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3-02
参考答案
1. B   B项目的与结果颠倒了。对应到第一段“迎合了新朝的需要”是编写《西洋新法历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2. B   B项从文章中看,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化。
3. D    D项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今有所裨益,而不单是为了暴露问题。
4、B   A项,“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   C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D项,“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不是贯穿小说的线索,“父子关系的变化”才是。
5、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②“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得分,与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6、①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②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③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意思相近即可)
7.答案:C  【解析】“位居全球第一”,不正确,桥梁总数不及美国,“桥梁里程是否为全球第一”无中生有。
8.答案:C  【解析】A.“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不合文意。原文为“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B.后两分句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选项调换了递进关系中的前后分句顺序。D.强加因果,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第一”、“最高”的原因是桥梁“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
9.参考示例:①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科技。②重视桥梁科技内涵及技术创新。③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研究。④加紧造桥机具的研究。⑤注重桥梁设计理念。⑥完善桥梁的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
10.C    
11.B(文中“辞谢”之意)    
12.C(“数败士诚”为脱脱数次击败了张士诚等)
13. (1) 李伯升知道张士诚已经非常困窘了,就派手下贴心的说客翻墙进城,说服张士诚。(“逾”“所善”各1分,语意3分)(2) 城被攻破,张士诚纠集剩下的将士,在万寿寺东街与明军激战,这些人都四散奔逃,剩下张士诚孤家寡人(“收”、状语后置句各1分,语意3分)
参考译文:
张士诚,小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业,他们利用这一职业营私获利。张士诚平时经常施舍钱财,因此很得人心。他经常卖盐给一些有钱人家,那些有钱人家却总是欺侮他,有的还欠钱不还。其中有一个叫丘义的弓箭手欺侮张士诚尤其厉害。张士诚对此十分愤怒,于是带领他的弟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丘义,消灭那些欺侮过他的有钱人家,并放火烧掉了他们的房屋。然后进入邻郡,招集青年起兵。当时盐丁们正为重役所苦,便共推张士诚为首领,攻陷泰州。高邮守将李齐招降了他,后又反叛,杀掉行省参政赵琏,并攻陷兴化,在德胜湖设立防卫栅栏,此时张士诚部已有万余人。元朝以万户官职招降,张士诚拒不接受。他诱杀了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年号天。当年是至正十三年(1353)。
第二年,元右丞相脱脱统领大军出讨,数败张士诚,包围高邮,毁其外城。可就在高邮城即将被攻下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兵权,并削其官爵,用其他将领代替了他。张士诚乘此间隙奋起还击,元军溃败而去,于是张士诚军又兴盛起来。一年后,淮东发生饥荒,张士诚便派其弟张士德从通州渡江进入常熟。
二十六年一月,朱元璋大军进攻平江,筑起长墙围困平江。张士诚拒守数月之后,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信中写道“:古之豪杰,都以敬畏上天、顺从民意为贤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为明智,汉代窦融、宋代钱亻叔就是如此。你应当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李伯升知道张士诚已很困乏,便派与自己交好的食客越过城墙,前去劝说张士诚:“当初你所依赖的湖州、嘉兴、杭州,现在都已失去了。你独守此城,恐怕事变将会在城中发生,到那时你虽想死,却不能死。还不如顺从天命,派使者去金陵,说你之所以归顺是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后打开城门,幅巾待命,应当不会失去万户侯之职。况且你的地盘,就好像你在玩一种赌输赢的游戏,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对你又有什么损害呢?”张士诚仰视良久之后说道“:我会考虑这件事的。”于是谢客,却仍不投降。张士诚以前有一支勇胜军号称“十条龙”,个个骁猛善战,每次披上银铠锦衣投入战斗,现在也都战败,在万里桥下溺死。最后丞相张士信也中炮而死,城中喧闹纷乱,已无斗志。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聚集余部战于万寿寺东街,士兵却都四散逃走。张士诚只得仓惶逃回府第,关门自缢,被旧部将赵世雄解救。大将军徐达多次派李伯升、潘元绍等去传达其旨意,张士诚总是闭目不答,后来被抬出葑门,进入船中,不再进食。到金陵后,竟自缢而死,时年四十七岁。朱元璋下令备置棺材,将他埋葬。
14、D【D项,“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分析有误。从全诗来看,作者村行本是“野兴长”,只因看到了“似吾乡”的“村桥原树”,触景生情,才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因而“忽惆怅”。全诗前后情感有明显的突转与变化,借此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15、(1)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2)视听结合。第二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
16.【答案】    (1). 定乎内外之分    (2). 辩乎荣辱之境    (3). 舟遥遥以轻飏    (4). 风飘飘而吹衣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7.A   ①使用正确,“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可指具体景物。句中形容石林中的奇山异石,符合语境。②使用正确,“光风霁月”,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用于比喻襟怀坦白,心胸开阔的高尚品德。句中使用后一个意思,符合语境。③使用错误,“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句中是说张衡小时候的理想实现了,这是好事,感情色彩不当。④使用错误,“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句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必怀疑,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⑤使用正确,“皓首穷经”,指钻研儒家经典到老。也泛指勤奋苦读一生。符合语境。⑥使用错误,“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远,形容高低悬殊,差距极大。此处用来说风格不同不适合。故选A项。
18.【答案】A   B项,“妇孺及孩童”不能并列。C项,最后一句话句式杂糅。D项,“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此句话的主语问题。
19.【答案】C【解析】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能用于自己;B项,“高足”,本意良马、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词,不能用于自己;C项正确;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不能用于他人。故选C。
20.B【解析】A.“指点”“不吝赐教”不妥,C“恭候”不当,D“马上送还”有强迫命令的口吻。
21. A(试题分析:A.鄙人:谦称自己。正确。B.恭候:用于等待对方。错用。C.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用做敬辞。错用。D.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错用。)
22. 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只答“饭后百步走”不得分)  ②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和“消化”不沾边则不得分)  ③不是指刚吃完饭(如与原文不连贯,应酌情扣分)
23、审题
限制性
1.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词就是一个“新”字,“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立意行文都必须要围绕“上述材料”来谈,从审题来说难度不大。
2.从所给材料来看,“新”是有多重含义的,从个人到民族、国家,层层拓展,所以立意也应考虑这一点。还有一重含义,“‘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考生忽略此限制可能造成偏跑。
3.“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文体偏重议论文,“请联系现实”则要求行文不能空谈道理,必须以现实材料为基础。
开放性
1.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正面谈“新”的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分析不“新”的弊端,还可以提出如何“新”的建议等。
2.材料提示语要求联系现实,看似狭窄,其实给了考生无限开放的空间,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民族,无论科技、文化,还是道德精神风貌……只要是“新时代”的“新气象”,皆可下笔。
解题
这是一个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对“新”的认识是学生思考的重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关注国家发展,树立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从实践角度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立意
1.今日中国日新月异,今日时代气象万千。
2.开拓,圆梦人生;创新,圆梦中国。
3.新青年,新思想,开拓新领域。
4.青年日新,则国日新。
5.创新,让人生更多彩。
6.新思想新理念,绘中国新蓝图。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