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11-08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祖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爨以养母,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齐王冏建义,越王伦收冏弟北海王实及前前黄门郎弘农董祚弟艾,与冏俱起,皆将害之,纳上疏救焉,并见宥。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乃避地东南。元帝作相,引为军谘祭酒。纳好奕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奕忘忧耳。”隐曰;“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国犹有史官,况于大府,安可不置。”因举隐,帝以问记室参军钟雅,雅曰:“纳所举虽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事遂停。然史官之立,自纳始也。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乃密以启帝,称:“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人谓纳与约异母,忌其宠贵,乃露其表以示约,约憎纳如仇,朝廷因此弃纳。纳既闲居,但清谈、披阅文史而已。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州里父党,敬而拜之。峤既为时用,盛言纳有名理,除光禄大夫。卒于家。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B.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C.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D.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疏,有“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如《谏太宗十恩疏》。
B. 公,古代贵族封号,被封为“公”的贵族可以享受俸禄和管理封地,如晋昌公就可掌管晋吕郡的军政等事务。
C. 史官是我田古代朝廷中专门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本朝史实的官职名,主要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
D. 清淡是指在魏晋时期.士大夫等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 祖纳颇受赏识,能匡正时弊。祖纳曾任尚书三公郎、太子中庶子等职,被封晋昌公;在任职期间,他能对不好的政事进行驳斥或纠正。
B. 祖纳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齐王司马冏等人竖起义旗,都将遭到杀害,祖纳此时不惧牵连,上疏解救,他们最后都得到了赦免。
C. 祖纳心有块垒,爱好下棋。祖纳心怀忧愁,他下棋以解脱,王隐对此有所不满,认为大丈夫应有所作为,祖纳以能力不足予以推辞。
D. 祖纳举贤荐能,推动职官设置。祖纳力陈史官设立的重要意义,并顺势举荐史才,他的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史官之立却从此开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
(2)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担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
(2)祖约怀有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予他权势,(这)将成为祸乱的根源。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遭逢”作“古人”的谓语,不要断开;“其道”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则以言达其道”与前文的“则以功达其道”结构的对称。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晋昌公就可掌管晋昌郡的军政等事务”错,本文中“公”是贵族封号。故选B。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司马冏讨伐的是司马伦,司马伦抓捕了与司马冏共同起事的司马实和董艾,因此祖纳从司马伦手中解救的是司马实和董艾。故选B。
【13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重点注意,仆:我;虽:虽然;故:所以;疾:担心;所以:表原因;陵上:凌驾国君;显侍左右:状语后置句;假:给予;阶:根源。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祖纳,字士言,极有操行,善于清谈,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他性情非常孝顺,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常自己做饭来赡养母亲。平北将军王敦听说了他的情况,送给他两个婢女,征召他任从事中郎。他后来转任尚书三公郎,多次升官任太子中庶子。他在官任上经常驳错纠正,很多都对时政有利。齐王司马冏树起义旗(讨伐赵王),赵王司马伦逮捕了司马冏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实以及前黄门郎弘农董祚的弟弟董艾,(司马实和董艾)与司马冏共同起事,司马伦想要将他们都杀掉,祖纳上疏解救他們,(他们)都被赦免。祖纳后来担任中护军、太子詹事,被封晋昌公。他认为洛阳一带即将发生战乱,就到东南一带避难。元帝任丞相时,召他任军谘祭酒。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未尝听说他下棋。”祖纳回答说:“我也是以此忘记忧愁。”王隐说:“我听说古人如果受到任用,就用功绩来实现他的志向,如果怀才不遇,就用言论来表达他的志向。晋还没有一部史书,如果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惠仲速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痛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祖纳感叹说:“我并非不欣赏你的主张,只是力量不足罢了。”于是对元帝说:“自古小国尚有史官,何况大朝,怎么能不设置史官呢。”于是举荐王隐。元帝拿这件事寻问记室参军钟雅,钟雅说:“祖纳举荐的人才虽然有历史方面的才能,但现在尚不能任用。”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但是晋立史官一事,是从祖纳开始的。原先,祖纳的弟弟祖约与祖逖是同母所生,祖约与祖逖更加亲近,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心中不满,就秘密报告元帝,说“祖约怀着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了他权势,将成为祸乱的根源”。旁人认为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他忌恨祖约受到宠幸,就拿祖纳的奏表给祖约看,祖约像憎恨仇人一样憎恨祖纳,朝廷因此不再任用祖纳。祖纳闲居后,只是清谈、阅读文史典籍罢了。等到祖约叛逆,朝野人士都称赞祖纳有鉴别识人的眼光。温峤因为是祖纳州里父党,恭敬地任用他。温峤被当世重用后,盛赞祖纳能够分辨事理,任光禄大夫。祖納最终死于家中。
