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语文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5-27
2018年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
1.B (A项,应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商事法律制度”而非“互相融合”。C项,“商法是直接以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错,是以“保障”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D项,“并保障与之相关者的利益及基本权利”错,可以“规定”,但不代表能“保障”。)
2.D(文章按照总分的思路结构全文,四段不是总结全文,而是对第三段的总结。)  
  3.B(程度错误。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存在着诸多内在契合性,即使推动不了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也只是在“文明”这一点上有失,还达不到背道而驰的程度。)
  4.C(“实际上是母亲怕给儿子添麻烦,增加儿子负担”错。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也完全可能是真的。)
5.美好的生活不再以及即将亡命天涯所引发的内心的酸楚之情。
不能再见到母亲、不能再对母亲尽孝的愧疚之情。
听到母亲拍死蚊子说的话后,内心忽然产生的恐惧之情和自首之念。(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
  6.结构上,照应了文章标题。
情节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开始时说“明天要去趟更远的地方”,但母亲的话使他内心受到触动,动摇了“他”出逃的打算,经过一番挣扎之后,他最终返回龙城自首。
主题上,深化突出反贪腐的主题。“吃饱它飞不动了,非死不可”,予人警示,意味深长。(每点2分,共6分。)
  7.A(不是各地皆有节余,是整体节余。)
  8.B(A项这三项只是让我们增强信心,但并非“无虞”。C项我国社会总抚养比并未降低,社会人口负担持续上升,并未降低;D项是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者才会减少养老金的发放。)
9.观点一:有必要。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养老基数大、劳动力比例下降(劳动力减少)的问题,社会养老负担沉重。
适当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比例,减少老年抚养比,从而缓解养老压力。世界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职工退休年限大多比我国要高几年。
   观点二:没必要。
在现行的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一直是收大于支,且滚存结余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战略储备数额巨大。因此养老资金有保障。
我国有巨大的政策调控空间,现在改革措施正密集推出,这增强了人们对制度的长远信心,因此缓解养老压力未必只有延退一条路可走。
高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劳动力的减少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得到化解,没有必要让老人发挥余热。(每点2分,共6分。若还有其它观点,只要联系四则材料,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均可正常给分。)
  10.A(“重辟不能止”是一个完整句子,不能断开。“兵马相扇动”是一个完整句子,不能断开。“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是一个完整的连动句,“数千人”是主语,“邀”是谓语,“走马承受”是宾语,“诉”是第二个谓语。“河东行铁钱”是一个完整句子,不能断开。“鼓铸利厚”是一个完整句子,不能断开。“戬乃请三当一”是一个完整句子,不能断开。原文标点符号为: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11.B(甲科是唐代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宋代甲、乙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
  12.D(“假贷”是宽容的意思,不是借贷钱财;“将二人救出”错误,原文是“戬力争于朝,卒城之”,并未交待将二人救出的事。)
  13.(1)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戬彻底追查。(“为奸利”“受赇”“穷”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对”“相”“中国”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年丧父发奋学习。寓居京城,侍奉杨亿,以善写诗文闻名,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其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考取进士,被评定为甲科。召试学士院,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越州通判。
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戬彻底追查。供词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于是逮捕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他们的罪状。不久冯士元被流放海岛,盛度、程琳因曾与冯士元结交往來而被免职,其他被贬受罚的有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多人,朝议畏怕他明白切实。郑戬聪明能干善于决断,喜欢出其不意,唯独宽容小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则惩治更加急迫,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
当初,静边砦主刘沪计划修筑水洛、结公二城,以使秦、渭的援兵通行。招抚生羌大王族作为边卫。郑戬让刘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办此项工程。适逢郑戬被罢免四路之职,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都认为此举不宜,召刘沪、董士廉罢工返回,二人不肯听命。于是令副将狄青带兵以往,将其解往德顺军狱。郑戬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最后二城得以修成。
    升属户部侍郎、资政殿政大学士、并州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麟、府之间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郑戬招募土人为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兴兵作战,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制造钱币的利益丰厚,官府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当地的钱以三当一。命令既已发布,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数千人拦截走马承受官上诉。承受,宦官,面对骚乱不能制止。成群的人在州门前叫嚷不休,守门的士兵拦住他们不得进城。郑戬听说后,将他们全部召至庭前,推出主谋者数十人,刺配他州,此事才得以平定。
升任吏部待郎,改任宜徽北院使,官拜奉国军节度使,后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谥号文肃。郑戬遇事,果敢必行。然而任性近侠,用刑严峻,士民大多心怀怨恨。
  14.B、D(B项,以游戏起笔,不是为了吸引读者。儿童的游戏可以反照出现实社会的影子。“群儿鞭笞学官府”,这本身即构成对官府的一种绝妙的讽刺。D项,本诗前两句是叙述,后六句都是议论。目的是讽刺官翁,不是为儿童做辩护。)
15.首联是官翁笑子,“笑”字体现父亲对孩子的溺爱、骄纵。官翁怜爱不懂事的孩儿,看到孩子以鞭人为戏,在一旁戏谑、笑骂,展现出一个慈父的形象,与下文“鞭复呵”“鞭人血满地”的凶狠构成鲜明对比、绝妙的嘲讽。
尾联是“我”笑官翁,“笑”字于轻快的语调中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同是鞭人,孩子不过是娱乐,官翁却是草菅人命,由此看来,“还是您儿子比您更好!”。(每条3分,共6分)
  16.(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7.D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使用正确。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此处可用“去伪存真”。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开创新方法、新风格、新思路。使用正确。
句“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此处望文生义。
风光霁月: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高洁的人品,开阔的胸襟,也比喻清明的政治局面。使用正确。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此处应为“置之不理”。)
  18.D(A项,成分残缺,在“旅游客源国”后加“的地位”;B项,表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C项,“原因是……而得名”句式杂糅。)
  19.A(B项“忝列门墙”是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不能说别人;C项“率先垂范”是敬语,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不能说自己;D项“洗耳恭听”是说自己认真听别人说的话,不能让别人“洗耳恭听”。)
  20. 空气中的水蒸气就无法放热
霜冻前的空气温度一定很低
因此空气的温度要降低
(答出一句给1分,答出两句给3分,答出三句给5分。)
  21.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3分)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3分)
 22.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明确要求就“剧场效应”引发的联想和思考作文。中心是谈规则与秩序,暗扣“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
联想:“剧场效应”对教育的绑架;“剧场效应”对商业的绑架;“剧场效应”对工业的绑架;“剧场效应”对农业的绑架;“剧场效应”对社会风气的绑架;等等。
思考:
1、探究“剧场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说到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规则缺少敬畏意识。
要怪剧场的管理者。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要防微杜渐,及时修补。谈管理者的缺位,与不作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要怪盲目从众的人。是他们助长了这种风气。雪崩了,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2、分析消除“剧场效应”的方法,还社会一个健康的的秩序。
另外:联想到有关的故事也可写成记叙文。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