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所名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1-22
辽宁省五所名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及地中海地区的金崇拜源远流长。六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用天然金银合金做装饰品,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男女贵族开始带金饰,四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王朝时代出现了金链.黄金制品是西方古代文明的象征。最近,新疆伊犁的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进一步证实了金器由西向东传播的途径,东亚地区还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黄金制品。夏商两代约一千年,中国境内出土黄金总共仅千克。二里头遗址和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铜器,没有金器,表明金器还不是夏商王朝崇拜的重要对象。美国学者艾玛·邦克解答了中国黄金之谜,认为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是商代开始通过周边民族传播而来的,战国时代才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
中国文明是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东亚文明圈通过新疆等草原地带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了间接沟通。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等在中国的出现是青铜时代东西方接触的结果。草原的高牧文化也和东亚文明保持互动,这种沟通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形成。商代迎来驯化马牵引的轮辐式战车,周代又学会了骑马放牧和作战。游牧王国相继在欧亚草原涌现,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经济形态的对立和互补也使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交流更为深入密切。
黄金作为草原地区储存财富的等价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自青铜时代以来中亚的部族首领或贵族形成了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的习俗。2000年,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乌尤克盆地发掘的阿尔赞2号坟冢,埋葬斯基泰贵族夫妇2人,出土金器5700多件,总重20公斤,绝对年代在公元前7世纪。马背民族崇拜太阳神,而能呈现太阳光芒的正是黄金。他们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草原。草原丝绸之路又称“黄金之路”。
佩戴黄金饰品的习俗夏商之际从中亚草原传入中国北方地区,周代中亚草原游牧部落贵族的标志性特征黄金装饰的人身饰品、武器、马具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流行,并在战国晚期融入中原造型艺术中。汉代输入中国的金银器主要有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这些都是西亚波斯流行的装饰手法。西方的金银器也传入中国,1988年甘肃靖远出土的希腊罗马风格银盘,周围为宙斯十二神,盘中间酒神巴卡斯持杖倚坐在雄狮背上,人物突出醒目。唐代是中国金银器迅猛发展的时代,这与当时吸收外来文化有密切关系,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还有中土仿制品。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窖藏,“胡汉交融”的风格明显,而鎏金浮雕乐人八棱银杯的西方艺术风格异常明确。
公元初年,古罗马著名人物老普里尼记载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中支付了大量的黄金,丝绸与黄金等价。《管子》:“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先王……以珠玉为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在中国文化中比黄金和丝绸更贵重的是美玉,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崇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色,金崇拜又增加了光彩。因此,中华文明成了复合文明。
(摘编自易华《金玉之路与欧亚世界体系之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四千年前,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便与作为东亚文明圈核心的中国文明有了间接的联系。
B.中亚草原的部族首领或贵族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这类习俗在夏商之际传入了中国。
C.马背民族斯基泰人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大草原。
D.中国唐代的金银器发展迅速,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还有本土的仿制品,这与当时“胡汉交融”有着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的阿敦乔鲁遗址曾经出土了大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而东亚地区在同一时期并没有发现黄金制品。
B.东西方的接触使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在青铜时代传入中国,而华夏文明是草原文化和东亚文明沟通互动的结果。
C.在古罗马帝国与东方的贸易中,与丝绸等价的黄金被大量用于支付;而在草原地区它却作为财富的等价物被大量储存。
D.《管子》记载:“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这说明黄金在两千年多前已经作为价值的尺度,具有了货币的性质和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金制品经草原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周边民族地区,战国时代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华夏金崇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B.随着游牧王国在欧亚草原涌现,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这成了文明冲撞融合的契机,为文明远播扩展提供了动力。
C.李白《行路难》诗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句子,可见在国传统文化中,黄金也曾获得与美玉同等的地位。
D.“丝绸西输”震动世界,“黄金东来”润物无声,将两者相结合能全面系统地理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和欧亚大陆文化的交流历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啊,我的父啊
徐可
