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4-03
2018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选B。(城市的重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多样需要,但满足这几个方面需要的城市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城市。)
2.选C。(A项文章没有指出共同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B项信息错位,论证的是三个关键要素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不是文明多样性的作用。D项 “从专业化、专门化两个维度”无中生有。)
3.选 A(A项中只有一个因素式微,城市文化不一定会消亡。)
4.选C。(C项丁三给孩子起名为“阎王”,是因为“这小子跟我小时候一样,贼胆大,鬼都不怕!”所谓的“反制措施”是杜吉祥自己认为的。)
5.【参考答案】①嫉妒狭隘。对于丁三处处优于自己,杜吉祥心生嫉妒之心,竟利用给丁三看风水的机会,为其看了一扇“鬼门”。
②胆怯脆弱。对于当年的错事,杜吉祥不敢当面承认,只能“将错就错”,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胆小与怯懦。
③心怀良善。虽然没有承认错误,但杜吉祥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愧疚之中。
④勇于认错。杜吉祥此前一直避免回家乡,不敢面对丁三,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直面现实。
【得分点】小说中的杜吉祥是一个“圆形人物”,性格多元同时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分析其性格,既要注意到过去的杜吉祥,也要注意到现在的杜吉祥。答案的前两点着眼于“过去”,后两点着眼于“现在”,考生如果只注意到过去或现在,最高只得3分。如果将过去与现在结合,答对任意3点即得5分。其他答案只要合情合理,亦可酌情得分。
6.【参考答案】① 从内容上讲,小说的主要内容都与当年的“风水事件”有关,以此为题,比较恰当。② 从情节上讲,小说的开头点出“风水”,中间不断回忆“风水”,最后揭示“风水”,情节曲折连贯。③ 从人物形象上讲,对待“风水”的不同态度,形成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丁三的豁达恬淡以及杜吉祥的性格,都与“风水事件”有关。④ 从故事主题上讲,本文意在说明,“风水”的迷信存于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心正步履实,就不怕任何鬼神玄怪的“风水”。
【得分点】本题要求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思考答题。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7.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报的需要”言过其实,文中并无此意。
8.A E试题分析:B项,“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当,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C项,“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当,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法是是错误的,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9.①天气预报精细化。空间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格化预报,覆盖更全面。
②时间上更新和发布的频次更高,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
③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④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考查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本题的相关信息有:材料二“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材料三 “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预报结果一致”,“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10.选B 解答断句题,应先读懂所断句子的大意,根据文意可知,“右卫大将军”是一个官职,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上”在这里指皇上,作“令驰召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项;“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是皇上说的话,不是元胄,所以“胄见”与“上谓曰”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11.选C“专指在帝王旁边侍候”错误,“左右”指身边侍候的人,不是专指帝王旁边的。
12.选C “并与其一起逃出”错误,原文是“高祖及门,胄自后而至”。
13.参考答案:(1)赵王想生发事变,用所佩带的刀子切瓜,不断地请高祖吃瓜,将要对高祖不利。(得分点:“生变”“连”“啖”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兵马都是他家的东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这样死又有什么益处呢?(得分点:“悉”“不辞”“益”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4.A E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虚实结合”不当,应是虚写,作者设想二人到了贬谪之地。C项两人被贬地方互换。D项,“点明……”错,尾联只是诗人的宽慰勉励之语。
15. ①惜别关切之情。首联中“嗟”“意何如”“问谪居”等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之情。颔联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思乡,是表达关切之情。 ②宽慰勉励之情。颈联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秋高气炎、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获得精神慰藉。尾联劝慰二人定会有归来之日,不必犹豫不前。 ③在劝慰之中所蕴含的微讽之情。尾联既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也深藏微讽之意。在圣明的时代,应该多蒙皇恩,而诗人的两个朋友却这样遭贬,似乎是在嘲弄圣朝,委婉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
16.(5分)(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露寒声不起
(2)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7.B(①正确。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②错误。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③错误。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④正确。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⑤错误。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对象不当。⑥正确。举世瞩目: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用于“我国取得的成就”正确。)
