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1-15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人们重视,即人们总是给这种文明冠以保宁性的特征,这种认识误区,应该得到扭转。。
过分强调大河流城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保守属性,主要是源自于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按照地理特征把世界区分为三种类型:高地居民的性格是好客和掠夺,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海岸居民的性格是男敢、沉着和机智。这便是将平原淡城的农业文化或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论证。
《周易》“革卦”曰:“革:巳目乃导,元字,利贞,悔亡。”意思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撩行变革开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革卦的《象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式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不仅求变,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
社会的变革如此,对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育也是如此,要求个体的修养、成长也要日求新,《大学》就反复教海人们要去创造,去求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事和发展。三代的历史浯革就具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夏商周三代只有千余年的历史这对于早期文明来说并不葬长,但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透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革,就是这种文明内生性的历史巨变。中国历史的这场深刻变革,既是黄河文化区域内的政治变革,也在恐想层面上受到“天地革而四时成”的变革精神的支撑,各诸候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正是这样的变革思想,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夹梟权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以往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廷续”的说法,说中国古代社会长期迟滞或停滞不前,较之欧洲的封建时代要显得特别漫长。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而且也是一种并不恰当的比较,这种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超级稳定、迟滞发展的说法,完全无法解释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事实。
事实上,古代中国并没有传统所理解的农业社会那种无限依赖于土地所造成的孤僻呆板和保守,而是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中央集权制度,创造了科举制度,创達了官修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彩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
黄河文明作为一种农业文明,相对于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来说,没有保守性的文化因素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显示了巨大创造力的文化,只注意到它的保守性的一面,显然是不容观不公允的。
(作者:李振宏节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4日15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变革精神一直都未被人们重视,这种对平原流域冠以保守性特征的认识误区,应该扭转。
B.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其政治体制的核心、经济制度等很多方面发展脉络清晰可循。
C.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继承了清晰的变革思想,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D.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强调了求新求变的思想;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也催生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否定了黑格尔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全面认识黄河文明中的变革精神。
B.文章引用《周易》和《大学》的文字,证明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既有社会性,又有对个体修养的要求。
C.文章举出了四大发明等例子,可以证明古代中国并没有传统所理解的农业社会那种无限依赖于士地所造成的孤懈、呆板和保守。
D.文章承认了黄河文明相对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保守性,但是更强调其巨大的创造力,论述客观公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商周(西周)三代只有千余年的历史,这对于早期文明的历史过程来说并不算长,但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它们的历史沿革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
B春秋战国的历史变革,既是黄河文化区域内的政治变革,也在思想层面上受到“天地革而四时成”变革精神的支撑。
C.过去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迟滞或停溶不前,较之欧洲的封建时代要显得特别漫长,这种说法是一种并不恰当的比较。
D.古代中国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这说明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比西方更优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笫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C.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5.作者认为“羞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5分)
6.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最纯粹的羞涩”具体内涵。(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圣诞节来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按照自我特色、精神需要、时代特点、民族思维模式等等,对它进行了“无意的改造”,它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主旨已相去甚远,成了中国式的狂欢节。在文化大同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当下,中国不可能再是“原汁原味”的,它必然会容纳很多世界包括西方的文化元素,这也许正是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所在,而打造本土特色的“汉化版洋节日”,也更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存在中独树一帜,傲然挺立。
时下中国,忙碌成为身不由己的发展节奏,不少人内心疲惫、焦虑,压抑,借助节日可以减轻压力,舒缓
情绪、放松身心。而传统节日是家族式和内联试的,多太严肃、封闭。作为舶来品的圣诞节,则是互动式和狂欢式的。圣诞树上灯光闪烁、教堂里共唱颂歌……这些恰恰满足了中国年轻人的“浪漫和轻松饥渴”,洋节日就成了他们的“文化改造对象”,让洋节日和自我精神发展需要完成了亲密对接。
(编自《“汉化版圣诞节”也是文化盛宴》)
【材料二】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也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几乎没互相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内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西方节日强调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帝来了一个情感出口。”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爱自己的文化,过这祥的节日并不是洋媚外,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段中表达欢快美好的追求罢了,”向大妈说。
(摘编自《含蓄的中国人酱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材料三】