父亲是他76岁生日的前一天走的。那天上午,接到家中电话后,我争分夺秒地往回赶,傍晚到家时,父亲已处于弥留状态。他双目紧闭,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家人喊他,告诉他我回来了,没有反应;又让我喊,我握着他的手,一迭连声地喊:“父啊!父啊!”父亲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却哽咽得喊不出来了,一会儿,父亲终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眼晴也睁开了,仿佛刚刚睡醒一样。转瞬间,他又闭上了眼睛,我终是克制不住,跑到屋外捂着嘴啜泣,生怕被别人听到。过不多时,侄子过来告诉我,爷爷走了。我进去一看,父亲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一般。这一刻,距我到家仅十几分钟。
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并不很亲。我们家乡有很多很奇怪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家境较好的、父母对孩子较娇惯的,叫“爸爸”“妈妈”或“娘”;家境较差的、父母对孩子没那么宠爱的,都单叫一个“父”“妈”,“父”后加语助词“啊”,叫“父啊”。我家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自然宠爱不过来,理所当然地是后者,父亲读过初小,算是一个文化人,当过村(那时叫生产队)里的会计。但是他太轻信别人,村民从队里借点钱、粮什么的,他从来不记账。到年底一查账,亏空了,谁也不认账,只好由他赔偿,于是,会计的职位丢了,家也被抄了,稍值钱一点的八仙桌之类被抬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地一个有名的小偷又光顾了我家,把能拿走的全拿走了。抄家、遭窃,都被年幼的我看见了,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了冲突,他不仅不护着我们,反而责备我们。我自小很乖,不爱惹事,挨打算是少的了,但也有刻骨铭心的几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不知为什么打我,一巴掌把我打得摔倒在地上,我捂着脸含着泪却不敢哭,心里恐惧极了。那时父亲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副暴君的嘴脸。直到长大懂事后,听到村人夸老徐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我才对父亲的严厉有了一丝感激。
在我19岁那年,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交通不便,我要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坐长途汽车到省城,再坐火车到北京。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下着大雨,大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天不亮就出发了,父亲坚持要送我,我们在沉沉的夜色中默默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只听到刷刷的雨声和脚踩泥泞的路面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我一次次地催他回去,他总不肯。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天色微微亮了,父亲总算停下了脚步,叮嘱我到了就给家里写信。我走了几步回头看看,他还在原地站着,我鼻子有点酸酸的。后来才知道,父亲回到家后扑在床上大哭了一场。
随着我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父亲对我的态度变得尊敬、谦恭,甚至有点拘谨、小心翼翼。他跟我说话总是小声地,陪着笑脸。小时候觉得父亲很高大、威严,现在才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瘦小、卑微。我知道父亲是为我高兴,为我自豪,在他的眼里,这个最小的儿子还是有点出息的,是让人尊敬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种尊敬。我没有制止他这样做,但这却让我很是不安。
我对父亲一向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顶撞他,但有一件事令我一直心怀愧疚。有一年我回老家,家乡领导要请我吃饭,并请我父亲和村支书参加,领导的意思是,我不在家,请村里多多照顾我年迈多病的父母。不巧村支书不在家,我想那父亲也别去了,免得有蹭饭之嫌.当时父亲已经换好了新衣服,等着走呢。我跟他说了,他没说什么,事后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跟左邻右舍说了,市领导要请他和儿子一起吃饭。我一听后悔莫及!父亲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就这么被他的儿子轻轻地戳破了。
父亲去世前半个月左右,已经报过一次病危,我匆匆赶回家去,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父亲本来就瘦,现在更是瘦得只剩下骨头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看着非常吓人。那时他生活已经无法自理,我帮他擦洗身子,他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轻轻地说:“脏。”我心里很不好受,一个曾经那么要强的人,现在只能任人摆布,在家待了几天,大概母亲跟他说了什么,有一天他跟我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有了特殊情况再回来。”我嗯了一声,一出门眼泪就下来了。
过去,我曾经很不喜欢“父啊”这个称谓,觉得它土,乡里乡气的,当着别人的面都叫不出口。现在,我却特别怀念可以叫“父啊”的时光。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一直这么叫下去:
父啊!我的父啊!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父亲临终时的情景,渲染气氛,继而由眼前转入对往事的追忆,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怀念。
B.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照顾不过来,我很少得到娇惯、宠爱,因而和父亲并不很亲,只觉得他高大威严。
C.父亲为人懦弱,在外胆小怕事,以致丢职、抄家、遭窃,这些变故严重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在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D.文章十分注重于细微之处写人,在画波浪线的语句中,一个“脏”字写出了父亲尴尬不忍、不想拖累儿子的复杂心理。
5.文章为什么以“父啊,我的父啊”为题目?(5分)
6.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方式需要时间长,并且必须一次次地进行选育,转基因技术则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大幅提高单产,例如美国栽种的一种含有抗虫基因的马铃薯,可使大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生产成本明显降低;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大豆产量大幅增加。
(选自中国科普网,有删改)
材料二:
为什么转基因争议这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食品安全大家都很关注,转基因项目投入资金不少,但科普这块儿不多,导致公众对科学认识不足,才出现这个局面。这已经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研发都有严格规定,中国也如此。一个转基因的作物或动物,从实验室研究开发,一直到最后上到餐桌起码要8-10年,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很多人的误解来自对这些程序的了解不够,“我从官方得到的消息是,所有这些流程会更加透明,逐步公开。”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对有关“农大院长关于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帮筛选更安全的食品”看法的调查)
