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5-05
参考答案
1. A(B “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C “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无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 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
2.B
3.C(“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
4.答案:C
解析:并不能看出作者的无奈。
5.
每面对一次大雪都要感叹一次,可见每次雪下得都很大,通过三次描写,在于强调突出雪之大;之所以写雪大,不仅为后文写扫雪作铺垫,也对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现上有作用。
(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6.
第一处:我妈问:“年年都这么大的雪吗?”那人说:“也不是……”我俩微微地舒心。然而他又说:“大的时候还没到呢。”本以为那人说“也不是”,我们可以放心一些,但接下来的话“大的时候还没到呢”让我们从希望之中旋即陷入绝望,这样的停顿和转折读来感觉幽默风趣。
第二处:我妈一扫雪就骂狗,说累得半死也不见狗帮个忙。狗本不会扫雪,但我妈也没有办法,连狗都指望上了,由此可见我妈在扫雪时渴望能有人甚至狗来帮忙,可见扫雪对她来讲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骂狗不能帮着扫雪,真是让人感觉可笑。(每一处举例1分,分析2分。其他句子亦可,只要能够体现这种风格特点。)
7. B“要什么、给什么”是精心配菜”的做法。
8.B、E(A.“主观原因大于客观原因”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客观原因较多。C.“只要……就……”,过于绝对。D应是“农民九成以上的收入来自种植苹果”。)
10. D ( 谢,推辞,拒绝。)
11. D (“服除”指守丧期满。也称除服、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
12. B(并不是让司马旦做了郑县县令,而是后来把他的建议定为法令。)
13.
(1)于是(富人)争相拿出粮食,降低价格出卖,还能略有盈利,饥民获得保全,盗贼也得以平息。(“直”,价值,价格。1分。“赢”,盈利,利润。1分。“弭”,平息,消除,停止。1分。句意2分)
(2)司马旦每次审案一定追究到底,以法严惩,把罪犯绑在县门外,百姓逐渐把犯法当作耻辱的事。(“狱”,名词作动词,审案。1分。“稍”,逐渐,慢慢地。1分。“诋冒”,抵触,犯法。1分。其中“诋”通“抵”,“冒”,触犯、冒犯。句意2分)
14.CD(答对C项得2分,答对D项得3分)
【解析】C“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分析不当,应为“表达了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D.“希望能亲自带兵出征,北定中原”说法错误,作者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15.
渲染紧张险恶的环境气氛;
暗示当时动乱的时局;
为下文写诗人内心的悲慨感受蓄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略
1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对象不当。
天作之合:天意撮合的佳偶。这里误解为合作无间、配合默契,望文生义。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使用正确。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形体挺拔。使用正确。
始料未及: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使用正确。
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分析不能是“一目了然”,使用错误。
18.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随着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个人……”缺少主语,删掉“使得”;B项,“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语序不当,应是“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D项,“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句式杂糅,可改为“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或改为“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
1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托福”,依赖别人的福庇,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表达得体。B“光顾”是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义为“访问”,“光顾”就是说:“(你)到来使(我)增添光彩。”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C项,“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此处用于“大家”,不得体。D项,“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
20.
(1)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技能
(2)人的思维技能也不是天生的
(3)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能答出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即可)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传承的国家(注意运用“一个……的国家”的句式
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能答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等意思即可)(每句两分,意近酌情给分)
21.