18.B(A“据……显示”,句式杂糅;C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境界”,另外,“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与前面的 “达到”有重复之嫌;D“词”是“现象”,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9.D.(D.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A项中“于百忙之中”为敬辞;B.项中“鼎力相助”为敬辞;C项,“惠赠”用于“对方赠予自己”,应为“敬赠”,或改为“XX室友惠存”。)
20.答案示例
①倒不如说让我迷惑
②我每一次探索都会很谨慎
③思考让人孤独
21.示例:①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2分)
③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3分)
22.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取材于热点时事的作文题目。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针对高考改革提出的增强对传统文化考查的要求而设题。
材料一二段,《经典咏流传》节目将《苔》的诗句与电视媒介传播手段有机结合,把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的《苔》唤醒、擦亮,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滋养他们的心田。这实际上是节目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第三段,由点到面,指出《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等这些彰显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蹿红,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本身并不缺乏群众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表现形式上,能否“与时俱进”。同时,这类节目受到网友们的热捧还说明,社会需要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导向,我们的时代主流文化是积极的向上的,绝不会像少数人所担心的被“佛系文化”“丧文化”等颓废消极的文化所取代。
因此,考生只要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立意的,都视为符合题意。
如何让尘封的传统文化活过来醒过来?如何传播传承经典文化?
文化传承,顾名思义是指对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创新是指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形式、体制、手段、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时代意义。
传统文化在过去主要表现为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时代,若依然只限于过往的传播路径,就难免陷入“好酒还怕巷子深”的尴尬。
创新要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能有利于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与突破。
创新要能够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带动文化的运用,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社会。
立意参考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形式,但不要形式主义。
让经典文化成为青年的指路明灯。
参考译文:
元胄年少时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胡须和眉毛都很漂亮,有不可侵犯的神色。北周齐王宇文宪见到他,把他当作壮士,招他到自己的身边,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升迁至大将军。高祖当初被召进皇宫,将接受临终嘱托。高祖先叫来元胄,然后差遣陶澄,并把心腹之事交给他们,元胄经常随高祖住在内室。到高祖当了丞相,元胄常在皇宫中主管军队,又荐引弟弟元威一起入宫侍从护卫。周赵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将要改换周的社稷,于是就邀请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高祖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旁边。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去献瓜,我趁机刺杀他。”等到饮酒正尽兴时,赵王想生发事变,用所佩带的刀子切瓜,不断地请高祖吃瓜,将要对高祖不利。元胄上前说:“相府中有事情要处理,丞相不能长久留在这里。”赵王大声呵斥元胄说:“我和丞相说话,你是干什么的!”呵斥元胄命他退下。元胄瞪圆了眼睛,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保卫高祖。赵王问他的名字,元胄照实回答。赵王说:“你不是从前侍奉齐王的人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给他酒,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猜疑警觉到这种程度呢!”赵王假装酒醉呕吐,准备到后面屋里去,元胄怕他再生变故,扶住赵王使他坐在座位上,这样重复了几次。赵王声称自己喉咙干,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取茶,元胄不动。这时恰逢滕王宇文逌到来了,高祖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对高祖耳语说:“事情的形势很反常,应该快点离开。”高祖还没有明白,对他说:“他这里没有兵马,又能做什么事呢?”元胄说:“兵马都是他家的东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这样死又有什么益处呢?”高祖重新入座。元胄听见屋后有穿铠甲的声音,急忙上前说:“相府的事多,您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了座席,催促高祖离去。赵王将要追赶高祖,元胄用身体挡住门口,赵王不能出去。高祖到达丞相府门,元胄随后来到。等到高祖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多得无法计数。当时突厥多次制造边患,朝廷因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予他灵州总管的职务,北方夷人十分畏惧。后来再次被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皇上对他的宠爱照顾更加细致。曾经有一年正月十五,皇上和近侍大臣登高,当时元胄已经下班,皇上下令用快马召回他,等到元胄见到皇上,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不如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欢饮,极其高兴。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选B。(城市的重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多样需要,但满足这几个方面需要的城市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城市。)