材料三:
过去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实现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可见,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
美国Tuskegee大学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材料四:
为什么中国政府发了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大家仍不相信其安全?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分析,转基因宣传特别需要公信力,权威部门应当俯下身来向民众一点一点讲清楚转基因问题。崔永元认为,由于涉及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要坚决支持中国发展自己的转基因技术。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要慎之又慎,希望做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少些浮躁,“虽然你们懂得转基因,但并不懂得社会的全部,这个世界除了自然科学还有人文科学。”
(摘编自《新民晚报》)
材料五:
怎么看待转基因食品?面对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没有回避:“转基因食品问题,我的看法是: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基因多种多样,有些基因特别是抗病虫的基因,大家担心人吃了会不会有问题?这些基因我们要慎重。但另外一些转基因,如美国大豆的除草基因,大面积生产不用除草,没有问题,不能谈转色变。”在袁隆平看来,分子育种的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科学措施,搞转基因要合理研究,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和把关。
(摘编自《郑州晚报》)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我国积极研发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缩短新品种的培育时间,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B.中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转基因产品研发的监管体系。
C.减少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促进增产,改善食品质量,保证粮食安全。
D.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转基因作物的优点,使文章的表述科学严谨,具体明确,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B.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外源基因,将其直接转移到生物种内个体中,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的“任意修改”,是对传统伦理的挑战,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难以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美国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E.崔永元和袁隆平两位公众人物都认为,要坚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科学是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也是这样,对转基因技术的利用要谨慎。
9.从材料二对公众的调查结果可知,多数人不相信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及地中海地区的金崇拜源远流长。六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用天然金银合金做装饰品,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男女贵族开始带金饰,四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王朝时代出现了金链.黄金制品是西方古代文明的象征。最近,新疆伊犁的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进一步证实了金器由西向东传播的途径,东亚地区还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黄金制品。夏商两代约一千年,中国境内出土黄金总共仅千克。二里头遗址和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铜器,没有金器,表明金器还不是夏商王朝崇拜的重要对象。美国学者艾玛·邦克解答了中国黄金之谜,认为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是商代开始通过周边民族传播而来的,战国时代才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
中国文明是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东亚文明圈通过新疆等草原地带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了间接沟通。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等在中国的出现是青铜时代东西方接触的结果。草原的高牧文化也和东亚文明保持互动,这种沟通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形成。商代迎来驯化马牵引的轮辐式战车,周代又学会了骑马放牧和作战。游牧王国相继在欧亚草原涌现,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经济形态的对立和互补也使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交流更为深入密切。
黄金作为草原地区储存财富的等价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自青铜时代以来中亚的部族首领或贵族形成了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的习俗。2000年,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乌尤克盆地发掘的阿尔赞2号坟冢,埋葬斯基泰贵族夫妇2人,出土金器5700多件,总重20公斤,绝对年代在公元前7世纪。马背民族崇拜太阳神,而能呈现太阳光芒的正是黄金。他们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草原。草原丝绸之路又称“黄金之路”。
佩戴黄金饰品的习俗夏商之际从中亚草原传入中国北方地区,周代中亚草原游牧部落贵族的标志性特征黄金装饰的人身饰品、武器、马具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流行,并在战国晚期融入中原造型艺术中。汉代输入中国的金银器主要有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这些都是西亚波斯流行的装饰手法。西方的金银器也传入中国,1988年甘肃靖远出土的希腊罗马风格银盘,周围为宙斯十二神,盘中间酒神巴卡斯持杖倚坐在雄狮背上,人物突出醒目。唐代是中国金银器迅猛发展的时代,这与当时吸收外来文化有密切关系,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还有中土仿制品。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窖藏,“胡汉交融”的风格明显,而鎏金浮雕乐人八棱银杯的西方艺术风格异常明确。
