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7-06
焦作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联合考试
语文答案
(1-4题,7-8题,10-12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C   2.D   3.A   4.B
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答案①老六原本不愿做屠夫,不想杀生,但又不得不继承父亲的遗愿。②母亲叮嘱他不能杀对他们家有恩的羊,但小儿患病,又遇饥荒,老六不得不杀羊为儿治病。③小儿染上恶疾,需要杀羊救命,小儿却百般护卫小羊。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
答案①故事情节方面:小儿的故事,使情节有了波澜,将故事推向了高测,扣人心弦。②人物形象方面:小儿舍己护羊的举动,最终使老六放下了屠刀,完成职业转换和自我救赎,形象更加丰满。③主题思想方面:小儿的童稚与善良,是人性之善的表现,小儿的遭遇则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生活在农村底层的小人物(如老六)面对生活贫困等的无奈与困顿。(每点2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内容要点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答案①“互联网+扶贫”可有效借助大数据信息实施精准扶贫。利用互联网可采集贫困人口和家庭相关数据,有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扶贫工作,真正实施精准扶贫。②“互联网+扶贫”可以借助互联网有效实施信息扶贫。信息闭塞是产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互联网能及时获取农产品销售、需求信息,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等。③“互联网+扶贫”可以凭借信息化实施规范扶贫。利用互联网可以使扶贫工作规范化法治化,使国家的扶贫资金真正发到贫困者的手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
11.C
12.A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案(1)谢琰凭借他的声望镇守越地后,议论者认为不再有东顾的忧患了。(关键词“以”“资望”“虞“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强贼在海上,窥何有利的时机,我们应当发扬仁风,给他们指出自新之路。(关键词“伺”“形便”“振扬”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谢琰,字瑗度,是谢安的小儿子。刚成年时,就以坚负和才干著称,风度姿容美好。与堂兄护军谢淡虽然是比邻而居,但从不来往,宗族于弟中只和几个有才德的交往。授著作郎,转任秘书丞,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符坚之战,谢安因为谢琰现具有军政国务之才,任命他为槠国将军,率精兵八千人,与堂兄谢玄一道冲锋陷阵大败苻坚,因功被封为望蔡公。不久遭遇父亲去世而离职守孝,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征虏将军,会稽内史。不久,征召为尚书右仆射,兼太子詹事。又遭逢母亲去世,朝廷怀疑葬礼不合规定。当时议论者道:“潘岳为贾充之妻作《宣城宣君诔》云:‘从前在武侯时,丧礼不同等。夫妻一体,朝拜的礼仪则相同。’认为应当应资助葬礼,完全按照太傅的旧例。”在此之前,王珣娶谢万之女为妻,王珣之弟王珉又娶谢安之女,都没有过到底,因此与谢家存有嫌隙。王珣这时当仆射,还因前恨拖延这件事。谢琰听说后觉得他很可耻,就自己造了送丧车安葬母赤,议论者讥刺这件事。会稽王司马道子任他为司马,右将军封号不变。孙恩作乱,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讨伐孙恩。孙恩逃到海岛上,朝廷为此担心忧虑,任命谢琰为会稽内史。谢琰凭借他的声望镇守越地后,议论者认为不再有东顾的忧患了。到后,没有怀柔安抚的才能,又不加强武备。将帅都劝谏说:“强贼在海上,窥何有利的时机,我们应当发扬仁风,给他们指出自新之路“谢琰说“符坚百万之众,尚且送死淮南,何泥仓皇遇到海上的孙恩,怎能复出呢!如果孙恩再来,正是上天不养国贼,让他快死罢了。”于是不听劝谏。孙恩后来果然又侵犯浃口。谢琰派参军刘宣之抵御攻击孙恩。不久,上党太守张虔硕战败,群贼蜂拥而来,人心震荡惊恐,众人都认为应当稳重地严密戒备。谢琰不听。贼兵到后,谢琰还没吃饭,说:“自当消灭了这股贼寇再吃饭。“跨马而出。可是堤路狭窄,谢琰的部队只能鱼贯排列前进,贼兵在船上从旁边射击,前后断绝。谢琰帐下的都督张猛从后面砍谢琰的战马,谢琰下马来,与两个儿子都被害。诏书认为谢琰父子死于君父,忠孝会于一门,追赠谢琰为侍中、司空,谥号叫忠肃。
14.BE(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
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①视觉听觉相结合。上句从视觉若笔,写诗人寻访的艰难和乐趣;下句着重写流泉叮咚,沁心悦耳的声音之美,视听结合将画面描绘得生动形象。②村托(以动衬静)。下句写诗人倚靠看树听泉水流动之声,反衬出了环境的幽静。③巧用动词。通过“拨”“寻”“倚”“听”四个动词连用,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寻访隐者过程中攀登高峰的举止和情态。(每点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1分)
17.D
18.B
19.D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答案①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 ②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 ③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命題透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答案反方:虽然网络带给我们不少方便,但是,我方认为网络之弊远大于网络之利。比如:屡屡发生的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最终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之事。这,又怎么解释呢?(语言表达2分,举例论证2分,字数1分)
22.写作提示
该道作文题目与2017年全国1卷作文有相似之处。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确定立意,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题目一共给出五个流行语,它们体现着2017年我国社会生活向好向快方向发展的趋势。
参考立意:
(1)如选“共享”与“不忘初心”可立意“共享模式,考验人之初心”等。
(2)如选“新时代”“人工智能”“共享”可立意”新时代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它们”等。
(3)如选“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立意”利用人类智慧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等。
(4)如选“新时代“人工智能”可立意“人工智能助力中国新时代发展”等。
(5)如选“新时代”“不忘初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立意“牢记初心,在新时代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等。
(如有其他组合,言之有理亦可)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