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12-08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丰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谴,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B.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C.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D.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10.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一般指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可分为即位诏、遗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
B.夷,是我国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民族部落集团的蔑称,在文中与“华”相对,可指各少数民族。
C.道,在唐代原属于监察区名称,后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一般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D.工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财政赋税事项的机关,其长官为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11.D(掌管财政赋税的机关是户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廷珪把握时机,恳切进言。开元初年,天下大旱,关中发生饥荒,张廷珪趁着玄宗问政之机,联系古今向皇帝阐述了为君治国之道。
B.张廷珪有求实与宽容精神。在张易之被处罚之后,他一反众人之主张,从实际出发,主张对于张易之的同党一律宽宥。
C.张廷珪处事公允正直。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皇上想廷杖他,但是张廷珪却认为处理过轻,士大夫认为他处事得体。
D.张廷珪不惧权贵,仗义执言。当时河南、河北两道多有权贵,且以权谋私,但是张廷珪直言进谏,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12.C(“但是张廷珪却认为处理过轻”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他只是反对侮辱他人,并没有言人物过错之大小、惩罚之轻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
(2)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13.(1)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关键词“税”“浮屠”“善”的翻译各1分,介词结构后置句1分,大意1分)
(2)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关键词“称”“罢”“纾”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几经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甚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张易之被诛杀,议论要求彻底惩治他的同党。张廷珪进言说:“自古革命,致力于归顺人心,用刑法来达到治理。如今唐历不变,天地恢复主人,应该用仁慈教化给以宽恕。况且张易之最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数之多,全部诛杀则过于残暴,只惩治一两个则执法不平,应该一律赦免。”中宗采纳了这项建议。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诤,并说:“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不久,任张廷珪为中书舍人。两次升迁后任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年,大旱,关中闹饥荒,皇帝诏令征求直言时政。张廷珪上书说:“自古有多难而振兴国家,深忧而启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则锐意选取,境况艰苦则深谋远虑,所以能转祸为福。如今皇上刚刚即位,华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听,刮目注视,希望有所闻,有所见,怎能这么快就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张廷珪两次迁官后任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下诏在朝堂上行杖刑,张廷珪持章表上奏说:“御史有罪过,当杀就杀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体。王琚持节巡视天兵诸军,刚回来,皇上又诏令他巡视塞下,议论者都认为将攻打回纥,张廷珪陈述五条不可行的理由。又请求恢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皇上同意并采纳了。张廷珪因犯泄露宫中密语而获罪,贬任沔州刺史。接连调任苏州、宋州、魏州刺史。当初,景龙年间,宗楚客、纪处讷等人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劝说朝廷下诏两道是适宜养蚕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蚕抵租。张廷珪说:“两道靠着大河,地理位置重要,是能捍卫京城的边境壁垒,应该谋取百姓的欢心,怎么可以不怜惜他们的忧患而要耗尽他们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贞观、永徽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诏同意了。张廷珪在外任官有威严教化。召入任少府监,封范阳县男爵。以太子詹事职务退休。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为贞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得张正字诗
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此年六月,作者因与宰相赵鼎议事不和,引疾辞官。张正字,名嵲,绍兴五年,经陈与义荐举任秘书省正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自己闲居的境况,蕴含伤老之情、门可罗雀之意,格调低沉。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闲居,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的忧愁相同。
C.颈联写景,写诗人所见寺塔孤立、风生鸦飞之景,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D.颈联语调悲凉,与杜甫“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的沉郁风格相类似。
14.B(“表达的忧愁相同”错。此句指只觉得喝酒才有味,对“机事”(多指政事)已心灰意冷;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忧”是时不我待与渴望贤才而不得之“忧”。)
15.尾联“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5.①形成情感上的转折:前六句写诗人闲居的孤寂与无聊,在面对孤塔乱鸦、借酒浇愁之际,忽然收到张正字的信,因而欣喜感动。②形成全诗的高潮,前六句层层蓄势,最后一句另辟新境,转变诗的沉郁格调,构思精巧。③照应诗题,首尾圆合。(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绘,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流水为喻,告诉客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道理。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被邀请出来弹奏,娴熟地弹奏了两个古代名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6.(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3)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无书名号不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丰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谴,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B.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C.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D.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10.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一般指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可分为即位诏、遗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