我们强调要“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禁止过洋节,两者并非不可并存。其实一味的推崇和一味的抵制都是无意识的体现,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才是不恰当的。
年轻人热衷于过平安夜,却并不一定了解西方宗教,更不了解圣诞节的西方文化内涵。他们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捧时尚,结果不明就里地成了推动洋节盛行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圣诞节”,不如说是消费一种意义,一种符号。而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圣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它虽然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发展的“本土性助推力”,但也在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
(摘编自《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材料四】
古人根据四季物候的变换,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定为“节日”。有民俗专家指出,这些植根于农业社会的节日,无一例外地都贯穿了热爱生命、追求健康、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爱国崇德等精神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好玩起来、更受欢迎?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李河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这是好事。但是,复兴传统,并不能照搬传统,有一些东西,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应的是个时代和环境,当时移世易,当初的条件、环境都改变了以后,它要继续传承,透入到人们的生活,就需要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靠某些特定的
方法,甚至是行政命令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节日怎样更受欢迎》)
7.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洋节的流行是外来文化与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现象,这一重合的过程往往会受到自我特色、时代特点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B.材料二表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表达情感与收获情感的精神需求,而西方的一些节日则恰恰充当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平台。
C.材料三中,认为维护传统文化与过洋节日,两者并不冲突。作者并不认同在不了解西方节日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追捧时尚的行为。
D.材料四中传统文化遭遇的现状让人忧心,但作者同时用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保护传统,前景可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当西方节日离开他的文化土壤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把原有的文化内涵就已经消失,我们过的其实是脱离了家庭色彩和宗教氛围的“汉化版洋节日”。
B.材料二中向大妈对于中西方节日态度的一番表述,恰恰证明了传统文化正在被国人一点点淡忘、逐渐走向式微的尴尬境遇。
C.中国的传统节日寄寓了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等美好的追求,他的习俗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若想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日就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D.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传统,李河认为:应该体现时代特点,顺势而变,空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明方法、定政策,将行动落到实处。
E.西方的一些节日,突出了互动,开放好玩儿有趣的特效,而这正好也能给传统节日,一个取长补短的借鉴,我们要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9.我们不该一味抵制西方节日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人们重视,即人们总是给这种文明冠以保宁性的特征,这种认识误区,应该得到扭转。。
过分强调大河流城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保守属性,主要是源自于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按照地理特征把世界区分为三种类型:高地居民的性格是好客和掠夺,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海岸居民的性格是男敢、沉着和机智。这便是将平原淡城的农业文化或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论证。
《周易》“革卦”曰:“革:巳目乃导,元字,利贞,悔亡。”意思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撩行变革开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革卦的《象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式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不仅求变,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
社会的变革如此,对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育也是如此,要求个体的修养、成长也要日求新,《大学》就反复教海人们要去创造,去求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事和发展。三代的历史浯革就具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夏商周三代只有千余年的历史这对于早期文明来说并不葬长,但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透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革,就是这种文明内生性的历史巨变。中国历史的这场深刻变革,既是黄河文化区域内的政治变革,也在恐想层面上受到“天地革而四时成”的变革精神的支撑,各诸候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正是这样的变革思想,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夹梟权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以往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廷续”的说法,说中国古代社会长期迟滞或停滞不前,较之欧洲的封建时代要显得特别漫长。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而且也是一种并不恰当的比较,这种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超级稳定、迟滞发展的说法,完全无法解释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事实。
事实上,古代中国并没有传统所理解的农业社会那种无限依赖于土地所造成的孤僻呆板和保守,而是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中央集权制度,创造了科举制度,创達了官修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彩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
黄河文明作为一种农业文明,相对于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来说,没有保守性的文化因素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显示了巨大创造力的文化,只注意到它的保守性的一面,显然是不容观不公允的。
(作者:李振宏节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4日15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变革精神一直都未被人们重视,这种对平原流域冠以保守性特征的认识误区,应该扭转。
B.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其政治体制的核心、经济制度等很多方面发展脉络清晰可循。
C.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继承了清晰的变革思想,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D.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强调了求新求变的思想;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也催生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否定了黑格尔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全面认识黄河文明中的变革精神。