古代诗歌阅读
郡斋
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
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
注:金虎署,指刑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诗人曾在刑部声名显赫,次句写如今出守邢州,两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失意之情。
B. “折腰”句写出了当时官场奴颜婢膝膝的丑态,“白眼”句则道尽了官场的人情淡薄。
C. 本诗的第三联诗人在慨叹知音难觅的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在茫茫人世间的孤独与渺小。
D. 作为咏怀诗,本诗用语率真质朴,自然流畅,情感亦丰富,包含了愤慨和感伤等情感。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远离官场:诗人因病或假借生病,不再关心官场之事;②皈依道家(或归隐之心):“拟草玄经”表明了其皈依道家的心迹;③未能完全解脱的无奈:“还未成”透露出诗人仕宦之心已无,但还没有完全解脱的无奈。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渺小”不当,诗中重点表现的是“孤单”。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诗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实际是分析诗歌的情感,答题时要先简单的复述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分析诗句表达得到情感,此题由“病起少吏事”分析“远离官场”;通过“拟草玄经”分析“皈依道家”;根据“还未成”分析“未能完全解脱的无奈”等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之所以北伐是想取得“_____ ”的功绩,但是其结局却是“ _____ ” 。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答案】 (1). (1)千树万树梨花开 (2). 瀚海阑干百丈冰 (3). (2)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顾 (5). (3)犹且从师而问焉 (6). 而耻学于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瀚”“阑”“胥”的写法。
祖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爨以养母,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齐王冏建义,越王伦收冏弟北海王实及前前黄门郎弘农董祚弟艾,与冏俱起,皆将害之,纳上疏救焉,并见宥。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乃避地东南。元帝作相,引为军谘祭酒。纳好奕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奕忘忧耳。”隐曰;“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国犹有史官,况于大府,安可不置。”因举隐,帝以问记室参军钟雅,雅曰:“纳所举虽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事遂停。然史官之立,自纳始也。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乃密以启帝,称:“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人谓纳与约异母,忌其宠贵,乃露其表以示约,约憎纳如仇,朝廷因此弃纳。纳既闲居,但清谈、披阅文史而已。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州里父党,敬而拜之。峤既为时用,盛言纳有名理,除光禄大夫。卒于家。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B.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C.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D.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疏,有“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如《谏太宗十恩疏》。
B. 公,古代贵族封号,被封为“公”的贵族可以享受俸禄和管理封地,如晋昌公就可掌管晋吕郡的军政等事务。
C. 史官是我田古代朝廷中专门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本朝史实的官职名,主要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
D. 清淡是指在魏晋时期.士大夫等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 祖纳颇受赏识,能匡正时弊。祖纳曾任尚书三公郎、太子中庶子等职,被封晋昌公;在任职期间,他能对不好的政事进行驳斥或纠正。
B. 祖纳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齐王司马冏等人竖起义旗,都将遭到杀害,祖纳此时不惧牵连,上疏解救,他们最后都得到了赦免。
C. 祖纳心有块垒,爱好下棋。祖纳心怀忧愁,他下棋以解脱,王隐对此有所不满,认为大丈夫应有所作为,祖纳以能力不足予以推辞。
D. 祖纳举贤荐能,推动职官设置。祖纳力陈史官设立的重要意义,并顺势举荐史才,他的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史官之立却从此开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