公元初年,古罗马著名人物老普里尼记载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中支付了大量的黄金,丝绸与黄金等价。《管子》:“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先王……以珠玉为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在中国文化中比黄金和丝绸更贵重的是美玉,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崇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色,金崇拜又增加了光彩。因此,中华文明成了复合文明。
(摘编自易华《金玉之路与欧亚世界体系之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四千年前,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便与作为东亚文明圈核心的中国文明有了间接的联系。
B.中亚草原的部族首领或贵族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这类习俗在夏商之际传入了中国。
C.马背民族斯基泰人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大草原。
D.中国唐代的金银器发展迅速,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还有本土的仿制品,这与当时“胡汉交融”有着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的阿敦乔鲁遗址曾经出土了大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而东亚地区在同一时期并没有发现黄金制品。
B.东西方的接触使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在青铜时代传入中国,而华夏文明是草原文化和东亚文明沟通互动的结果。
C.在古罗马帝国与东方的贸易中,与丝绸等价的黄金被大量用于支付;而在草原地区它却作为财富的等价物被大量储存。
D.《管子》记载:“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这说明黄金在两千年多前已经作为价值的尺度,具有了货币的性质和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金制品经草原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周边民族地区,战国时代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华夏金崇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B.随着游牧王国在欧亚草原涌现,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这成了文明冲撞融合的契机,为文明远播扩展提供了动力。
C.李白《行路难》诗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句子,可见在国传统文化中,黄金也曾获得与美玉同等的地位。
D.“丝绸西输”震动世界,“黄金东来”润物无声,将两者相结合能全面系统地理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和欧亚大陆文化的交流历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啊,我的父啊
徐可
父亲是他76岁生日的前一天走的。那天上午,接到家中电话后,我争分夺秒地往回赶,傍晚到家时,父亲已处于弥留状态。他双目紧闭,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家人喊他,告诉他我回来了,没有反应;又让我喊,我握着他的手,一迭连声地喊:“父啊!父啊!”父亲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却哽咽得喊不出来了,一会儿,父亲终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眼晴也睁开了,仿佛刚刚睡醒一样。转瞬间,他又闭上了眼睛,我终是克制不住,跑到屋外捂着嘴啜泣,生怕被别人听到。过不多时,侄子过来告诉我,爷爷走了。我进去一看,父亲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一般。这一刻,距我到家仅十几分钟。
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并不很亲。我们家乡有很多很奇怪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家境较好的、父母对孩子较娇惯的,叫“爸爸”“妈妈”或“娘”;家境较差的、父母对孩子没那么宠爱的,都单叫一个“父”“妈”,“父”后加语助词“啊”,叫“父啊”。我家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自然宠爱不过来,理所当然地是后者,父亲读过初小,算是一个文化人,当过村(那时叫生产队)里的会计。但是他太轻信别人,村民从队里借点钱、粮什么的,他从来不记账。到年底一查账,亏空了,谁也不认账,只好由他赔偿,于是,会计的职位丢了,家也被抄了,稍值钱一点的八仙桌之类被抬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地一个有名的小偷又光顾了我家,把能拿走的全拿走了。抄家、遭窃,都被年幼的我看见了,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了冲突,他不仅不护着我们,反而责备我们。我自小很乖,不爱惹事,挨打算是少的了,但也有刻骨铭心的几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不知为什么打我,一巴掌把我打得摔倒在地上,我捂着脸含着泪却不敢哭,心里恐惧极了。那时父亲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副暴君的嘴脸。直到长大懂事后,听到村人夸老徐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我才对父亲的严厉有了一丝感激。
在我19岁那年,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交通不便,我要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坐长途汽车到省城,再坐火车到北京。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下着大雨,大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天不亮就出发了,父亲坚持要送我,我们在沉沉的夜色中默默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只听到刷刷的雨声和脚踩泥泞的路面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我一次次地催他回去,他总不肯。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天色微微亮了,父亲总算停下了脚步,叮嘱我到了就给家里写信。我走了几步回头看看,他还在原地站着,我鼻子有点酸酸的。后来才知道,父亲回到家后扑在床上大哭了一场。
随着我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父亲对我的态度变得尊敬、谦恭,甚至有点拘谨、小心翼翼。他跟我说话总是小声地,陪着笑脸。小时候觉得父亲很高大、威严,现在才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瘦小、卑微。我知道父亲是为我高兴,为我自豪,在他的眼里,这个最小的儿子还是有点出息的,是让人尊敬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种尊敬。我没有制止他这样做,但这却让我很是不安。
