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时间:2018-01-28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雨
陆游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抵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注]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秋天,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陆游作此诗时,虽已被罢官归乡,但仍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
B. 颔联的“鼎鼎”谓人生不过百年,此句化用陶诗“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悠悠”即渺远。
C. 颈联表达了作者做不到像鱼儿一样疾行千里,不能理解志在远方的志士,只得沦落于山野的无奈。
D. 尾联以叙事作结,作者写自己在雨夜伤心落泪,其所包含的痛苦之情与杜甫的家国情怀非常类似。
E. 陆游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本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失含蓄柔媚。
15. “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是陆游《秋夜闻雨》中的诗句,请比较这两句诗与本诗首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4. CE 15. 相同之处: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惊”句侧重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慷”句着重表达了诗人虽心系祖国,但岁月流逝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C项,颈联“不悟”是不能理解,“作者做不到”分析不当;E项,“又不失含蓄柔媚”错。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需要分别分析本诗首联和陆游《秋夜闻雨》中诗句的情感。“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结合注释内容“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关键词语“犹壮”“鬓已秋”等内容分析,志士暮年,心有余力不足,厌看了官场的阴暗,心有无奈的感慨,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结合关键词语“惊”“碎”“孤臣”“犬马心”等分析可知,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惊”,对国事的担忧;“碎”“孤臣”“犬马心”等分析可知,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坦然面对贫苦是一种境界,明代宋濂在求学过程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平静超然。
【答案】 (1). 以中有足乐者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4).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 而又何羡乎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奉”“观”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雨
陆游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抵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注]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秋天,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陆游作此诗时,虽已被罢官归乡,但仍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
B. 颔联的“鼎鼎”谓人生不过百年,此句化用陶诗“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悠悠”即渺远。
C. 颈联表达了作者做不到像鱼儿一样疾行千里,不能理解志在远方的志士,只得沦落于山野的无奈。
D. 尾联以叙事作结,作者写自己在雨夜伤心落泪,其所包含的痛苦之情与杜甫的家国情怀非常类似。
E. 陆游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本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失含蓄柔媚。
15. “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是陆游《秋夜闻雨》中的诗句,请比较这两句诗与本诗首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4. CE 15. 相同之处: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惊”句侧重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慷”句着重表达了诗人虽心系祖国,但岁月流逝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C项,颈联“不悟”是不能理解,“作者做不到”分析不当;E项,“又不失含蓄柔媚”错。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需要分别分析本诗首联和陆游《秋夜闻雨》中诗句的情感。“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结合注释内容“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关键词语“犹壮”“鬓已秋”等内容分析,志士暮年,心有余力不足,厌看了官场的阴暗,心有无奈的感慨,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结合关键词语“惊”“碎”“孤臣”“犬马心”等分析可知,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惊”,对国事的担忧;“碎”“孤臣”“犬马心”等分析可知,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坦然面对贫苦是一种境界,明代宋濂在求学过程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平静超然。
【答案】 (1). 以中有足乐者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4).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 而又何羡乎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奉”“观”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