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2-14
三、语言文字应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7.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句式杂糅,“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可以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C项,“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故选D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18.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前面来看,前面说“这本书出版……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说这些研究的相继出现,故“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应放在最前面,这就排除BC两项,且“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和“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再括号后面的内容,后面说“这部书常被看作……”,后面采用的是被动的句式,由此看来,后半部分使用被动句式与后文衔接更紧密,D项中“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使用主动句式,不如被动句式衔接紧密,故选A项。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19.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易之论”,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珍贵的人或物。第二处,是说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值得重视,应使用“弥足珍贵”。“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另开一条研究的道路,应使用“独辟蹊径”。“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第四处,从“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分析问题条理很清晰,应使用“抽丝剥茧”。故选B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这则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捡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请失主速与高三(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三(9)班张宇
2018年9月26日
①“启示”应为“启事”。②“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③应写明拾物地点。④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内有人民币若干”。⑤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简明和连贯的综合表达能力。语言简明的题目主要有删掉的多余的内容,用代词替换重复的成分,转换句式使陈述对象一致、连贯。此题综合考核以上内容,注意话题的一致,代词的替代。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本题要注意从用词、简明、文体、谦敬等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启示”使用错误,应该用“启事”;简明“各位同学们”语义的重复;“本人十分感谢”就不符合语言场景的得体,因为是“失物招领”。
21.根据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填写在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色香味俱全;③采摘时机讲究;④制作精细;⑤功效较多(对一个给1分,全对得6分)
试题分析:首先读懂文段大意,是介绍中国历史名茶:太平猴魁的。根据要求,是写出名茶的特点的。文段有6句,一句概括一个特点。“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概括为:自然条件优越。“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色香味俱全。“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可以概括为:时机讲究。“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可以概括为:制作精细。“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可以概括为:功效较多。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组众多国内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在网上不断发酵。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②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指导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的一道作文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和把握,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
本题中材料一要注意抓住中国评价改革开放40人物的结果是: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材料二应该评价人物贡献的标准和结果是: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根据以上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1)崇尚科学,崇尚真知,崇尚实干,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2)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引领青年朝知识、文化、科学的方向健康成长。
(3)为人类文明、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4)一个崇尚科学与文化的社会才是健康积极的社会。
(5)娱乐明星与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同框,甚至前者光环盖过后者,是社会精神病态的体现。
(6)少一点娱乐,多一点严肃,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但不能让娱乐主宰我们的精神领地。中国精神的代表者不应该是明星或网红。
(7)辩证看待崇拜“明星”“网红”现象。(从崇拜文明、敬业、诚信、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角度议论)
写作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娱乐明星和网红、整个社会、科学家、由衷的敬意。根据以上关键词句的把握和理解,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扣住揭示中西方对人物的评价的态度上进行写作。写作内容要充分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
范文示例:理性看待网红
关于“长大后你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新鲜出炉——当网红。面对令人瞠目结舌的少年梦想,家长们意见不一,踌躇、支持抑或反对,一时间竟成为莎士比亚式的哲学问题。
其实,网红梦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恰如大潮涌来,势不可挡,因此,我们明智的态度是顺应潮流,积极因应。既然无法拒绝,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理性地看待它。
网红梦可以有,但前提是你要真正了解它。网络的发展方兴未艾,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没有判断能力的小学生也许还没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就已被那朦胧的气质蛊惑了。所以,在确立网红梦之前,你得先认真了解清楚,网红到底是个什么职业?它的工作性质是什么?它一如你头脑中想象的那么简单吗?还是你只是被它惊人的收入与光鲜的表面所迷惑,以至于看不清它的本质?正所谓“让美梦成真最好的方法就是醒来”。清晰地分析过这个行业之后,如果你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它,那说明你的追求是真的。这时,你便可以开始制定详尽计划,并征求父母的意见,一步一步将梦想成真。
然而,网红梦需要的绝不仅是热情与计划,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确网红这样一个公众人物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白岩松曾说:“世间有种永不落俗的风尚,叫明辨黑白。”作为网红,真善美的价值观的输出至关重要。靠外在,炫身材,甚至出位的表现,你也许可以走红一时,却注定无法赢得未来人的“芳心”;但靠优秀的品格与卓越的才艺吸引世人的眼球,你定然可以走得远,走得值得,走得光彩。
郭美美炫富晒照终落得吃几年牢饭的下场,papi酱炫内涵时评最终迎来事业的春天;蓝瘦香菇依靠低俗娱乐赢得几日头条,傅园慧凭借“洪荒之力”最终跨界爆红。凡此种种,对比的就是众生百态,亦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如何定位自己的网红梦至关重要。
网红的标签大多源于自身,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网红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守得住内心的那股清流,你才可能走得更远。而这股清流要早在“网红”仍是一个梦想时就要开始酝酿。
钱钟书说:“每一个偶然,都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网红梦汹涌澎湃,实则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娱乐浮躁的表现——内心不安,活着不易,却又汲汲于名利,这让太多的人如此渴望一夜爆红。
