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5-29
考试卷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项,“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错,文中并未说农业产业不需要创新。C项,混淆概念,应该是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上推动的龙头企业集群,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巾显示其作用。D项,“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于文无据。
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错,应是论述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项说法绝对,另外,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不仅仅是巾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4.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义写出了‘我’对父亲的孝心,还暗示了父亲穿上新装时的心理活动”分析错误,标题不能看出“我”对父亲的孝心,也并没有暗示父亲的心理活动,属于无中生有。
5.父亲的梦境是作者想象的内容,突出我对父亲的怀念,充实了文章内容。(1分)揭示了父亲穿上新衣服感受到女儿的孝顺,感到体面地活着而满足的心理状态。(2分>突出了父亲追求美好事物、向往体面生活的人性特点,丰富了父亲的人物性格,使得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立体化。(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6.第一问:不矛盾。父亲鄙视二堂伯的穿戴,其实正是因为父亲对二堂伯的穿戴的羡慕与自己没有新装的失望,体现了父亲的嫉妒与自我安慰。这从父亲的“叹气”声中可以看出。(2分)父亲穿上新装不怕花钱而在镇上住宿的目的是第二天能让乡亲们看到自己的新装,体现了父亲心理上获得满足和优越感的人性特征。
这两者都是人性的自然体现,并不矛盾。(2分)第二问:衣锦还乡这种心理是人自然而真实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外出者的共同期盼,更是一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面对别人的好与自己的好,需要有一种淡然的心理状态,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攀比,不炫富,做真正的自己。(2分)(言之有理即可。回答矛盾的酌情给分)
7.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含意的能力。“全体社会民众都参与其中”错误,范围不当。应是“全民均可参与”,这不等于全民都已参与。
8.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有44. 8%的人对直播答题持否定态度”分析错误。
从材料二可看出,对直播答题持否定态度,不看好的占21. 0%.在这21. 0%的人中有44. 8%的人认为平台缺乏公信力。
9.第一问:某些平台数据造假和虚假宣传、各种“外挂”带来的技术和规则漏洞等;热钱开道,这并不等于创新,难以持久;直播答题用户的作弊行为,保证奖金到账等相关的规范不够等。第二问:商家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政府部门给予制度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节目内容。(每点1分,
10.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11. 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字,意思是革职。
12. 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皇上没有理睬”说法错误。文巾是说还没有被引见应对。
13.(1)恰好有人说德骧到郡县后写文章毁谤皇帝,奚屿召见德骧跟他谈话,暗巾派官吏欺骗德骧的家人拿到文章。(得分点:适,恰好;潜,暗中;绐,欺骗;各1分。大意2分)
(2)太宗一向怜惜德骧,恐怕张扬他的家丑,不把孝先交给官吏处置,只除去名籍流配均州。(得分点:怜,怜惜;暴扬,张扬;属吏,交给官吏处置;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雷德骧字善行。后周广顺三年,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时任磁州军事判官。显德年间,入朝接受诏命公平规定随州各县民田屋税,以公平正直被称道。
北宋初年,雷德骧授任殿中侍御史,改任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他的下属官吏与中书省官吏依附宰相赵普,擅自增加刑罚名目,因而上言,想求见太祖报告此事,还没有被引见应对,他就直接到讲武殿上奏,言辞语气都很严厉。太祖发怒,命令左右侍从把他拖出去,诏令处以死刑。不久皇上怒气消解,贬他为商州司户参军。
刺史知道德骧过去担任省部郎官,用客人的礼节待他。等到奚屿任商州刺史,迎合宰相的旨意,到任后就傲慢地接受属吏在公堂上的参见。德骧不能忍受,口出怨言,奚屿怀恨在心。恰好有人说德骧到郡县后写文章毁谤皇帝,奚屿召见德骧跟他谈话,暗中派官吏欺骗德骧的家人拿到文章,立即给德骧戴上枷锁拘禁起来,罗列罪状报告朝廷。太祖宽恕他的罪行,削除官籍流放灵武。几年后,德骧的儿子雷有邻击登闻鼓,诉讼中书省违法的事情,赵普因此被外放镇守河阳。召回德骧任秘书丞,不久分判御史台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太祖去世,以德骧为吴越国告哀使。回朝后,改任职方员外郎,充任陕西、河北转运使。
端拱初年,升任户部侍郎。恰逢赵普再次入朝担任宰相,宣布任命的那天,德骧刚刚站立朝班班次,不由自主掉落朝笏,就上疏,请求回归故里。太宗召见,并安慰他,赐给他白金三干两,免除他考核官员的职位。恰逢尚书省议事,德骧乘酒性叱责起居员外郎郑构为盗,御史上奏弹劾,下交御史台审查,完全认罪,太宗只令扣罚月俸而释免了他的罪行。
淳化二年,他的女婿如京副使卫濯诉告雷有邻的儿子秘书省校书郎雷孝先家乱,太宗一向怜惜德骧,恐怕张扬他的家丑,不把孝先交给官吏处置,只除去名籍流配均州。德骧因有失教诲,责罚授感德军行军司马,他的儿子少府少监有终被责罚授衡州团练副使。德骧因惭愧愤恨患病,淳化三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14.A、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诗人绝世独立的清高”分析不当,“布衣”是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的白嘲;C“写m了诗人看到稚子在风雨巾无忧无虑地奔跑的身影时愉悦的心情”分析不当,应是以稚子无忧来反衬诗人对民生困苦的时局的担忧)
