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10-22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知滑县。剧盗高章者,诈为缇骑,直入官署,劫佳胤索帑金。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①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擢户部主事,改职方,迁礼部郎中,以风霾考察,谪陈州同知,迁按察使。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吏巡抚保定道闻丧归。万历七年,起故官,巡抚陕西。未上,改宣府。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佳胤命锦缚八赖将斩,而身驰赦之,八赖叩头誓不敢犯边。后与总督郑洛计服满五大。入为兵部右侍郎。十年春,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东、西二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构党大噪,缚殴善言。张居正以佳胤才,令兼右佥都御史代善言。甫入境,而杭民以行保甲故,亦乱。佳胤问告者日:“乱兵与乱民合乎?”曰:“未也。”佳胤喜曰:“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既至,民剽益甚。佳胤从数卒佯问民所苦,下令除之。众益张,夜掠巨室,火光烛天。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擒百五十人,斩其三之一。乃佯召文英、廷用,予冠带。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二乱悉定。帝优诏褒美。寻以左侍郎还部,录功,加右都御史。未几,拜戎政尚书,寻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加太子少保。召还理部事。叙劳,予一品诰。御史许守恩劾佳胤,御史徐元复劾之,遂三疏谢病归。越二年卒。
  (节选自《明史·张佳胤传》)
    【注】①游徼:乡官。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B.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C.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D.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10、D。解析:原文标点为“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嘉靖是年号。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
    B. 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类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
    C. 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如文中的“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D. 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11、C。“表示官职升或降”错,这几个词语表示升官或授予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佳胤处变不惊。他被强盗劫持,一点也不慌乱,假装写票据取银两,实际上是写乡官的名字,最终捕获了强盗。
    B.张佳胤有计谋。麻锦擒获八赖后,他让麻锦处斩八赖,自己又骑着快马赶去赦免了八赖,恩威并施,收服了八赖。
    C.张佳胤有才能。他受张居正赏识,去浙江处理骚乱事宜,到达后,了解情况并果断采取措施。平息了骚乱,得到皇帝嘉奖。
    D.张佳胤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一生虽然多次升职,但也遭到过挫折,许守恩等人弹劾他。最后他被朝廷免职回家。
    12、D。“他被朝廷免职回家”错,他是托病辞官回家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5分)
    ②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5分)
     13、①张佳胤召来游击徐景星告诉二营兵,命令他们平定骚乱的百姓以赎自己的罪。
(“谕”、“令”、“讨”、“自赎”各1分,句意通1分)
     ②却暗中嘱咐徐景星捉了七个人,连同马文英、刘廷用一起杀了。(“而”、“密”、“属”、“并”各1分,句意通1分)
   【参考译文】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任滑县知县。大盗高章,假装是逮捕犯人的吏役,直入官府衙门,劫持张佳胤索取府库银两。张佳胤脸色不变,假装写票据贷取银两,全都写了掌管巡禁盗贼的乡官的名字,召入他们立即捕获了盗贼,因此有名气。升为户部主事,调任职方,升为礼部郎中,由于出现风霾,因而对官吏实行考察,张佳胤被谪降为陈州同知,调为按察使。隆庆五年冬天,升为右佥都御史,任应天十府巡抚。安庆兵变,由于审问案件的文书不符合。调任南京鸿胪卿,随着调任光禄卿。升为右副都御史,任保定巡抚,途中得知家中丧事而回家。万历七年,起用为原来的官,任陕西巡抚。尚未上任,调到宣府。当时青把都已经降服,他的弟弟满五大仍旧凶横,部属八赖掠夺境外史夷、车夷二部落,总兵官麻锦擒获了他。张佳胤命令麻锦捆了八赖将要拉去斩首,而自己快马赶去赦免了他,八赖磕头发誓不敢再侵犯边境。后来和总督郑洛设计降服了满五大。调入朝廷任兵部右侍郎。十年春天,浙江巡抚吴善言奉皇上命令减低月饷。东、西二营兵丁马文英、刘廷用等结成一伙大肆闹事,捆绑殴打吴善言。张居正因张佳胤的才能,就让他兼任右佥都御史代替吴善言。刚进入省境,杭地老百姓因实行保甲的缘故,也发生骚乱。张佳胤问报告的人:“乱兵和乱民联合起来了吗?”(报告的人)回答:“还没有。”张佳胤高兴地说:“快速赶去,还能分散他们为两部分。”到了以后,老百姓之间抢劫的事更加严重。张佳胤带着几个士兵假装询问老百姓感到困苦的政令,下命令除去这些政令。许多人愈加嚣张,夜里抢掠有钱人家,火光照亮天空。张佳胤召来游击徐景星告诉二营兵,命令他们平定骚乱的百姓以赎自己的罪。捕捉了一百五十人,杀了他们的三分之一。于是假装召用马文英、刘廷用,给他们官职。而暗中吩咐徐景星捉了七个人,连同马文英、刘廷用一起杀了。两方面的骚乱全都平定了。皇帝下嘉奖的诏书褒扬他。不久,以左侍郎的官职回到兵部,记载功绩,加右都御史。没过多久,拜官戎政尚书,不久兼任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加衔太子少保。召回主持兵部的工作。奖励功劳,发给任命为一品官的文书。御史许守恩弹劾张佳胤,御史徐元又弹劾他,于是他就三次上疏托病辞官回去。过了两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留诲曹师等诗①   杜牧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注】①此诗作于大中二年(852年),杜牧临终留诗,诲其子。曹师,杜牧之子晦辞的乳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这类诗在创作上比较自由,曹操《观沧海》、白居易《琵琶行》、李贺《雁门太守行》都属此类。
    B. 前两句诗是说万物都有美丑之别,姿态各异,开门见山,统领全篇,意在教诲曹师等要努力追求美好的品质,摈弃丑恶的行为。
    C. 三、四两句诗意在強调人生的关键在于学,学与不学是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核心,力学能获得美德,废学难免有鄙陋浅浮之弊。
    D. 五、六两句诗承接上文,进一步告诚曹师等学习要紧抓关键,紧抓根本,不可在表面上、虚华处、非 关痛痒的地方下功夫。
    14、B。解析:B项,前两句是说万物以姿态分美丑,紧接着三四句诗说,只有人不是这样,人的美丑由学与不学来定,因此前两句诗的作用是起兴,而非统领全篇。
    15、请结合全诗对“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进行赏析。(6分)
    15、①这两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根本”喻修身立德,“柯叶”喻事功名位,抓住了学习的根本,才能功名显赫。表达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劝诫。②从结构上讲,总结前文,指出立根的重要意义,为后面对儿子的叮嘱张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用比喻与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中直接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提及唐帝都长安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悠然见南山。(4)城阙辅三秦。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