正确。③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此处褒贬失当。④春意阑珊: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就要过去了。语境是春意正浓,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⑤空谷足音:在空荡的山谷里听到了人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等。句中用来形容老师的“教导”,使用正确。⑥上下其手:玩弄手法,暗中作弊。贬义词,使用正确。)
18.A(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删除“在”和“的努力下”。C项,语序不当,“尽管”应放在“两个女主人公”之前。D项,句式杂糅,“宗旨就是……”和“以……为目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删去“以”“为目的”。)
19.B(A项,新闻发言人应使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过于口语化;C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种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合适。)
20.①旱灾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 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解题思路:第①处,横线前面谈到了台风、洪水等瞬间破坏力大的气象灾害,横线后面谈到了持续时间长的旱灾这种气象天气,再结合横线前的“相比之下”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涉及旱灾,且和前文形成对比,由此可知,该处可填“旱灾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横线前面谈到旱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素,横线后面提到的都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再根据横线前的转折连词“但”可知,横线处可填“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横线前面说的是地球环境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横线后面说的是一种严重后果,由此可知,横线处可填“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之类的句子。
21.②过分依赖做题,不一定就会葬送考生的一切。③解决了刷题问题,考试改革不一定就能圆满成功。
(5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
【2】体现你的思考与价值判断。
“判断”前提是“权衡”与“选择”。写作任务权衡、选择,后作出价值判断。
“价值”: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梁某和作为客体的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生价值(意义)”的问题,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关键问题是因为他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3】选好角度。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重要角度。
22.作文【解题引导】
试思考以下问题:
1.“痛感新闻”等于“负面新闻”吗?
“痛感新闻”应是令观众看后感到痛心、痛惜的新闻。
“负面新闻”是内容坏的、消极的新闻,有灾难、黑暗、邪恶等,它有时令人沉痛,有时令人愤怒,有时让人悲叹。
从材料所给的三则新闻看,三个年轻生命的终结,令我们痛心,“痛感”是新闻给我们的第一感受。
2.在网络媒体上,为什么“痛感新闻”给人扑面而来,甚至是铺天盖地之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与“正面新闻”特别是“赞歌新闻”相比,人们更相信“痛感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媒体以“置顶”“头条”等形式吸引人们眼球,以增加点击量。
3.三则“痛感新闻”暴露了哪些问题?
追逐利益的魔掌无处不在。
诸多社会制度不够完善或制度实施不够彻底,如富士康公司不严格遵守《劳动法》,延长工时,加大劳动强度,无视职工的心理压力;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无视职工的合法权益等。
弱势群体的生命极其脆弱,经不住打击和折磨。
心理脆弱,内心不够强大,不善于利用法律、舆论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权益。
设计作文思路:
如题目为“痛定思痛”,就围绕“痛”来设计思路:
1.“痛”值得警醒。
痛感新闻刺痛我们的神经,但我们不能只是骂娘,抱怨,叹息,因为这于事无补,于己无益;也不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冷漠麻木;更不能把“痛点”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以看客的无聊去消费它。
痛感新闻是警钟,它在我们耳畔长鸣,警告我们不幸就在身边,你我不能侥幸!
2.“痛”促使反思。
反思社会。反思社会制度的缺憾,反思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
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脆弱的心理,反省自己权益受损却缺乏必要的斗争手段。
3.“痛”鞭策奋进。
问题倒逼改革,痛感促人奋进。社会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社会不能因之而进步。我们须共同努力,拿起法律的武器,利用舆论的力量,让每个企业、每个人敬畏《劳动法》,让每个集体、组织真正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让整个社会普遍推行网络、电信实名制,电信诈骗失去犯罪的土壤……
痛感鞭策我们强大自我。强大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强大我们的胆识,面对侵害勇于说不!
参考译文:
周勃,是沛县人。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徙到沛县。迁移到沛县。周勃靠编织养蚕的用具维持生活,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高祖作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以中涓的身份随从高祖攻打胡陵。周勃跟随(高祖)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回师平定三秦,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攻打燕王臧荼,在易城下打败他。赐列侯的爵位,赐绛县八千二百八十户作为食邑,号称绛侯。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在代地攻打韩王信,升任太尉。周勃为人质朴倔强、老实敦厚,高祖认为可以委任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辞学问,每次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要求他们,“赶快对我说吧。”他朴实无文就是这个样子。周勃平定了燕地后回朝,高祖已经去世,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惠帝六年,设太尉一职,任命周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吕后)去世。周勃与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一起诛灭了吕姓诸人。于是迎立代王,即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十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姓诸人,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而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对此感到满足,那么灾祸将会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谢罪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起用周勃担任丞相。过了十多个月,皇上说:“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行所主之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披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周勃恐惧,不知道怎么回答。狱吏渐渐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狱吏才在木简背后写字提示他:“让公主为你作证。”公主,赏赐,都送给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案子到了紧要关头,薄昭为周勃向薄太后说情,太后也认为不会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好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周勃出狱以后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周勃重新回到封地。在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武侯。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