少年总会长大,理想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网红梦看似来势汹汹,但去势也汹汹。倘若孩子真的想成为网红,那就细细规划,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成为一个正能量的网红,也未尝不可。一言以蔽之,理性看待,方为正道。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7.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句式杂糅,“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可以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C项,“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故选D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18.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前面来看,前面说“这本书出版……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说这些研究的相继出现,故“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应放在最前面,这就排除BC两项,且“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和“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再括号后面的内容,后面说“这部书常被看作……”,后面采用的是被动的句式,由此看来,后半部分使用被动句式与后文衔接更紧密,D项中“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使用主动句式,不如被动句式衔接紧密,故选A项。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19.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易之论”,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珍贵的人或物。第二处,是说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值得重视,应使用“弥足珍贵”。“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另开一条研究的道路,应使用“独辟蹊径”。“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第四处,从“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分析问题条理很清晰,应使用“抽丝剥茧”。故选B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这则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捡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请失主速与高三(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三(9)班张宇
2018年9月26日
①“启示”应为“启事”。②“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③应写明拾物地点。④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内有人民币若干”。⑤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简明和连贯的综合表达能力。语言简明的题目主要有删掉的多余的内容,用代词替换重复的成分,转换句式使陈述对象一致、连贯。此题综合考核以上内容,注意话题的一致,代词的替代。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本题要注意从用词、简明、文体、谦敬等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启示”使用错误,应该用“启事”;简明“各位同学们”语义的重复;“本人十分感谢”就不符合语言场景的得体,因为是“失物招领”。
21.根据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填写在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色香味俱全;③采摘时机讲究;④制作精细;⑤功效较多(对一个给1分,全对得6分)
试题分析:首先读懂文段大意,是介绍中国历史名茶:太平猴魁的。根据要求,是写出名茶的特点的。文段有6句,一句概括一个特点。“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概括为:自然条件优越。“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色香味俱全。“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可以概括为:时机讲究。“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可以概括为:制作精细。“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可以概括为:功效较多。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组众多国内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在网上不断发酵。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②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指导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的一道作文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和把握,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
本题中材料一要注意抓住中国评价改革开放40人物的结果是: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材料二应该评价人物贡献的标准和结果是: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根据以上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1)崇尚科学,崇尚真知,崇尚实干,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2)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引领青年朝知识、文化、科学的方向健康成长。
(3)为人类文明、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4)一个崇尚科学与文化的社会才是健康积极的社会。
(5)娱乐明星与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同框,甚至前者光环盖过后者,是社会精神病态的体现。
(6)少一点娱乐,多一点严肃,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但不能让娱乐主宰我们的精神领地。中国精神的代表者不应该是明星或网红。
(7)辩证看待崇拜“明星”“网红”现象。(从崇拜文明、敬业、诚信、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角度议论)
写作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娱乐明星和网红、整个社会、科学家、由衷的敬意。根据以上关键词句的把握和理解,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扣住揭示中西方对人物的评价的态度上进行写作。写作内容要充分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
范文示例:理性看待网红
关于“长大后你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新鲜出炉——当网红。面对令人瞠目结舌的少年梦想,家长们意见不一,踌躇、支持抑或反对,一时间竟成为莎士比亚式的哲学问题。
其实,网红梦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恰如大潮涌来,势不可挡,因此,我们明智的态度是顺应潮流,积极因应。既然无法拒绝,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理性地看待它。
网红梦可以有,但前提是你要真正了解它。网络的发展方兴未艾,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没有判断能力的小学生也许还没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就已被那朦胧的气质蛊惑了。所以,在确立网红梦之前,你得先认真了解清楚,网红到底是个什么职业?它的工作性质是什么?它一如你头脑中想象的那么简单吗?还是你只是被它惊人的收入与光鲜的表面所迷惑,以至于看不清它的本质?正所谓“让美梦成真最好的方法就是醒来”。清晰地分析过这个行业之后,如果你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它,那说明你的追求是真的。这时,你便可以开始制定详尽计划,并征求父母的意见,一步一步将梦想成真。
然而,网红梦需要的绝不仅是热情与计划,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确网红这样一个公众人物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白岩松曾说:“世间有种永不落俗的风尚,叫明辨黑白。”作为网红,真善美的价值观的输出至关重要。靠外在,炫身材,甚至出位的表现,你也许可以走红一时,却注定无法赢得未来人的“芳心”;但靠优秀的品格与卓越的才艺吸引世人的眼球,你定然可以走得远,走得值得,走得光彩。
郭美美炫富晒照终落得吃几年牢饭的下场,papi酱炫内涵时评最终迎来事业的春天;蓝瘦香菇依靠低俗娱乐赢得几日头条,傅园慧凭借“洪荒之力”最终跨界爆红。凡此种种,对比的就是众生百态,亦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如何定位自己的网红梦至关重要。
网红的标签大多源于自身,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网红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守得住内心的那股清流,你才可能走得更远。而这股清流要早在“网红”仍是一个梦想时就要开始酝酿。
钱钟书说:“每一个偶然,都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网红梦汹涌澎湃,实则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娱乐浮躁的表现——内心不安,活着不易,却又汲汲于名利,这让太多的人如此渴望一夜爆红。
少年总会长大,理想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网红梦看似来势汹汹,但去势也汹汹。倘若孩子真的想成为网红,那就细细规划,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成为一个正能量的网红,也未尝不可。一言以蔽之,理性看待,方为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