知识分子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可分的,基本粒子是自然界的物质,因此,基本粒子是可分的。
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一般性前提和特殊性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前提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写对一句给3分,写对两句给满分。)
四、(60分)
22. 写作(60分)
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
[参考译文]
司马旦字伯康。清廉正直,精明强干,即使是做很小的事也一定仔细考虑,思忖不符合要求就不放下。靠父亲恩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郑县主簿。郑县有个公开抢夺人田的姓蔺的妇人,家中有很多金钱,召集党徒贿赂官吏,共同为奸,十年不能处理。司马旦取案卷看了一遍,真假立即显露,贬退十几个官吏,受冤枉的人得到公正对待。又有井元庆横行乡里,无人敢问,司马旦把他抓来依法惩处。当时司马旦还很年轻,大家都不太看得起他,从此惊讶佩服。官吏扑打蝗虫,乘机扰民。司马旦说:“蝗虫是百姓的仇敌,应该让他们自己扑杀,然后送到官府来。”后来定为法令。遭父母去世,服丧期满,任监饶州永平铸钱监。任祁县知县,天大旱,人民缺乏食物,群盗横行抢劫,富家大族自备武器防卫。司马旦召集有钱人,用祸福利害来开导他们,于是争相拿出粮食,减低价格出卖,还能略有盈利,饥民获得保全,盗贼也平息。
推举他为监在京百万仓,当时祁县隶属太原,因太原挽留,没有召他入京。担任乾州通判,还未赴任,举荐他为监在京杂物库。任宜兴县知县,当地百姓奸诈而好打官司,司马旦每次审案一定追究到底,以法严惩,把罪犯绑在县门外,百姓逐渐把犯法当作耻辱的事。有一条大溪流经街市,贾昌朝修建的长桥毁坏已久,司马旦劝人们修复,没费多少气力就完工。
司马旦清心寡欲,奉养自己,人们看不出他尊贵。和弟弟司马光始终友爱,人们没有闲话。司马光住在洛阳,司马旦住在夏县,都有园林胜景。司马光每年去探望司马旦一次,司马旦有时也到洛阳看望司马光。司马光参与讨论的天下大事,司马旦对他都有帮助。等到司马光被朝廷召任门下侍郎,司马光坚决推辞。司马旦引用大义劝他说:“生平学习尧、舜之道,想为君王出力,现在有了机会却推辞,这不合进退的正途。”司马光翻然悔悟,就任职位。那时候,天下人恐怕司马光不肯出山,等到听了这个消息,都高兴的称许司马旦说:“这是长者的话。”
英宗即位,按例大臣派遣亲属入朝祝贺以获得官位。当时司马旦在梁山,未获官职的孙子辈,他一人也没有派遣,仅派出堂兄的儿子司马禀,司马旦与人交往注重信义,愿意在危急时周济对方。曾有一位因罪免官家贫无法生活的官员,司马旦每月分出薪俸接济他,那人无法报答,愿把女儿送给她为妾。司马旦大惊拒绝,急命妻子拿出私房钱资助她嫁出女儿。司马旦出生在丙午年,和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举办同年会,赋诗画像,世人当作盛事,把他们和唐朝的九老相比。
1. A(B “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C “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无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 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
2.B
3.C(“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
4.答案:C
解析:并不能看出作者的无奈。
5.
每面对一次大雪都要感叹一次,可见每次雪下得都很大,通过三次描写,在于强调突出雪之大;之所以写雪大,不仅为后文写扫雪作铺垫,也对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现上有作用。
(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6.
第一处:我妈问:“年年都这么大的雪吗?”那人说:“也不是……”我俩微微地舒心。然而他又说:“大的时候还没到呢。”本以为那人说“也不是”,我们可以放心一些,但接下来的话“大的时候还没到呢”让我们从希望之中旋即陷入绝望,这样的停顿和转折读来感觉幽默风趣。
第二处:我妈一扫雪就骂狗,说累得半死也不见狗帮个忙。狗本不会扫雪,但我妈也没有办法,连狗都指望上了,由此可见我妈在扫雪时渴望能有人甚至狗来帮忙,可见扫雪对她来讲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骂狗不能帮着扫雪,真是让人感觉可笑。(每一处举例1分,分析2分。其他句子亦可,只要能够体现这种风格特点。)
7. B“要什么、给什么”是精心配菜”的做法。
8.B、E(A.“主观原因大于客观原因”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客观原因较多。C.“只要……就……”,过于绝对。D应是“农民九成以上的收入来自种植苹果”。)
10. D ( 谢,推辞,拒绝。)
11. D (“服除”指守丧期满。也称除服、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
12. B(并不是让司马旦做了郑县县令,而是后来把他的建议定为法令。)
13.
(1)于是(富人)争相拿出粮食,降低价格出卖,还能略有盈利,饥民获得保全,盗贼也得以平息。(“直”,价值,价格。1分。“赢”,盈利,利润。1分。“弭”,平息,消除,停止。1分。句意2分)
(2)司马旦每次审案一定追究到底,以法严惩,把罪犯绑在县门外,百姓逐渐把犯法当作耻辱的事。(“狱”,名词作动词,审案。1分。“稍”,逐渐,慢慢地。1分。“诋冒”,抵触,犯法。1分。其中“诋”通“抵”,“冒”,触犯、冒犯。句意2分)
14.CD(答对C项得2分,答对D项得3分)
【解析】C“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分析不当,应为“表达了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D.“希望能亲自带兵出征,北定中原”说法错误,作者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15.
