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12月大联考(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1-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 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 以闻,壁贻 书, 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 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 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 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禽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
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B.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C.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D.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卿,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以是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B.爵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C.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
D.嘉定,孝宗都是年号,是古代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当广博;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
C.李壁勇于担当,不怕担责。他和韩?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执意用兵,他不顾他人劝阻,与韩?胄一起出兵,兵败后被贬居抚州。
D.李壁精于谋略,平定贼兵。平定贼兵的过程中,他调兵遣将,反对火攻,建议采取断汲路与粮道的长围之法,最后贼兵被平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 以闻,壁贻 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5分)         译文: 
(2)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禽矣。(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③委曲:曲折延伸。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 )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意。
15.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了广泛学习与不断思考的关系,他指出君 子只有通过“ ___________”,才能达到“_________”的效果。
 (2)《离骚》中作者用“蕙”和“揽 ”象征美好的理想和品德,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结尾部分再次向蜀汉后主提出建议,其中要刘禅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______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
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_______ ,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与“西式建筑热”同样遭受诟 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 于以古街古巷为名,______,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 畸形生长。西式建筑热,对于“先找规划设计,然后从街区历史找卖点,再找投资、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来说,同样适用。在设计与规 划上对西方建筑东施效颦的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 不自信。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   )。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 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 堂______,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 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 入则清净悠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兼容并蓄    生搬硬套     雕梁画栋     错落有致
B.兼而有之    生搬硬套     金碧辉煌     犬牙交错
   C.兼容并蓄    囫囵吞枣     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D.兼而有之    囫囵吞枣     雕梁画栋     犬牙交错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的是每个地方的建筑
  B.每个地方的建筑,都在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植根
  C.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
  D.每个地方,都要求建筑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西式建筑热同样适用“先找规划设计,然后从街区历史找卖点,再找投资、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
 B.西式建筑热同样适用“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
 C.“先找投资,然后从街区历史找卖点,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
 D.“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
20.老梁的儿子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难题,想请老战友老邓帮忙,给儿子指点开导,于是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但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5分)
老邓,久仰了,令侄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有事不解,想到你的寒舍拜访,今晚务必在家等候,恳请你抛砖引玉,不胜感激。
答:
21.下图是温州市首届民营企业文化节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及 拼音除外),并说明图形构成特点及效果。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不超过100字。(6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课老师苏教授发来的邮件。邮件内容是“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苏教授给了22名学生零分,因为他们的期末文章被判定为抄袭。发邮件,就是要强调,“此分不可改”。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说,抄袭就不该被原谅。这件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