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7-17
答案解析:
1.D 项。 文章第三段“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人物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准来理解、正视最伟大的诗人。”将关联词“不是....,而是”换成“不仅是.....,而是”。
2.A 项。  第五段“后人对此时期的唐诗有许多的评论”,关键是“此”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即是“开元、天宝盛世”,实际上选项是扩大了范围。
3.B 项。 第六段“如李白的《客中作》全诗写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是指《子夜吴歌》。
4.C项 。 A项,妙玉对贾母是热情的,但嫌弃刘姥姥,她对不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故A项不恰当。  B项,从荣国府的环境,所用器具等,均可见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享乐,此处刘姥姥见证了荣国府的鼎盛,而非由盛而衰,故B项不恰当。    D项,由“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可知,此处是为了突出妙玉的怪僻,而非体现黛玉的圆滑世故,故D项不恰当。
5.(6分)茶叶,贾母与妙玉吃何种茶的对话;‚茶具,都是格调高雅的古玩珍藏;ƒ茶水,旧年蠲的雨水和藏了五年的梅花雪水;④议茶,关于茶冲泡次数的议论;⑤茶境,栊翠庵、妙玉的耳房。(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6分)环境对比,栊翠庵花木繁盛,比别处好看,突出妙玉是个讲究的人;‚妙玉对不同人物的对比,对待贾母与刘姥姥的不同,对待贾母与宝钗、黛玉的不同,可见其待人的态度不同;ƒ妙玉与黛玉对比,“黛玉知他天性怪癖”性情怪癖的黛玉衬托出性情绝怪的妙玉;④妙玉与宝玉对比,妙玉不能一视同仁,宝玉能做到世法平等。(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5. 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
品茶情节从文章第①段开始至第⑦段结束。按照行文顺序,由第①段中“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可知,品茶环境之高雅。
由第②段“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juān同“涓”,择取)的雨水。’……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可知,此处共有四处细节描写来描写品茶,第一处描写了茶盘和小盖钟精致的样式,第二处为贾母和妙玉关于茶叶的讨论,第三处为贾母和妙玉关于泡茶所用的水的讨论,第四次为刘姥姥关于茶冲泡次数的看法。
由第④段“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bān páo jiǎ)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qiáo)”。”及第⑤段“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可知,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茶具的精致和昂贵。
由第⑦段“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可知,梅花雪水作为茶水,可见泡茶之讲究。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对比”,不仅要注意到其他主要人物与妙玉的直接对比,还要注意文章通过其他因素之间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的妙玉的性格特点,如居住环境的对比、其他人物之间的对比等。注意通过语言描写,把握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由第①段“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可知,栊翠庵的环境比别处好看,突出妙玉是个讲究的人。
由第②段“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第③段“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第④段“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此处为异体字,左分右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及第⑦段“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可知,妙玉对贾母毕恭毕敬,却十分嫌弃刘姥姥;妙玉用旧年的雨水泡老君眉给贾母和刘姥姥,却用五年的梅花雪水泡茶给宝钗和黛玉;刘姥姥用的的茶杯她嫌脏要丢,却拿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可见其对不同人的态度不同。
由第⑦段“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可知,黛玉本是个性情怪僻的人,与她对比,更突出妙玉的怪僻。
由第④段“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第⑧段“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可知,妙玉不能做到世法平等,而宝玉却能,两者形成对比。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7.C项。材料一“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
8.B项。材料二是说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成立了国际性联盟。
9.(6分)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
②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
③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A项。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11.B项。 位在廉颇之右,是说蔺相如官职高于廉颇。
12.B项。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蔺相如不在此时而是在最后才“面责秦王无理无信”。
13.(10分)(1) 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何”“严”“修敬”三个采分点各1份,大意对2分,共5分)
(2)只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顾”“之所以”“徒”“加兵于赵”四个采分点各1份,大意对1分,共5分)
14.C项。 “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生活的反感。”表述有误,词中无反感之意。
15.(6分)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16.(6分)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③.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B 项 。    审时度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正确。     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正确。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正确。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对象错误。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望文生义。
18.C项。  A.缺少宾语,应在“为核心”后面加上“的发展阶段”。    B.句式杂糅,把“原因是……” 和“由于……引起的”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     D.搭配不当,文中“提高”与“危险”不能搭配,应改为“增加"。
19.D项。    A.自荐信应自信、谦虚。“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悖谦虚。    B.令堂,称对方母亲。                    C项,花甲与古稀矛盾。
20.(5分)①.小王:士兵   ② 小张:商人     ③ 小赵:大学生(推出一个给1分,两个3分,三个5分)
21.(6分)(答案不是唯一的,仅供参考)(每空1分,共6分)
①曹禺          ②揭露了旧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冷酷与伪善,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③巴尔扎克    ④揭露资产阶级暴发户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的金钱关系。
⑤莎士比亚     ⑥ 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道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22.审题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内容不是太复杂,简单概括即为狮子以装病为诱,捕食了许多动物,而细心的狐狸则识破了狮子的阴谋,保全了自己。要写好这个作文,必须把握所给材料的核心。材料涉及到的对象可分为三类——狮子、狐狸、其他动物,而狐狸则是其中的主角,核心观点应从它身上提取,如细节决定成败、要善于观察与思考、考虑事情要力求周密、不可鲁莽与轻信、学会辨别真伪等。也可以从狮子的角度立意,如百密终有一疏、虑事粗疏导致失败、谋事力求周密;居心不良的阴谋终究会败露等等。也可以从其他动物立意,如过于单纯的善良要不得、思考比品德更重要、为善者要有聪慧的头脑等等。如果综合以上三个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一个有爱心更有头脑的人。别的立意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但应注意要从材料中延伸出来,不能“移花接木”,确定立意之后,就脱离材料,进行套作宿构。至于文体选择,不做限制,议论、记叙均可,依据自己的长处而定。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