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5-04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5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A2.(2分)B
3.(5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对《论语》句子理解正确,2分;观点阐释合理,3分。
4.(2分)B5.(3分)B6.(2分)D7.(2分)C
8.(6分)答案要点:
虚拟世界可以折射现实人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隐喻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虚拟世界能给人带来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小)
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于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普遍法则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9.(3分)A10.(3分)B 11.(3分)C
12.(7分)
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评分标准】共3分。“不然”“健”“慢”翻译正确,各1分。
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拜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
【评分标准】共4分。“殊”“不意”“具”“所以”翻译正确,各1分。
13.(4分)参考答案:
蒋堂通过一个仆从的表现,推测他的上级是个能干的人。(2分)
宋仁宗通过庞庄敏的言行,判断出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2分)
14.(5分)参考答案:
(2分)第一问:盛文肃起初特别欣赏夏有章,后来转为冷淡、拒绝相见(对他感到失望)。
(3分)第二问:略
【评分标准】可赞成,可反对。阐释理由,视合理程度分“上、中、下”三档赋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B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都表达了惜别和劝勉之情(2分)
不同:严词有对朋友美好前途的祝愿、对珍重名节的告诫和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伤感(2分),王诗表达了乐观、旷达之情(2分)
【评分标准】“不同”中,“严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8.(6分)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9.(3分)D 20.(3分)B
21.(4分)答案要点:
是非面前立场分明、铁面无私,如坚决不允许儿子走上歪路
行动方面冷静稳健,如不急不躁地引导、教育儿子改正错误
意志方面坚定执着,如坚持让村民保证不电鱼和药鱼才离开
【评分标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2.(5分)参考答案: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不是真的让他出来捕鱼,而是让他因捕鱼错过“晚上的活动”(2分),教导他为官(1分)要“接地气”、不能做错事(不“跑偏路数”)(2分)。
23.(5分)答案示例:
【甲】两处运用比喻(1分),形象写出父亲心明眼亮、看问题敏锐(1分),以及儿子内心的灰暗(1分)被父亲发现时其紧张、畏惧的心理(1分),突出了父亲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形象特点(或“为后文儿子改正错误埋下伏笔”)(1分)。
【乙】用词简约、优美(1分),形象写出周围环境的自然清新(1分),渲染出父子歌唱时和谐美好的气氛(2分),为后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最终改正错误做铺垫(1分)。
【评分标准】“乙”句使用的手法有“顶针、夸张、情景交融”等。意思对即可。
24(3分)D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蒋堂侍郎任淮南转运使时,下属各县按惯例送来祝贺冬至的书信,都是递交贺信后就回去。只有一个县令派来的人不肯离去,一定要索取回信,属员要他走一概不听,以致呵斥驱赶也不走,说:“宁可冒犯大人,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城。”当时苏舜钦在座,感到特别吃惊和奇怪,就说:“做仆从的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不是这样的,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他,那差役才离去。舜钦回到吴中一个多月后,收到蒋堂的来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能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扬声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有人说那位县令就是(后来的)天章阁待制杜杞。
盛文肃以尚书右丞之职任扬州知州,简静持重而对人少有称许、肯定。当时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升任郑州推官,路过扬州,文肃忽然称赞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备酒招待他。有人对有章说:“盛公未曾宴请过路过的客人,特别器重的人才款待一顿饭。”有章感激盛公的情意,另一天作了一首诗感谢他,到旅店住下后,先让人拿着他封好的诗笺进门递交。盛文肃拿到诗函没有开封,当即还给了来人,让人回复有章说:“我(盛度)已衰老无用,不用看这诗了。”(夏有章)不再有能见到盛文肃的机会。夏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盛公性格不那么随和,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有章曰:“(他)原本就没开封。”刁绎又说:“恐怕是信封写得不讲究吧?”有章说:“是我亲笔写的,非常严谨。”刁绎说:“这样看来,一定是奉命给你办事的人对盛公有所冒犯了。”于是(刁绎)去见文肃并问他:“夏有章今天献的诗怎么样啊?”盛公说:“没有看,已经退还给他了。”刁绎说:“您先前十分厚待有章,现在却连他献的诗都不看,为什么呢?”盛公说:“起初见他风度不俗,以为必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才。今天见他诗封上竟自称‘新圃田从事’,当个幕僚就如此不稳重。你只管看吧,必定就当到这个职位了,他已志得意满。千万记住我的话,今后可以验证。”贾文元当时任参知政事,与夏有章有故旧关系,就荐举他做馆职。有诏令,等到任一年后参加考试,第二年被授为馆阁校勘。御史揭发了他以往的过失,于是取消对他的任命,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兼带郑州推官的职名。没过多久,(有章)就在京城去世。文肃观察人物多像这样,不再依仗其它什么方法。
景佑年间,审刑院判案,有使臣何次公整理上报的案卷,主判官刚呈上去,皇帝忽然问道:“此人名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答不上来,当时庞庄敏正担任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跟随长官上殿,就越级应答说:“臣曾经读过《前汉书》,黄霸字次公,大概是因为把霸道严苛放在宽仁王道之后了。这位何次公一定是仰慕黄霸的为人。”皇帝点头称是。另一天又递呈案卷,皇帝对审刑院主判官说:“前些日子那个姓庞的详议官,今天为什么没来?”主判官回答说:“他在京中任期满了,已经外派做官去了。”皇帝急忙命令中书省给(庞庄敏)安排京城的职务,(先是)任命他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当上了宰相。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5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A2.(2分)B