B.文章引用《周易》和《大学》的文字,证明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既有社会性,又有对个体修养的要求。
C.文章举出了四大发明等例子,可以证明古代中国并没有传统所理解的农业社会那种无限依赖于士地所造成的孤懈、呆板和保守。
D.文章承认了黄河文明相对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保守性,但是更强调其巨大的创造力,论述客观公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商周(西周)三代只有千余年的历史,这对于早期文明的历史过程来说并不算长,但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它们的历史沿革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
B春秋战国的历史变革,既是黄河文化区域内的政治变革,也在思想层面上受到“天地革而四时成”变革精神的支撑。
C.过去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迟滞或停溶不前,较之欧洲的封建时代要显得特别漫长,这种说法是一种并不恰当的比较。
D.古代中国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这说明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比西方更优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笫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C.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5.作者认为“羞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5分)
6.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最纯粹的羞涩”具体内涵。(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圣诞节来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按照自我特色、精神需要、时代特点、民族思维模式等等,对它进行了“无意的改造”,它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主旨已相去甚远,成了中国式的狂欢节。在文化大同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当下,中国不可能再是“原汁原味”的,它必然会容纳很多世界包括西方的文化元素,这也许正是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所在,而打造本土特色的“汉化版洋节日”,也更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存在中独树一帜,傲然挺立。
时下中国,忙碌成为身不由己的发展节奏,不少人内心疲惫、焦虑,压抑,借助节日可以减轻压力,舒缓
情绪、放松身心。而传统节日是家族式和内联试的,多太严肃、封闭。作为舶来品的圣诞节,则是互动式和狂欢式的。圣诞树上灯光闪烁、教堂里共唱颂歌……这些恰恰满足了中国年轻人的“浪漫和轻松饥渴”,洋节日就成了他们的“文化改造对象”,让洋节日和自我精神发展需要完成了亲密对接。
(编自《“汉化版圣诞节”也是文化盛宴》)
【材料二】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也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几乎没互相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内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西方节日强调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帝来了一个情感出口。”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爱自己的文化,过这祥的节日并不是洋媚外,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段中表达欢快美好的追求罢了,”向大妈说。
(摘编自《含蓄的中国人酱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材料三】
我们强调要“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禁止过洋节,两者并非不可并存。其实一味的推崇和一味的抵制都是无意识的体现,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才是不恰当的。
年轻人热衷于过平安夜,却并不一定了解西方宗教,更不了解圣诞节的西方文化内涵。他们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捧时尚,结果不明就里地成了推动洋节盛行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圣诞节”,不如说是消费一种意义,一种符号。而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圣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它虽然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发展的“本土性助推力”,但也在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
(摘编自《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材料四】
古人根据四季物候的变换,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定为“节日”。有民俗专家指出,这些植根于农业社会的节日,无一例外地都贯穿了热爱生命、追求健康、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爱国崇德等精神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好玩起来、更受欢迎?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李河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这是好事。但是,复兴传统,并不能照搬传统,有一些东西,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应的是个时代和环境,当时移世易,当初的条件、环境都改变了以后,它要继续传承,透入到人们的生活,就需要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靠某些特定的
方法,甚至是行政命令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节日怎样更受欢迎》)
7.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洋节的流行是外来文化与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现象,这一重合的过程往往会受到自我特色、时代特点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B.材料二表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表达情感与收获情感的精神需求,而西方的一些节日则恰恰充当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平台。
C.材料三中,认为维护传统文化与过洋节日,两者并不冲突。作者并不认同在不了解西方节日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追捧时尚的行为。
D.材料四中传统文化遭遇的现状让人忧心,但作者同时用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保护传统,前景可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当西方节日离开他的文化土壤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把原有的文化内涵就已经消失,我们过的其实是脱离了家庭色彩和宗教氛围的“汉化版洋节日”。
B.材料二中向大妈对于中西方节日态度的一番表述,恰恰证明了传统文化正在被国人一点点淡忘、逐渐走向式微的尴尬境遇。
C.中国的传统节日寄寓了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等美好的追求,他的习俗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若想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日就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D.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传统,李河认为:应该体现时代特点,顺势而变,空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明方法、定政策,将行动落到实处。
E.西方的一些节日,突出了互动,开放好玩儿有趣的特效,而这正好也能给传统节日,一个取长补短的借鉴,我们要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9.我们不该一味抵制西方节日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