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2019届高三毕业生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0-22
语文参考答案
1.D(原文“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还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可知只是猜测,而不是肯定)
2.A(“把论证推向了对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论述”分析错误,应是把论证推向如何推动科学发展的论述)
3.D(A“因为学术部门中决策者们没有分清科学与技术的不同”分析错误,应是因为“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B歪曲了原文意思,原文只是说“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经费是一个学术机构成功的关键”;C“所以技术进步意义不大”分析错误,选项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说“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可知“所以技术进步意义不大”推论错误)
4.D(“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分析错误,应是明知故问)
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2分)用“按”“脱”“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2分)“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等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面。(2分)
6.①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木桶”贯穿全文始末。②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徐向前治军严明的形象。③揭示主旨。揭示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每点2分)
7.B(“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错误,原文是说“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
8.D(“立足于规范游学机构的行为,提升我国游学市场的质量”分析错误,从文中的“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巾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的信息可知,立足于为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选择国际游学以及为游学机构选择项目时提供参考意见)
9.问题:①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②游学内容注水,游学质量堪忧。③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措施: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②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③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每点1分)
10.D(原文标点: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
11.A(“受禅”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禅让的帝位,“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12.B(原文是“文育使长史陆山才说迪,迪乃大出粮饷”,而不是周迪“主动提供”)
13.(1)周迪想自己据有南川,便召集所辖八郡首领结盟,声言赴援朝廷,朝廷担心他会兵变,便厚加抚慰。(得分点:“欲”“入赴”“因”各1分,大意2分)
  (2)然而周迪轻财物好施舍,凡是有所施舍,毫厘不差,他不善言辞,但胸怀诚实,临川人都感激他。(得分点:“周赡”“讷”“德”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周迪,临川南城人。幼时居于山谷,四肢有力,能挽强弓,以射猎为业。侯景叛乱时,周迪的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辖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乡人跟从周续的军队,每次战斗必定勇夺第一。周续部下的头领,都是郡中的豪族,稍有骄横的行为,周续便约束禁止,这些首领对他都有怨恨,便一同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主,周迪于是据有了临川之地,在工塘筑城。周文育讨伐萧勃时,周迪按兵保境,观望成败。周文育派长史陆山才游说周迪,周迪便拿出大量粮饷,来资助周文育。平定萧勃后,周迪因功加封振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
高祖接受帝位,王琳东下,周迪想自己据有南川,便召集所辖八郡首领结盟,声言赴援朝廷,朝廷担心他会兵变,便厚加抚慰。世祖即位,又晋封周迪为安南将军。熊昙朗反叛时,周迪和周敷、黄法抃等率兵共同围攻熊昙朗,杀了他,并占有了他的全部兵马。王琳败后,世祖征召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周迪的儿子进入朝廷,周迪瞻前顾后,都不前去。豫章太守周敷本来隶属于周迪。到这时和黄法抃一起率领他们的部下赶赴世祖殿庭,世祖记录他们打败熊昙朗的功劳,都给予封官加赏,周迪听说后,感到气忿不平,于是暗地里和留异相勾结。到朝廷军队讨伐留异时,周迪又疑惧不安,便派他的弟弟周方兴率兵袭击周敷,周敷与之一战,击败了他们。天嘉三年的春天,世祖下诏书赦免那些被周迪牵累的南川士兵民众,派江州刺史吴明彻统率众军,和高州刺史黄法抃、豫章太守周敷一起讨伐周迪。
当初,侯景叛乱时,百姓都抛弃本业,群聚为盗,只有周迪的部属不侵扰,并分给田亩,督促他们耕作,百姓到集市贸易,都各有所得,同时政教十分严明,征税敛赋必定送到,其他郡缺东西的,都仰仗他资助。周迪本性质朴,不重视服饰仪表,然而他轻财物好施舍,凡是有所施舍,毫厘不差,他不善言辞,但胸怀诚实,临川人都感激他。到这时临川人都藏匿周迪军,虽然遭受杀戮,也没有肯说的人。世祖派都督程灵洗打败了周迪,周迪又与部下十多人逃到了山洞中。日长月久,跟随他的人都不免觉得苦了。后来周迪派人悄悄跑出临川郡买鱼,此人脚痛,住在同邑人家中,同邑人向临川太守骆牙报告,骆牙抓住他,命令他捉住周迪以自我救赎。于是派心腹勇士跟随此人进入山中,诱骗周迪外出打猎,同时骆牙派兵潜伏在道旁,乘其不备斩杀了周迪,然后将周迪首级传送到京都。
14.B(“性质相同,都是在表面上的作伪”分析错误,颔联两句意为世人只爱臧生的假圣人,却不晓得世间还有宁子那样的高贤,从诗人“但爱”“可知”两词看出诗人认为两者虽然都是在表面上的作伪,但性质不同)
15.尾联说明了要辨别真伪,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的道理。(2分)尾联诗人用“不取”“可怜”感叹当朝者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辨别真伪失掉了依据,宣泄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4分)
16.(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17.D(“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芜;“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根据语境应用“琳琅满目”相呼应。“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辅相成”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根据语境应用“相辅相成”。“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根据语境应用“纷至沓来”。“当务之急”当前事务中最为紧要的事;“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根据语境应用“当务之急”)
18.C(A句式杂糅,删除“被”;B搭配不当,“操守”与“损坏”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
19.B(空缺句与后文不能构成转折关系,据此排除A、D;空缺部分后的句子是“它的压力”,因此前文的陈述对象“它”不是“压力”,而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以选择B项)
20.示例:①“听到”改为“欣闻”;②“事情”改为“喜讯”;③“高高兴兴”改为“欢欣鼓舞”;④“用力”改为“努力”;⑤“功绩”改为“成绩”。(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的,均不给分。如有其他修改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可酌情给分)
21.办理排污许可证由申请人向环保局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不全的在一次性告知补交情况下和那些不属许可范围的将申请材料返还给申请人。(2分)符合申请要求的当日受理,并进入审查。(2分)审查后许可的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开;不许可的不发放排污许可证。(2分)
22.参照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青年标签的变化,表面看来仅仅是“话语变化、词条变化”,但是每一个词语产生和演变的背后,都是社会时代的缩影,展现了当时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下海”一词,展现的是青年人的勇气与魄力,“创客”一词,展现的是青年人的自主与创新,“世界范”展现的是青年人的视野和使命意识。因此写作时可从时代对青年人的影响角度来立意,既可写自己对时代的独特感受,也可写青年人如何实现与时俱进的;也可以青年人对时代的创造角度来立意,写出青年人在时代前进中如何勇立潮头,引领时代。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