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9届上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2-04
古代诗歌阅读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是江西修水人,地属江南。此词写于作者因写《承天院落》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被贬西南边陲的宜州所作。②《太平御览》:“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破知春近”不仅写江南梅花多于冬末春初开放,意味春天来临之意,更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阻隔“江南”与我的联系。
B.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一句十分精妙,这两句主要是描摹眼前情景,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梅花的姿容。
C.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待放,接着写晚风中传来的梅花幽香,最后写美好早晨开满枝头。由“破梅”到“得梅”再到“开遍”,层次十分清晰。
D.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诗人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致;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15. 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⑴全词以咏梅为中心,将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整个平生进行对比。⑵既有天涯见梅的喜悦,观梅以至忘怀的豁达;又有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十年贬谪、宦海沉浮、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研读诗词文本,然后将文本内容与选项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选项B,“这两句主要是描摹眼前情景”理解有误。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主要是写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故答案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情感赏析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本题题干问的是: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本题属于给出了分析情感的方式,是从对比手法的角度赏析情感,从本词的注释中不难理解词中所写的梅是和江南梅的对比,从对比中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从年少和年老的对比看,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年华逝去的伤感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1) 苟全性命于乱世, (2). 不求闻达于诸侯 (3). (2)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5).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6).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幽咽”“嫉”“谣诼”。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 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
“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以釉色制胜,( ),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做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 的人造美玉 。”付晓晓 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 。耀州窑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其瓷片可在贴画中做树叶、草原;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釉蹭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其瓷片做天空、河流釉色。”
17.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B. 他通过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C.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D.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
B. 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
C. 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
D. 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度翩翩 鬼斧神工 一五一十 侃侃而谈
B. 风姿绰约 巧夺天工 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
C. 风度翩翩 巧夺天工 一五一十 娓娓道来
D. 风姿绰约 鬼斧神工 如数家珍 侃侃而谈
【答案】17. B 18. D 19. 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动人。风度翩翩:举止文雅优美。此处是形容瓷器的造型,所以用“风姿绰约”较为合适;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根据语境说的是工艺品,所以用“巧夺天工”较为合适;如数家珍: 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如数家珍偏向对内容熟悉,一五一十着眼于讲的完整且正确,此处应该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语境是指解说着解释的详细生动,所以应该用“娓娓道来”。故答案选B。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0.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些内容游离了中心,一些内容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老师,您好!①敝人叫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②我身高1.8米,身体健康。③我很喜欢阅读,也喜欢滑冰、弹琴等一些文体活动。④在文学、体育等方面多有建树。⑤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固精神。⑥我善解人意,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⑦××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⑧我的家乡在古都西安,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兵马俑、美丽的骊山、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大雁塔等,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⑨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一个句子:
(2)需要修改的句子:
【答案】(1)⑧
(2)①我叫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④在文学、体育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⑤句的“顽固”改为“顽强”。⑨希望贵校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简明、得体等综合理解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在特殊文本的表达中的语言的得体和简明的运用,例如语言的得体就有身份地位、语言环境、感情色彩等得体的使用。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些内容游离了中心,一些内容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根据理解本文段中游离于主题的句子是⑧,这句话和自主招生的自我介绍的主题不太相关。身份的不得体“建树”“慧眼识金”等,都过于抬高自己的身份。称呼不得体“敝人”是指自谦的说法,此处是自主招生场合,不合乎说话者的身份。
21.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工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注意箭头的指向。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月,云南昭通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里多山路,来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因为天气寒冷,到学校时己满头霜花,被称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②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③近日,某市民警脱下警服棉袄盖在事故车主身上保持体温,避免过低的温度加重伤情,为伤者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后来伤者离了生命危险。
④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⑤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是江西修水人,地属江南。此词写于作者因写《承天院落》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被贬西南边陲的宜州所作。②《太平御览》:“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破知春近”不仅写江南梅花多于冬末春初开放,意味春天来临之意,更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阻隔“江南”与我的联系。
B.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一句十分精妙,这两句主要是描摹眼前情景,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梅花的姿容。
C.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待放,接着写晚风中传来的梅花幽香,最后写美好早晨开满枝头。由“破梅”到“得梅”再到“开遍”,层次十分清晰。
D.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诗人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致;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15. 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⑴全词以咏梅为中心,将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整个平生进行对比。⑵既有天涯见梅的喜悦,观梅以至忘怀的豁达;又有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十年贬谪、宦海沉浮、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研读诗词文本,然后将文本内容与选项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选项B,“这两句主要是描摹眼前情景”理解有误。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主要是写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故答案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情感赏析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本题题干问的是: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本题属于给出了分析情感的方式,是从对比手法的角度赏析情感,从本词的注释中不难理解词中所写的梅是和江南梅的对比,从对比中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从年少和年老的对比看,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年华逝去的伤感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1) 苟全性命于乱世, (2). 不求闻达于诸侯 (3). (2)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5).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6).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幽咽”“嫉”“谣诼”。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 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
“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以釉色制胜,( ),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做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 的人造美玉 。”付晓晓 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 。耀州窑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其瓷片可在贴画中做树叶、草原;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釉蹭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其瓷片做天空、河流釉色。”
17.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B. 他通过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C.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D.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
B. 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
C. 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
D. 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度翩翩 鬼斧神工 一五一十 侃侃而谈
B. 风姿绰约 巧夺天工 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
C. 风度翩翩 巧夺天工 一五一十 娓娓道来
D. 风姿绰约 鬼斧神工 如数家珍 侃侃而谈
【答案】17. B 18. D 19. 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动人。风度翩翩:举止文雅优美。此处是形容瓷器的造型,所以用“风姿绰约”较为合适;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根据语境说的是工艺品,所以用“巧夺天工”较为合适;如数家珍: 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如数家珍偏向对内容熟悉,一五一十着眼于讲的完整且正确,此处应该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语境是指解说着解释的详细生动,所以应该用“娓娓道来”。故答案选B。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0.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些内容游离了中心,一些内容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老师,您好!①敝人叫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②我身高1.8米,身体健康。③我很喜欢阅读,也喜欢滑冰、弹琴等一些文体活动。④在文学、体育等方面多有建树。⑤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固精神。⑥我善解人意,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⑦××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⑧我的家乡在古都西安,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兵马俑、美丽的骊山、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大雁塔等,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⑨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一个句子:
(2)需要修改的句子:
【答案】(1)⑧
(2)①我叫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④在文学、体育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⑤句的“顽固”改为“顽强”。⑨希望贵校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简明、得体等综合理解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在特殊文本的表达中的语言的得体和简明的运用,例如语言的得体就有身份地位、语言环境、感情色彩等得体的使用。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些内容游离了中心,一些内容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根据理解本文段中游离于主题的句子是⑧,这句话和自主招生的自我介绍的主题不太相关。身份的不得体“建树”“慧眼识金”等,都过于抬高自己的身份。称呼不得体“敝人”是指自谦的说法,此处是自主招生场合,不合乎说话者的身份。
21.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工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注意箭头的指向。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月,云南昭通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里多山路,来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因为天气寒冷,到学校时己满头霜花,被称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②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③近日,某市民警脱下警服棉袄盖在事故车主身上保持体温,避免过低的温度加重伤情,为伤者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后来伤者离了生命危险。
④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⑤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