渲染紧张险恶的环境气氛;
暗示当时动乱的时局;
为下文写诗人内心的悲慨感受蓄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略
1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对象不当。
天作之合:天意撮合的佳偶。这里误解为合作无间、配合默契,望文生义。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使用正确。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形体挺拔。使用正确。
始料未及: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使用正确。
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分析不能是“一目了然”,使用错误。
18.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随着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个人……”缺少主语,删掉“使得”;B项,“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语序不当,应是“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D项,“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句式杂糅,可改为“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或改为“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
1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托福”,依赖别人的福庇,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表达得体。B“光顾”是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义为“访问”,“光顾”就是说:“(你)到来使(我)增添光彩。”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C项,“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此处用于“大家”,不得体。D项,“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
20.
(1)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技能
(2)人的思维技能也不是天生的
(3)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能答出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即可)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传承的国家(注意运用“一个……的国家”的句式
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能答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等意思即可)(每句两分,意近酌情给分)
21.
知识分子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可分的,基本粒子是自然界的物质,因此,基本粒子是可分的。
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一般性前提和特殊性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前提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写对一句给3分,写对两句给满分。)
四、(60分)
22. 写作(60分)
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
[参考译文]
司马旦字伯康。清廉正直,精明强干,即使是做很小的事也一定仔细考虑,思忖不符合要求就不放下。靠父亲恩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郑县主簿。郑县有个公开抢夺人田的姓蔺的妇人,家中有很多金钱,召集党徒贿赂官吏,共同为奸,十年不能处理。司马旦取案卷看了一遍,真假立即显露,贬退十几个官吏,受冤枉的人得到公正对待。又有井元庆横行乡里,无人敢问,司马旦把他抓来依法惩处。当时司马旦还很年轻,大家都不太看得起他,从此惊讶佩服。官吏扑打蝗虫,乘机扰民。司马旦说:“蝗虫是百姓的仇敌,应该让他们自己扑杀,然后送到官府来。”后来定为法令。遭父母去世,服丧期满,任监饶州永平铸钱监。任祁县知县,天大旱,人民缺乏食物,群盗横行抢劫,富家大族自备武器防卫。司马旦召集有钱人,用祸福利害来开导他们,于是争相拿出粮食,减低价格出卖,还能略有盈利,饥民获得保全,盗贼也平息。
推举他为监在京百万仓,当时祁县隶属太原,因太原挽留,没有召他入京。担任乾州通判,还未赴任,举荐他为监在京杂物库。任宜兴县知县,当地百姓奸诈而好打官司,司马旦每次审案一定追究到底,以法严惩,把罪犯绑在县门外,百姓逐渐把犯法当作耻辱的事。有一条大溪流经街市,贾昌朝修建的长桥毁坏已久,司马旦劝人们修复,没费多少气力就完工。
司马旦清心寡欲,奉养自己,人们看不出他尊贵。和弟弟司马光始终友爱,人们没有闲话。司马光住在洛阳,司马旦住在夏县,都有园林胜景。司马光每年去探望司马旦一次,司马旦有时也到洛阳看望司马光。司马光参与讨论的天下大事,司马旦对他都有帮助。等到司马光被朝廷召任门下侍郎,司马光坚决推辞。司马旦引用大义劝他说:“生平学习尧、舜之道,想为君王出力,现在有了机会却推辞,这不合进退的正途。”司马光翻然悔悟,就任职位。那时候,天下人恐怕司马光不肯出山,等到听了这个消息,都高兴的称许司马旦说:“这是长者的话。”
英宗即位,按例大臣派遣亲属入朝祝贺以获得官位。当时司马旦在梁山,未获官职的孙子辈,他一人也没有派遣,仅派出堂兄的儿子司马禀,司马旦与人交往注重信义,愿意在危急时周济对方。曾有一位因罪免官家贫无法生活的官员,司马旦每月分出薪俸接济他,那人无法报答,愿把女儿送给她为妾。司马旦大惊拒绝,急命妻子拿出私房钱资助她嫁出女儿。司马旦出生在丙午年,和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举办同年会,赋诗画像,世人当作盛事,把他们和唐朝的九老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