B.夷,是我国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民族部落集团的蔑称,在文中与“华”相对,可指各少数民族。
C.道,在唐代原属于监察区名称,后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一般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D.工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财政赋税事项的机关,其长官为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11.D(掌管财政赋税的机关是户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廷珪把握时机,恳切进言。开元初年,天下大旱,关中发生饥荒,张廷珪趁着玄宗问政之机,联系古今向皇帝阐述了为君治国之道。
B.张廷珪有求实与宽容精神。在张易之被处罚之后,他一反众人之主张,从实际出发,主张对于张易之的同党一律宽宥。
C.张廷珪处事公允正直。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皇上想廷杖他,但是张廷珪却认为处理过轻,士大夫认为他处事得体。
D.张廷珪不惧权贵,仗义执言。当时河南、河北两道多有权贵,且以权谋私,但是张廷珪直言进谏,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12.C(“但是张廷珪却认为处理过轻”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他只是反对侮辱他人,并没有言人物过错之大小、惩罚之轻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
(2)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13.(1)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关键词“税”“浮屠”“善”的翻译各1分,介词结构后置句1分,大意1分)
(2)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关键词“称”“罢”“纾”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几经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甚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张易之被诛杀,议论要求彻底惩治他的同党。张廷珪进言说:“自古革命,致力于归顺人心,用刑法来达到治理。如今唐历不变,天地恢复主人,应该用仁慈教化给以宽恕。况且张易之最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数之多,全部诛杀则过于残暴,只惩治一两个则执法不平,应该一律赦免。”中宗采纳了这项建议。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诤,并说:“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不久,任张廷珪为中书舍人。两次升迁后任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年,大旱,关中闹饥荒,皇帝诏令征求直言时政。张廷珪上书说:“自古有多难而振兴国家,深忧而启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则锐意选取,境况艰苦则深谋远虑,所以能转祸为福。如今皇上刚刚即位,华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听,刮目注视,希望有所闻,有所见,怎能这么快就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张廷珪两次迁官后任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下诏在朝堂上行杖刑,张廷珪持章表上奏说:“御史有罪过,当杀就杀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体。王琚持节巡视天兵诸军,刚回来,皇上又诏令他巡视塞下,议论者都认为将攻打回纥,张廷珪陈述五条不可行的理由。又请求恢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皇上同意并采纳了。张廷珪因犯泄露宫中密语而获罪,贬任沔州刺史。接连调任苏州、宋州、魏州刺史。当初,景龙年间,宗楚客、纪处讷等人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劝说朝廷下诏两道是适宜养蚕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蚕抵租。张廷珪说:“两道靠着大河,地理位置重要,是能捍卫京城的边境壁垒,应该谋取百姓的欢心,怎么可以不怜惜他们的忧患而要耗尽他们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贞观、永徽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诏同意了。张廷珪在外任官有威严教化。召入任少府监,封范阳县男爵。以太子詹事职务退休。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为贞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得张正字诗
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此年六月,作者因与宰相赵鼎议事不和,引疾辞官。张正字,名嵲,绍兴五年,经陈与义荐举任秘书省正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自己闲居的境况,蕴含伤老之情、门可罗雀之意,格调低沉。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闲居,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的忧愁相同。
C.颈联写景,写诗人所见寺塔孤立、风生鸦飞之景,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D.颈联语调悲凉,与杜甫“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的沉郁风格相类似。
14.B(“表达的忧愁相同”错。此句指只觉得喝酒才有味,对“机事”(多指政事)已心灰意冷;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忧”是时不我待与渴望贤才而不得之“忧”。)
15.尾联“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5.①形成情感上的转折:前六句写诗人闲居的孤寂与无聊,在面对孤塔乱鸦、借酒浇愁之际,忽然收到张正字的信,因而欣喜感动。②形成全诗的高潮,前六句层层蓄势,最后一句另辟新境,转变诗的沉郁格调,构思精巧。③照应诗题,首尾圆合。(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绘,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流水为喻,告诉客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道理。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被邀请出来弹奏,娴熟地弹奏了两个古代名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6.(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3)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无书名号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