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福建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1-02
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答案                            
1.C2.D3.D
【解析】
1.【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原文是说“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曲解文意。
3.试题分析:原文只是借姜夔的话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选项说“影响”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无中生有。
4.选C得3分。选A.B.DE不得分
5.①坚守职业道德。索勒医生哪怕知道病人是杀害自己亲人的仇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复仇,并在得知病人割腕后履行医生的职责,赶去救治。②善良,富有宽容之心。索勒医生得知仇人割腕自杀后,没有感到高兴,还打算救活仇人。③细心。索勒医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谈话就发现病人有心结,并试图了解问题实质来解开心结。(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满分)
6.观点一:不值得原谅。(1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夺去了索勒医生父母、姐姐等人的生命,非常残忍。(3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残暴行径也给索勒医生等幸存者留下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2分)观点二:值得原谅。(1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被犹太人追杀,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已经受到了惩罚。(2分)。他认识到了过去的罪恶,向受害者道歉,最后自杀谢罪,作出了真诚的忏悔。(2分)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坚守职业道德”“善良,富有宽容之心”“细心”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理由。如:不值得原谅,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夺去了索勒医生父母、姐姐等人的生命,非常残忍;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残暴行径也给索勒医生等幸存者留下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
7D8A9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新闻  
【解析】【分析】7从图表1看出2014-2015增长率从3.94到0.29,应是有所下降。故选D。
8B项,成为主流,文中无依据。C项,“已有的”文中为“新成立的”,
D项,“图书出版业带来新增值”错。故选A。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从文中筛选并结合现实作答。故答案为:A;9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点评】此题考查文章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特别是读图能力,应仔细与原文比对。
要认真筛选比对。
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
 
10.D11.A12.B
13.(1)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2)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
【解析】
10.试题分析:原文标点: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注意“力辞”不要断开,“封识”做后句主语。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力辞”不要断开,“封识”做后句主语。
11.【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文中指吴时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了学究出身。“学究”是科举中的科目名。唐代取士,明经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礼部贡举,有进士、学究等十科。
12.试题分析:选项说“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有些夸大其辞,“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的理解也有误,“火其书”的意思是烧了举报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选项说“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有些夸大其辞,“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的理解也有误,“火其书”的意思是烧了举报信。
13.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赢粮”“诚”“前费”“进对”“渝”“速”。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赢粮”“诚”“前费”“进对”“渝”“速”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学究出身;第二次参加考试,考中进士甲科。担任华州郑县知县,转运使通知州运五万斛米送到长安,郑县独自承担三万斛。吴时给转运使写信说:“计算三万斛的费用,用车需要一千五百辆,用士卒运就需要五万人,县内的百姓可供使役的只有二百五十八户。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华州、雍州相距一百六十里,一旦想用,军队早上出发晚上就可到达了。”转运使听从了他的话。
陆师闵经管秦、蜀茶马事,征召吴时为属下。章楶想推荐吴时为御史,吴时极力辞绝。徽宗求直言,远方的臣子上奏章,封口标识大多不能遵照格式,有关部门都退了回去,吴时提出建议,使奏章得以呈达。吴时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的学生有触犯忌讳的,教授想上报,说:“那中间所说的话,都是我不忍心听到的。”吴时立即烧了他的信,说:“你不忍心听到,却让君主听到吗?”
吴时被召为工部员外郎,后改任礼部员外郎,兼任辟雍司业。大观时兴起算学,议论把黄帝作为先师。吴时说:“现在春祭圣祖,祝板上写上大臣的名字,而祭奠孔子,仅列中祭。数学,只不过是六艺之一罢了,应当用什么礼对待呢?”于是停止。升为太仆少卿。
张商英被罢相,言官指责吴时是他的同党,出京担任耀州知县,又贬他担任鼎州通判;没有赴任,提举河东常平司。荒年,发放官库粮赈济百姓。童贯经略北方,常以边防的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还朝担任大晟府典乐,擢升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而取消他节度使之职。
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蔡攸听到之后,告诉了王黼,王黼很生气,斥责他是腐儒。吴时请求离朝,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不久提举上清太平宫。回去时,碰到了乡人赵雍,对他说:“攻取燕州必定招来祸患,我老了,能够不遭受灾变,很幸运。”几年后去世,年七十八岁。
吴时写文章很敏捷,从不打草稿,下笔就写成,京师两个学府(国子监与太学)里的人把他看作“立地书橱”。14选B得3分。选A,C.D.不得分。
15.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2分)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抒发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抒发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3分)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苍茫之感。(1分)
解析14.【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三个选项分别为文章的情感。
15.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秋”“旧游”“不供”“古今愁”“依旧”分析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寂寞苍茫之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秋”“旧游”“不供”“古今愁”“依旧”分析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寂寞苍茫之感。
16(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既自以心为形役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蜉蝣”“渺”的写法。
17A【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②对象错配,④望文生义,⑤似是而非。学科网
18C【解析】试题分析:A.主客倒置,应为“名车豪宅并不是真正的贵族的代名词”;B.成分赘余,“破天荒”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应删去“第一次”;D.搭配不当,“质的增长”改为“质的提升”。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否定不当、主客倒置和不合生活事实。句子中出现“和”“等”或顿号注意查找因并列不当或不能包含等因素引起的逻辑错误。见到否定词语,反问句及表示否定意思的词语,查找因否定不当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见到“被”“受”“对”“对于”等表示主客关系的词语注意查找因主客倒置而引起的逻辑错误。此题A主客倒置。
19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不落言筌典故或故事 言:语言。筌:用竹或草编的捕鱼用具。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2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3壁:壁垒。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4: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5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6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虚词,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
20①出现“网络歇斯底里”和“一过性冷淡”两个极端(“要么狂热,要么冷淡”等类似表达可酌情给分) ②看起来网民对很多公共事件积极参与 ③只有培育出我们的公民理性(第①②句各2分,第③句1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开始冷淡、爆发性”,第②空注意后面的“一时兴起式”,第③空注意前文“理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狂热、冷淡”“参与”“理性”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
21(1)女子面对自己长长的网购账单惊讶不已;(1分)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1分)更应量入为出、理性消费。(2分)(2)淘宝“付翁”或某宝“付翁”等(符合漫画内涵即可)
【考点定位】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作文:审题参考:角度一法律不能随意破坏,行事要有法律意识,哪怕是善举。
角度二法缘人情,法律也应有温度,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惩罚。
(每一个角度又可从执法者和“违法者”两面确定立意)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