2.选C。(A项文章没有指出共同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B项信息错位,论证的是三个关键要素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不是文明多样性的作用。D项 “从专业化、专门化两个维度”无中生有。)
3.选 A(A项中只有一个因素式微,城市文化不一定会消亡。)
4.选C。(C项丁三给孩子起名为“阎王”,是因为“这小子跟我小时候一样,贼胆大,鬼都不怕!”所谓的“反制措施”是杜吉祥自己认为的。)
5.【参考答案】①嫉妒狭隘。对于丁三处处优于自己,杜吉祥心生嫉妒之心,竟利用给丁三看风水的机会,为其看了一扇“鬼门”。
②胆怯脆弱。对于当年的错事,杜吉祥不敢当面承认,只能“将错就错”,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胆小与怯懦。
③心怀良善。虽然没有承认错误,但杜吉祥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愧疚之中。
④勇于认错。杜吉祥此前一直避免回家乡,不敢面对丁三,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直面现实。
【得分点】小说中的杜吉祥是一个“圆形人物”,性格多元同时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分析其性格,既要注意到过去的杜吉祥,也要注意到现在的杜吉祥。答案的前两点着眼于“过去”,后两点着眼于“现在”,考生如果只注意到过去或现在,最高只得3分。如果将过去与现在结合,答对任意3点即得5分。其他答案只要合情合理,亦可酌情得分。
6.【参考答案】① 从内容上讲,小说的主要内容都与当年的“风水事件”有关,以此为题,比较恰当。② 从情节上讲,小说的开头点出“风水”,中间不断回忆“风水”,最后揭示“风水”,情节曲折连贯。③ 从人物形象上讲,对待“风水”的不同态度,形成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丁三的豁达恬淡以及杜吉祥的性格,都与“风水事件”有关。④ 从故事主题上讲,本文意在说明,“风水”的迷信存于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心正步履实,就不怕任何鬼神玄怪的“风水”。
【得分点】本题要求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思考答题。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7.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报的需要”言过其实,文中并无此意。
8.A E试题分析:B项,“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当,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C项,“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当,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法是是错误的,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9.①天气预报精细化。空间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格化预报,覆盖更全面。
②时间上更新和发布的频次更高,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
③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④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考查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本题的相关信息有:材料二“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材料三 “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预报结果一致”,“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10.选B 解答断句题,应先读懂所断句子的大意,根据文意可知,“右卫大将军”是一个官职,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上”在这里指皇上,作“令驰召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项;“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是皇上说的话,不是元胄,所以“胄见”与“上谓曰”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11.选C“专指在帝王旁边侍候”错误,“左右”指身边侍候的人,不是专指帝王旁边的。
12.选C “并与其一起逃出”错误,原文是“高祖及门,胄自后而至”。
13.参考答案:(1)赵王想生发事变,用所佩带的刀子切瓜,不断地请高祖吃瓜,将要对高祖不利。(得分点:“生变”“连”“啖”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兵马都是他家的东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这样死又有什么益处呢?(得分点:“悉”“不辞”“益”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4.A E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虚实结合”不当,应是虚写,作者设想二人到了贬谪之地。C项两人被贬地方互换。D项,“点明……”错,尾联只是诗人的宽慰勉励之语。
15. ①惜别关切之情。首联中“嗟”“意何如”“问谪居”等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之情。颔联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思乡,是表达关切之情。 ②宽慰勉励之情。颈联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秋高气炎、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获得精神慰藉。尾联劝慰二人定会有归来之日,不必犹豫不前。 ③在劝慰之中所蕴含的微讽之情。尾联既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也深藏微讽之意。在圣明的时代,应该多蒙皇恩,而诗人的两个朋友却这样遭贬,似乎是在嘲弄圣朝,委婉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
16.(5分)(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露寒声不起
(2)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7.B(①正确。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②错误。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③错误。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④正确。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⑤错误。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对象不当。⑥正确。举世瞩目: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用于“我国取得的成就”正确。)