3.(5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对《论语》句子理解正确,2分;观点阐释合理,3分。
4.(2分)B5.(3分)B6.(2分)D7.(2分)C
8.(6分)答案要点:
虚拟世界可以折射现实人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隐喻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虚拟世界能给人带来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小)
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于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普遍法则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9.(3分)A10.(3分)B 11.(3分)C
12.(7分)
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评分标准】共3分。“不然”“健”“慢”翻译正确,各1分。
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拜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
【评分标准】共4分。“殊”“不意”“具”“所以”翻译正确,各1分。
13.(4分)参考答案:
蒋堂通过一个仆从的表现,推测他的上级是个能干的人。(2分)
宋仁宗通过庞庄敏的言行,判断出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2分)
14.(5分)参考答案:
(2分)第一问:盛文肃起初特别欣赏夏有章,后来转为冷淡、拒绝相见(对他感到失望)。
(3分)第二问:略
【评分标准】可赞成,可反对。阐释理由,视合理程度分“上、中、下”三档赋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B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都表达了惜别和劝勉之情(2分)
不同:严词有对朋友美好前途的祝愿、对珍重名节的告诫和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伤感(2分),王诗表达了乐观、旷达之情(2分)
【评分标准】“不同”中,“严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8.(6分)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9.(3分)D 20.(3分)B
21.(4分)答案要点:
是非面前立场分明、铁面无私,如坚决不允许儿子走上歪路
行动方面冷静稳健,如不急不躁地引导、教育儿子改正错误
意志方面坚定执着,如坚持让村民保证不电鱼和药鱼才离开
【评分标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2.(5分)参考答案: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不是真的让他出来捕鱼,而是让他因捕鱼错过“晚上的活动”(2分),教导他为官(1分)要“接地气”、不能做错事(不“跑偏路数”)(2分)。
23.(5分)答案示例:
【甲】两处运用比喻(1分),形象写出父亲心明眼亮、看问题敏锐(1分),以及儿子内心的灰暗(1分)被父亲发现时其紧张、畏惧的心理(1分),突出了父亲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形象特点(或“为后文儿子改正错误埋下伏笔”)(1分)。
【乙】用词简约、优美(1分),形象写出周围环境的自然清新(1分),渲染出父子歌唱时和谐美好的气氛(2分),为后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最终改正错误做铺垫(1分)。
【评分标准】“乙”句使用的手法有“顶针、夸张、情景交融”等。意思对即可。
24(3分)D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蒋堂侍郎任淮南转运使时,下属各县按惯例送来祝贺冬至的书信,都是递交贺信后就回去。只有一个县令派来的人不肯离去,一定要索取回信,属员要他走一概不听,以致呵斥驱赶也不走,说:“宁可冒犯大人,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城。”当时苏舜钦在座,感到特别吃惊和奇怪,就说:“做仆从的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不是这样的,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他,那差役才离去。舜钦回到吴中一个多月后,收到蒋堂的来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能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扬声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有人说那位县令就是(后来的)天章阁待制杜杞。
盛文肃以尚书右丞之职任扬州知州,简静持重而对人少有称许、肯定。当时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升任郑州推官,路过扬州,文肃忽然称赞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备酒招待他。有人对有章说:“盛公未曾宴请过路过的客人,特别器重的人才款待一顿饭。”有章感激盛公的情意,另一天作了一首诗感谢他,到旅店住下后,先让人拿着他封好的诗笺进门递交。盛文肃拿到诗函没有开封,当即还给了来人,让人回复有章说:“我(盛度)已衰老无用,不用看这诗了。”(夏有章)不再有能见到盛文肃的机会。夏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盛公性格不那么随和,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有章曰:“(他)原本就没开封。”刁绎又说:“恐怕是信封写得不讲究吧?”有章说:“是我亲笔写的,非常严谨。”刁绎说:“这样看来,一定是奉命给你办事的人对盛公有所冒犯了。”于是(刁绎)去见文肃并问他:“夏有章今天献的诗怎么样啊?”盛公说:“没有看,已经退还给他了。”刁绎说:“您先前十分厚待有章,现在却连他献的诗都不看,为什么呢?”盛公说:“起初见他风度不俗,以为必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才。今天见他诗封上竟自称‘新圃田从事’,当个幕僚就如此不稳重。你只管看吧,必定就当到这个职位了,他已志得意满。千万记住我的话,今后可以验证。”贾文元当时任参知政事,与夏有章有故旧关系,就荐举他做馆职。有诏令,等到任一年后参加考试,第二年被授为馆阁校勘。御史揭发了他以往的过失,于是取消对他的任命,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兼带郑州推官的职名。没过多久,(有章)就在京城去世。文肃观察人物多像这样,不再依仗其它什么方法。
景佑年间,审刑院判案,有使臣何次公整理上报的案卷,主判官刚呈上去,皇帝忽然问道:“此人名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答不上来,当时庞庄敏正担任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跟随长官上殿,就越级应答说:“臣曾经读过《前汉书》,黄霸字次公,大概是因为把霸道严苛放在宽仁王道之后了。这位何次公一定是仰慕黄霸的为人。”皇帝点头称是。另一天又递呈案卷,皇帝对审刑院主判官说:“前些日子那个姓庞的详议官,今天为什么没来?”主判官回答说:“他在京中任期满了,已经外派做官去了。”皇帝急忙命令中书省给(庞庄敏)安排京城的职务,(先是)任命他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当上了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