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11-14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 人 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道家的核心理念。
B.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可多角度解读。
C.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反相成,互补互促。
D.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冯友兰的充分肯定。
1.B(A项,偷换概念,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不是“道”;C项,张冠李戴,原文为“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D项,误解文意,“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且“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是冯友兰的观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文提出“环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后对人类提出要求和希望。
D.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2.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术的发达贡献较多即是明证。
C.“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庖丁解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会更快更高。
3.C(A项,前提错误,原文为“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而非主要体现;B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到“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陈寅恪的话也不是对“科学性”的证明;D项,推断错误,“仿生学的发展会更快更高”不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远与 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①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②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③司机多年操劳,兢兢业业,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自己的子女都已长大了,结婚了。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了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子的轻便马车和密密一排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汽车停在铁轨上,里面坐着吓得目瞪口呆状若木鸡的人们;一个又老又聋的憔悴的流浪汉,沿着铁路走着,听不到汽笛鸣声;一个带着惊呼的人影掠过他的窗口。
④——所有这些,司机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欢乐、危险和辛劳。但不管他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⑤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就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百次的阴晴明晦,一千次的风雷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终于,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因而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他慢慢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吗?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吗?
⑦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要找寻的房屋前面。他立刻知道他已经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
⑧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但现在,在门前,手却发抖了。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⑨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一股脑儿消失了。
⑩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着,拼命把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一种耻辱。那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着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两个女人始终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主人公火车司机对工作兢兢业业,因多年操劳,远离亲情,同时又目睹诸多悲剧而厌倦现实,但他对生活仍旧充满热情与想象,渴望温馨与美好。
B.火车司机生活单调,历经生死离别,作者却只用寥寥数语来加以概括,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讲述与读者内心所产生的震撼相碰撞,更易加深读者的感受。
C.“从小径出来时,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这一句话暗示了小镇之旅摧毁了火车司机之前的美好寄托,失去幻想和希望对老人的心理打击特别大。
D.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火车司机是如此,小镇母女也是如此,以此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凸显了小说结构上的特色:先扬后抑。
4.D(小镇母女的形象通过火车司机的眼睛来发现,主要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5.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或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美的氛围,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作铺垫。②先扬后抑,造成心理“落差”,增加文章波澜曲折之美。③远望中美好的自然环境与现实中机械单调的社会环境以及火车司机后来的失落感伤形成对比,从而揭示小说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
6.试分析标题“远与近”的意蕴,并简要概括小说所包含的人生哲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意蕴:①在远望中,火车司机将小镇母女当作心灵寄托,感觉很亲近;面对时,却发现对方的丑陋、冷漠与排斥,感觉很遥远。②火车司机与小镇母女,活在现实中却对现实世界感到厌恶,虽近却远;而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虽无法抵达,却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虽远却近。(每点2分)
(2)哲理:①距离产生美。②梦想大于现实,梦想总比现实美丽灿烂。③人不能仅活在想象当中,而应勇敢面对现实。④人生需要精神寄托,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想象,也能带给人以希望和热情。⑤希望与失望总结伴而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二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
材料二
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 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
“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摘编自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C.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D.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7.C(张冠李戴,追求“独立思考”是陶渊明的观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C.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
D.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8.B(A项,夸大范围,图表中是“57.2%的人习惯于阅读纸质图书”;C项,“不同类型文章”错,文中是说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D项,逻辑错误,原文说的是“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
9.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政府重视倡导,全民形成重视阅读的共识;②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和设备上的保障;③社会多方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④国民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特别注意从娃娃抓起;⑤多出版有价值的好书,重视经典文化的宣传;⑥指导人们掌握各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答出一点1分,答出六点得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道家的核心理念。
B.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可多角度解读。
C.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反相成,互补互促。
D.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冯友兰的充分肯定。
1.B(A项,偷换概念,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不是“道”;C项,张冠李戴,原文为“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D项,误解文意,“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且“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是冯友兰的观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文提出“环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后对人类提出要求和希望。
D.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2.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术的发达贡献较多即是明证。
C.“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庖丁解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会更快更高。
3.C(A项,前提错误,原文为“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而非主要体现;B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到“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陈寅恪的话也不是对“科学性”的证明;D项,推断错误,“仿生学的发展会更快更高”不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远与 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①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②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③司机多年操劳,兢兢业业,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自己的子女都已长大了,结婚了。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了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子的轻便马车和密密一排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汽车停在铁轨上,里面坐着吓得目瞪口呆状若木鸡的人们;一个又老又聋的憔悴的流浪汉,沿着铁路走着,听不到汽笛鸣声;一个带着惊呼的人影掠过他的窗口。
④——所有这些,司机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欢乐、危险和辛劳。但不管他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⑤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就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百次的阴晴明晦,一千次的风雷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终于,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因而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他慢慢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吗?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吗?
⑦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要找寻的房屋前面。他立刻知道他已经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
⑧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但现在,在门前,手却发抖了。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⑨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一股脑儿消失了。
⑩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着,拼命把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一种耻辱。那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着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两个女人始终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主人公火车司机对工作兢兢业业,因多年操劳,远离亲情,同时又目睹诸多悲剧而厌倦现实,但他对生活仍旧充满热情与想象,渴望温馨与美好。
B.火车司机生活单调,历经生死离别,作者却只用寥寥数语来加以概括,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讲述与读者内心所产生的震撼相碰撞,更易加深读者的感受。
C.“从小径出来时,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这一句话暗示了小镇之旅摧毁了火车司机之前的美好寄托,失去幻想和希望对老人的心理打击特别大。
D.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火车司机是如此,小镇母女也是如此,以此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凸显了小说结构上的特色:先扬后抑。
4.D(小镇母女的形象通过火车司机的眼睛来发现,主要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5.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或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美的氛围,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作铺垫。②先扬后抑,造成心理“落差”,增加文章波澜曲折之美。③远望中美好的自然环境与现实中机械单调的社会环境以及火车司机后来的失落感伤形成对比,从而揭示小说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
6.试分析标题“远与近”的意蕴,并简要概括小说所包含的人生哲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意蕴:①在远望中,火车司机将小镇母女当作心灵寄托,感觉很亲近;面对时,却发现对方的丑陋、冷漠与排斥,感觉很遥远。②火车司机与小镇母女,活在现实中却对现实世界感到厌恶,虽近却远;而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虽无法抵达,却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虽远却近。(每点2分)
(2)哲理:①距离产生美。②梦想大于现实,梦想总比现实美丽灿烂。③人不能仅活在想象当中,而应勇敢面对现实。④人生需要精神寄托,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想象,也能带给人以希望和热情。⑤希望与失望总结伴而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二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
材料二
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
“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摘编自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C.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D.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7.C(张冠李戴,追求“独立思考”是陶渊明的观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C.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
D.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8.B(A项,夸大范围,图表中是“57.2%的人习惯于阅读纸质图书”;C项,“不同类型文章”错,文中是说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D项,逻辑错误,原文说的是“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
9.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政府重视倡导,全民形成重视阅读的共识;②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和设备上的保障;③社会多方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④国民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特别注意从娃娃抓起;⑤多出版有价值的好书,重视经典文化的宣传;⑥指导人们掌握各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答出一点1分,答出六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