(2)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担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
(2)祖约怀有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予他权势,(这)将成为祸乱的根源。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遭逢”作“古人”的谓语,不要断开;“其道”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则以言达其道”与前文的“则以功达其道”结构的对称。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晋昌公就可掌管晋昌郡的军政等事务”错,本文中“公”是贵族封号。故选B。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司马冏讨伐的是司马伦,司马伦抓捕了与司马冏共同起事的司马实和董艾,因此祖纳从司马伦手中解救的是司马实和董艾。故选B。
【13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重点注意,仆:我;虽:虽然;故:所以;疾:担心;所以:表原因;陵上:凌驾国君;显侍左右:状语后置句;假:给予;阶:根源。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祖纳,字士言,极有操行,善于清谈,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他性情非常孝顺,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常自己做饭来赡养母亲。平北将军王敦听说了他的情况,送给他两个婢女,征召他任从事中郎。他后来转任尚书三公郎,多次升官任太子中庶子。他在官任上经常驳错纠正,很多都对时政有利。齐王司马冏树起义旗(讨伐赵王),赵王司马伦逮捕了司马冏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实以及前黄门郎弘农董祚的弟弟董艾,(司马实和董艾)与司马冏共同起事,司马伦想要将他们都杀掉,祖纳上疏解救他們,(他们)都被赦免。祖纳后来担任中护军、太子詹事,被封晋昌公。他认为洛阳一带即将发生战乱,就到东南一带避难。元帝任丞相时,召他任军谘祭酒。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未尝听说他下棋。”祖纳回答说:“我也是以此忘记忧愁。”王隐说:“我听说古人如果受到任用,就用功绩来实现他的志向,如果怀才不遇,就用言论来表达他的志向。晋还没有一部史书,如果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惠仲速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痛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祖纳感叹说:“我并非不欣赏你的主张,只是力量不足罢了。”于是对元帝说:“自古小国尚有史官,何况大朝,怎么能不设置史官呢。”于是举荐王隐。元帝拿这件事寻问记室参军钟雅,钟雅说:“祖纳举荐的人才虽然有历史方面的才能,但现在尚不能任用。”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但是晋立史官一事,是从祖纳开始的。原先,祖纳的弟弟祖约与祖逖是同母所生,祖约与祖逖更加亲近,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心中不满,就秘密报告元帝,说“祖约怀着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了他权势,将成为祸乱的根源”。旁人认为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他忌恨祖约受到宠幸,就拿祖纳的奏表给祖约看,祖约像憎恨仇人一样憎恨祖纳,朝廷因此不再任用祖纳。祖纳闲居后,只是清谈、阅读文史典籍罢了。等到祖约叛逆,朝野人士都称赞祖纳有鉴别识人的眼光。温峤因为是祖纳州里父党,恭敬地任用他。温峤被当世重用后,盛赞祖纳能够分辨事理,任光禄大夫。祖納最终死于家中。
古代诗歌阅读
郡斋
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
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
注:金虎署,指刑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诗人曾在刑部声名显赫,次句写如今出守邢州,两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失意之情。
B. “折腰”句写出了当时官场奴颜婢膝膝的丑态,“白眼”句则道尽了官场的人情淡薄。
C. 本诗的第三联诗人在慨叹知音难觅的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在茫茫人世间的孤独与渺小。
D. 作为咏怀诗,本诗用语率真质朴,自然流畅,情感亦丰富,包含了愤慨和感伤等情感。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远离官场:诗人因病或假借生病,不再关心官场之事;②皈依道家(或归隐之心):“拟草玄经”表明了其皈依道家的心迹;③未能完全解脱的无奈:“还未成”透露出诗人仕宦之心已无,但还没有完全解脱的无奈。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渺小”不当,诗中重点表现的是“孤单”。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诗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实际是分析诗歌的情感,答题时要先简单的复述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分析诗句表达得到情感,此题由“病起少吏事”分析“远离官场”;通过“拟草玄经”分析“皈依道家”;根据“还未成”分析“未能完全解脱的无奈”等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之所以北伐是想取得“_____ ”的功绩,但是其结局却是“ _____ ” 。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答案】 (1). (1)千树万树梨花开 (2). 瀚海阑干百丈冰 (3). (2)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顾 (5). (3)犹且从师而问焉 (6). 而耻学于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瀚”“阑”“胥”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