15.诗人用“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指君臣失道的时局,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愤懑之情。(3分)“泥污后土何时干”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希望天气好转,让百姓生活好转,暗指希望奸臣当道的局面尽快结束。(2分)尾联寄寓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1分)
16,(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7.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使用正确。拍案而起:形容极为愤怒或激动。使用不正确。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多指青少年。使用正确。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使用不正确。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使用不正确。炉火纯青:比喻学问、品德或技艺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使用正确。
18.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搭配不当,“打扫”与“整整齐齐”不搭配,删除“整整齐齐”。C项句式杂糅,删除“所致”。D项成分残缺,在“创新”后加“的力度”。
19.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D项强调的是平时的努力,用来鼓励同学们考前增强自信不得体。
20.内部压力变得平衡(2分) 在碰撞发生的时候过早的向前倾(2分) 将碰撞对身体的伤害减到最小(2分)
21.参考示例:图一更好,两只紧握着拳头的手相互碰撞在一起,(2分)给人以力量之感,使队友感受到力量的传递,增强求胜的欲望。(3分)图二更好,将张开的手掌相互击向对方,(2分)表达了对队友的充分的信任,对胜利的坚定决心,增强了队友间并肩作战的情谊。(3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要求从三则材料中选取两三则材料来确定立意,写作空间更大,更易激发考生的个性思维。首先我们需要分别确定三则材料的含意。材料一是传统文化以现代创意形式传承,材料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材料三是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代民族精神相结合。据此,确定两三则材料来立意,注重内在有机联系。例如以材料一、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要注重现实需要,与时代相结合;以材料二、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从学校教育抓起,凝聚民族精神;等等。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项,“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错,文中并未说农业产业不需要创新。C项,混淆概念,应该是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上推动的龙头企业集群,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巾显示其作用。D项,“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于文无据。
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错,应是论述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项说法绝对,另外,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不仅仅是巾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4.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义写出了‘我’对父亲的孝心,还暗示了父亲穿上新装时的心理活动”分析错误,标题不能看出“我”对父亲的孝心,也并没有暗示父亲的心理活动,属于无中生有。
5.父亲的梦境是作者想象的内容,突出我对父亲的怀念,充实了文章内容。(1分)揭示了父亲穿上新衣服感受到女儿的孝顺,感到体面地活着而满足的心理状态。(2分>突出了父亲追求美好事物、向往体面生活的人性特点,丰富了父亲的人物性格,使得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立体化。(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6.第一问:不矛盾。父亲鄙视二堂伯的穿戴,其实正是因为父亲对二堂伯的穿戴的羡慕与自己没有新装的失望,体现了父亲的嫉妒与自我安慰。这从父亲的“叹气”声中可以看出。(2分)父亲穿上新装不怕花钱而在镇上住宿的目的是第二天能让乡亲们看到自己的新装,体现了父亲心理上获得满足和优越感的人性特征。
这两者都是人性的自然体现,并不矛盾。(2分)第二问:衣锦还乡这种心理是人自然而真实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外出者的共同期盼,更是一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面对别人的好与自己的好,需要有一种淡然的心理状态,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攀比,不炫富,做真正的自己。(2分)(言之有理即可。回答矛盾的酌情给分)
7.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含意的能力。“全体社会民众都参与其中”错误,范围不当。应是“全民均可参与”,这不等于全民都已参与。
8.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有44. 8%的人对直播答题持否定态度”分析错误。
从材料二可看出,对直播答题持否定态度,不看好的占21. 0%.在这21. 0%的人中有44. 8%的人认为平台缺乏公信力。