我对父亲一向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顶撞他,但有一件事令我一直心怀愧疚。有一年我回老家,家乡领导要请我吃饭,并请我父亲和村支书参加,领导的意思是,我不在家,请村里多多照顾我年迈多病的父母。不巧村支书不在家,我想那父亲也别去了,免得有蹭饭之嫌.当时父亲已经换好了新衣服,等着走呢。我跟他说了,他没说什么,事后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跟左邻右舍说了,市领导要请他和儿子一起吃饭。我一听后悔莫及!父亲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就这么被他的儿子轻轻地戳破了。
父亲去世前半个月左右,已经报过一次病危,我匆匆赶回家去,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父亲本来就瘦,现在更是瘦得只剩下骨头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看着非常吓人。那时他生活已经无法自理,我帮他擦洗身子,他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轻轻地说:“脏。”我心里很不好受,一个曾经那么要强的人,现在只能任人摆布,在家待了几天,大概母亲跟他说了什么,有一天他跟我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有了特殊情况再回来。”我嗯了一声,一出门眼泪就下来了。
过去,我曾经很不喜欢“父啊”这个称谓,觉得它土,乡里乡气的,当着别人的面都叫不出口。现在,我却特别怀念可以叫“父啊”的时光。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一直这么叫下去:
父啊!我的父啊!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父亲临终时的情景,渲染气氛,继而由眼前转入对往事的追忆,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怀念。
B.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照顾不过来,我很少得到娇惯、宠爱,因而和父亲并不很亲,只觉得他高大威严。
C.父亲为人懦弱,在外胆小怕事,以致丢职、抄家、遭窃,这些变故严重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在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D.文章十分注重于细微之处写人,在画波浪线的语句中,一个“脏”字写出了父亲尴尬不忍、不想拖累儿子的复杂心理。
5.文章为什么以“父啊,我的父啊”为题目?(5分)
6.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方式需要时间长,并且必须一次次地进行选育,转基因技术则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大幅提高单产,例如美国栽种的一种含有抗虫基因的马铃薯,可使大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生产成本明显降低;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大豆产量大幅增加。
材料二:
为什么转基因争议这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食品安全大家都很关注,转基因项目投入资金不少,但科普这块儿不多,导致公众对科学认识不足,才出现这个局面。这已经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研发都有严格规定,中国也如此。一个转基因的作物或动物,从实验室研究开发,一直到最后上到餐桌起码要8-10年,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很多人的误解来自对这些程序的了解不够,“我从官方得到的消息是,所有这些流程会更加透明,逐步公开。”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对有关“农大院长关于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帮筛选更安全的食品”看法的调查)
材料三:
过去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实现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可见,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
美国Tuskegee大学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材料四:
为什么中国政府发了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大家仍不相信其安全?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分析,转基因宣传特别需要公信力,权威部门应当俯下身来向民众一点一点讲清楚转基因问题。崔永元认为,由于涉及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要坚决支持中国发展自己的转基因技术。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要慎之又慎,希望做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少些浮躁,“虽然你们懂得转基因,但并不懂得社会的全部,这个世界除了自然科学还有人文科学。”
(摘编自《新民晚报》)
材料五:
怎么看待转基因食品?面对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没有回避:“转基因食品问题,我的看法是: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基因多种多样,有些基因特别是抗病虫的基因,大家担心人吃了会不会有问题?这些基因我们要慎重。但另外一些转基因,如美国大豆的除草基因,大面积生产不用除草,没有问题,不能谈转色变。”在袁隆平看来,分子育种的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科学措施,搞转基因要合理研究,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和把关。
(摘编自《郑州晚报》)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我国积极研发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缩短新品种的培育时间,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B.中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转基因产品研发的监管体系。
C.减少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促进增产,改善食品质量,保证粮食安全。
D.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转基因作物的优点,使文章的表述科学严谨,具体明确,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B.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外源基因,将其直接转移到生物种内个体中,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的“任意修改”,是对传统伦理的挑战,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难以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美国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E.崔永元和袁隆平两位公众人物都认为,要坚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科学是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也是这样,对转基因技术的利用要谨慎。
9.从材料二对公众的调查结果可知,多数人不相信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