18.B(A“据……显示”,句式杂糅;C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境界”,另外,“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与前面的 “达到”有重复之嫌;D“词”是“现象”,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9.D.(D.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A项中“于百忙之中”为敬辞;B.项中“鼎力相助”为敬辞;C项,“惠赠”用于“对方赠予自己”,应为“敬赠”,或改为“XX室友惠存”。)
20.答案示例
①倒不如说让我迷惑
②我每一次探索都会很谨慎
③思考让人孤独
21.示例:①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2分)
③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3分)
22.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取材于热点时事的作文题目。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针对高考改革提出的增强对传统文化考查的要求而设题。
材料一二段,《经典咏流传》节目将《苔》的诗句与电视媒介传播手段有机结合,把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的《苔》唤醒、擦亮,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滋养他们的心田。这实际上是节目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第三段,由点到面,指出《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等这些彰显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蹿红,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本身并不缺乏群众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表现形式上,能否“与时俱进”。同时,这类节目受到网友们的热捧还说明,社会需要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导向,我们的时代主流文化是积极的向上的,绝不会像少数人所担心的被“佛系文化”“丧文化”等颓废消极的文化所取代。
因此,考生只要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立意的,都视为符合题意。
如何让尘封的传统文化活过来醒过来?如何传播传承经典文化?
文化传承,顾名思义是指对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创新是指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形式、体制、手段、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时代意义。
传统文化在过去主要表现为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时代,若依然只限于过往的传播路径,就难免陷入“好酒还怕巷子深”的尴尬。
创新要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能有利于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与突破。
创新要能够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带动文化的运用,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社会。
立意参考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形式,但不要形式主义。
让经典文化成为青年的指路明灯。
参考译文:
元胄年少时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胡须和眉毛都很漂亮,有不可侵犯的神色。北周齐王宇文宪见到他,把他当作壮士,招他到自己的身边,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升迁至大将军。高祖当初被召进皇宫,将接受临终嘱托。高祖先叫来元胄,然后差遣陶澄,并把心腹之事交给他们,元胄经常随高祖住在内室。到高祖当了丞相,元胄常在皇宫中主管军队,又荐引弟弟元威一起入宫侍从护卫。周赵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将要改换周的社稷,于是就邀请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高祖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旁边。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去献瓜,我趁机刺杀他。”等到饮酒正尽兴时,赵王想生发事变,用所佩带的刀子切瓜,不断地请高祖吃瓜,将要对高祖不利。元胄上前说:“相府中有事情要处理,丞相不能长久留在这里。”赵王大声呵斥元胄说:“我和丞相说话,你是干什么的!”呵斥元胄命他退下。元胄瞪圆了眼睛,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保卫高祖。赵王问他的名字,元胄照实回答。赵王说:“你不是从前侍奉齐王的人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给他酒,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猜疑警觉到这种程度呢!”赵王假装酒醉呕吐,准备到后面屋里去,元胄怕他再生变故,扶住赵王使他坐在座位上,这样重复了几次。赵王声称自己喉咙干,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取茶,元胄不动。这时恰逢滕王宇文逌到来了,高祖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对高祖耳语说:“事情的形势很反常,应该快点离开。”高祖还没有明白,对他说:“他这里没有兵马,又能做什么事呢?”元胄说:“兵马都是他家的东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这样死又有什么益处呢?”高祖重新入座。元胄听见屋后有穿铠甲的声音,急忙上前说:“相府的事多,您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了座席,催促高祖离去。赵王将要追赶高祖,元胄用身体挡住门口,赵王不能出去。高祖到达丞相府门,元胄随后来到。等到高祖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多得无法计数。当时突厥多次制造边患,朝廷因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予他灵州总管的职务,北方夷人十分畏惧。后来再次被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皇上对他的宠爱照顾更加细致。曾经有一年正月十五,皇上和近侍大臣登高,当时元胄已经下班,皇上下令用快马召回他,等到元胄见到皇上,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不如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欢饮,极其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