9.第一问:某些平台数据造假和虚假宣传、各种“外挂”带来的技术和规则漏洞等;热钱开道,这并不等于创新,难以持久;直播答题用户的作弊行为,保证奖金到账等相关的规范不够等。第二问:商家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政府部门给予制度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节目内容。(每点1分,
10.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11. 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字,意思是革职。
12. 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皇上没有理睬”说法错误。文巾是说还没有被引见应对。
13.(1)恰好有人说德骧到郡县后写文章毁谤皇帝,奚屿召见德骧跟他谈话,暗巾派官吏欺骗德骧的家人拿到文章。(得分点:适,恰好;潜,暗中;绐,欺骗;各1分。大意2分)
(2)太宗一向怜惜德骧,恐怕张扬他的家丑,不把孝先交给官吏处置,只除去名籍流配均州。(得分点:怜,怜惜;暴扬,张扬;属吏,交给官吏处置;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雷德骧字善行。后周广顺三年,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时任磁州军事判官。显德年间,入朝接受诏命公平规定随州各县民田屋税,以公平正直被称道。
北宋初年,雷德骧授任殿中侍御史,改任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他的下属官吏与中书省官吏依附宰相赵普,擅自增加刑罚名目,因而上言,想求见太祖报告此事,还没有被引见应对,他就直接到讲武殿上奏,言辞语气都很严厉。太祖发怒,命令左右侍从把他拖出去,诏令处以死刑。不久皇上怒气消解,贬他为商州司户参军。
刺史知道德骧过去担任省部郎官,用客人的礼节待他。等到奚屿任商州刺史,迎合宰相的旨意,到任后就傲慢地接受属吏在公堂上的参见。德骧不能忍受,口出怨言,奚屿怀恨在心。恰好有人说德骧到郡县后写文章毁谤皇帝,奚屿召见德骧跟他谈话,暗中派官吏欺骗德骧的家人拿到文章,立即给德骧戴上枷锁拘禁起来,罗列罪状报告朝廷。太祖宽恕他的罪行,削除官籍流放灵武。几年后,德骧的儿子雷有邻击登闻鼓,诉讼中书省违法的事情,赵普因此被外放镇守河阳。召回德骧任秘书丞,不久分判御史台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太祖去世,以德骧为吴越国告哀使。回朝后,改任职方员外郎,充任陕西、河北转运使。
端拱初年,升任户部侍郎。恰逢赵普再次入朝担任宰相,宣布任命的那天,德骧刚刚站立朝班班次,不由自主掉落朝笏,就上疏,请求回归故里。太宗召见,并安慰他,赐给他白金三干两,免除他考核官员的职位。恰逢尚书省议事,德骧乘酒性叱责起居员外郎郑构为盗,御史上奏弹劾,下交御史台审查,完全认罪,太宗只令扣罚月俸而释免了他的罪行。
淳化二年,他的女婿如京副使卫濯诉告雷有邻的儿子秘书省校书郎雷孝先家乱,太宗一向怜惜德骧,恐怕张扬他的家丑,不把孝先交给官吏处置,只除去名籍流配均州。德骧因有失教诲,责罚授感德军行军司马,他的儿子少府少监有终被责罚授衡州团练副使。德骧因惭愧愤恨患病,淳化三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14.A、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诗人绝世独立的清高”分析不当,“布衣”是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的白嘲;C“写m了诗人看到稚子在风雨巾无忧无虑地奔跑的身影时愉悦的心情”分析不当,应是以稚子无忧来反衬诗人对民生困苦的时局的担忧)
15.诗人用“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指君臣失道的时局,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愤懑之情。(3分)“泥污后土何时干”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希望天气好转,让百姓生活好转,暗指希望奸臣当道的局面尽快结束。(2分)尾联寄寓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1分)
16,(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7.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使用正确。拍案而起:形容极为愤怒或激动。使用不正确。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多指青少年。使用正确。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使用不正确。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使用不正确。炉火纯青:比喻学问、品德或技艺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使用正确。
18.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搭配不当,“打扫”与“整整齐齐”不搭配,删除“整整齐齐”。C项句式杂糅,删除“所致”。D项成分残缺,在“创新”后加“的力度”。
19.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D项强调的是平时的努力,用来鼓励同学们考前增强自信不得体。
20.内部压力变得平衡(2分) 在碰撞发生的时候过早的向前倾(2分) 将碰撞对身体的伤害减到最小(2分)
21.参考示例:图一更好,两只紧握着拳头的手相互碰撞在一起,(2分)给人以力量之感,使队友感受到力量的传递,增强求胜的欲望。(3分)图二更好,将张开的手掌相互击向对方,(2分)表达了对队友的充分的信任,对胜利的坚定决心,增强了队友间并肩作战的情谊。(3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要求从三则材料中选取两三则材料来确定立意,写作空间更大,更易激发考生的个性思维。首先我们需要分别确定三则材料的含意。材料一是传统文化以现代创意形式传承,材料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材料三是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代民族精神相结合。据此,确定两三则材料来立意,注重内在有机联系。例如以材料一、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要注重现实需要,与时代相结合;以材料二、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从学校教育抓起,凝聚民族精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