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大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4-15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0.D【解析】断句时,要根据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注意人物、事件以及表示时间、官职的关键词,注意表意的逻辑关系。A项,"反"当从上,"帝"当从下,不能误为"反帝";"灵 耀"当从下,为"灵耀不拜";以上错误,B、C两项各有一处;D项无误。标点如下: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两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11.D【解析】根据文意,这里是"君王的臣民"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2.A【解析】"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不正确。原文中说田悦打败杜如江,并乘胜进逼汴州。所以"缺乏战斗力"的说法不成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13.(1)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句意通顺2分,"以""披""示"各1分。)
(2)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句意通顺2分,"窘""固""逮"各1分。)
【参考译文】
马燧,字洵美。大历年间,汴州将领李灵耀反叛,皇帝只求息事宁人,就授任李灵耀为汴宋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招引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会合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李灵耀多多张挂旗帜来进攻官军,李忠臣的军队溃败西逃。马燧军队屯驻在荥泽,郑人看到后很震惊。李忠臣将要撤回,马燧制止了他,李忠臣才回来收拾逃散的士兵,重振军威。李忠臣从汴南行进,马燧从汴北行进,在西梁固打败叛贼。李灵耀率领精兵八千人,号称"饿狼军",马燧孤军作战打败他们,进军到浚仪。当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调任河东节度留后,晋升节度使。太原自鲍防失败后,兵力弱小,马燧招募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教授他们战斗,几个月后成了精兵。制造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种规格,使士兵穿着合体,以便快速前进。制造战车,蒙上狻猊图案,在车后安有戟,行军时用来装运兵器,宿营时就作为营阵,遇到险阻时就用来阻挡敌军冲击。兵器锐利军需完备。过了一年,开辟广场,集中三万军队进行演练,威震北方。建中二年,入朝京师,封为豳国公,返回军中。李怀光在河中反叛,皇帝下诏任命马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伐他。当时国内发生蝗灾,军队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朝中很多大臣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犹豫不决。马燧认为"李怀光图谋叛逆为时已久,反复无常不能信任。河中在京城附近,放过他有损国威,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离开军队入朝,主动向天子进言说:"如果能得到三十日粮食,足以平定河中。"皇帝同意。贼将徐廷光驻守长春宫城。马燧考虑长春攻不下,那么李怀光就会固守,长期攻城伤亡必多,于是挺身来到城下会见徐廷光。徐廷光畏惧马燧的威名,在城上拜见。马燧看见他的内心已经屈服,慢慢说道:"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向西边接收诏命。"徐廷光拜了两拜。马燧说:"公等朔方将士,从安禄山以来,功高天下,为什么抛弃这些做灭族的行径呢?如果听我的话,不仅能免除灾祸,还可实现富贵。"徐廷光没有回答,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徐廷光感动哭泣,全军都流泪,当即率领军队投降。马燧率领几个人马进入长春宫城,众人大喊道:"我们又成为朝廷的人了!"浑瑊也自认为比不上他,感叹说:"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注】作者此前在江西、湖北等地任职,调动频繁。词中"青钱"指荷叶。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首句点题,道出离别已成为常态,次句说明近年行迹,照应"匆匆"二字。
B.词中以"绿带""青钱"比喻湖水荷叶,生动传神;用动词"萦""点"更激活了词句意境。
C.词的结句"后夜相思月满船"借助月光写相思,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写法。
D.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相思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离别之情,可谓妙合自然。
14.D 【解析】对这首词上下片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有误。应该是: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离别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相思之情。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辛词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简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6分)
15.(1)性情:①面对离别,词人没有黯然伤感,而是直面聚散匆匆的人生,表现出洒脱、豪放的性情;
②他也留恋豫章的山水,留恋故人,却将这柔情隐藏在潇洒的挥手之中,含而不露。(每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艺术风格:意象鲜明、真切自然(1分),明快俊逸、流丽婉转(1分)。(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的,孔子告诉他就是"恕"字。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以"进亦忧"照应"____","退亦忧"照应"____",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
(3)杜甫《登高》诗"____,____",以叠字入诗,写登高所见秋景。
1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0.D【解析】断句时,要根据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注意人物、事件以及表示时间、官职的关键词,注意表意的逻辑关系。A项,"反"当从上,"帝"当从下,不能误为"反帝";"灵 耀"当从下,为"灵耀不拜";以上错误,B、C两项各有一处;D项无误。标点如下: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两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11.D【解析】根据文意,这里是"君王的臣民"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2.A【解析】"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不正确。原文中说田悦打败杜如江,并乘胜进逼汴州。所以"缺乏战斗力"的说法不成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13.(1)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句意通顺2分,"以""披""示"各1分。)
(2)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句意通顺2分,"窘""固""逮"各1分。)
【参考译文】
马燧,字洵美。大历年间,汴州将领李灵耀反叛,皇帝只求息事宁人,就授任李灵耀为汴宋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招引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会合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李灵耀多多张挂旗帜来进攻官军,李忠臣的军队溃败西逃。马燧军队屯驻在荥泽,郑人看到后很震惊。李忠臣将要撤回,马燧制止了他,李忠臣才回来收拾逃散的士兵,重振军威。李忠臣从汴南行进,马燧从汴北行进,在西梁固打败叛贼。李灵耀率领精兵八千人,号称"饿狼军",马燧孤军作战打败他们,进军到浚仪。当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调任河东节度留后,晋升节度使。太原自鲍防失败后,兵力弱小,马燧招募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教授他们战斗,几个月后成了精兵。制造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种规格,使士兵穿着合体,以便快速前进。制造战车,蒙上狻猊图案,在车后安有戟,行军时用来装运兵器,宿营时就作为营阵,遇到险阻时就用来阻挡敌军冲击。兵器锐利军需完备。过了一年,开辟广场,集中三万军队进行演练,威震北方。建中二年,入朝京师,封为豳国公,返回军中。李怀光在河中反叛,皇帝下诏任命马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伐他。当时国内发生蝗灾,军队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朝中很多大臣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犹豫不决。马燧认为"李怀光图谋叛逆为时已久,反复无常不能信任。河中在京城附近,放过他有损国威,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离开军队入朝,主动向天子进言说:"如果能得到三十日粮食,足以平定河中。"皇帝同意。贼将徐廷光驻守长春宫城。马燧考虑长春攻不下,那么李怀光就会固守,长期攻城伤亡必多,于是挺身来到城下会见徐廷光。徐廷光畏惧马燧的威名,在城上拜见。马燧看见他的内心已经屈服,慢慢说道:"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向西边接收诏命。"徐廷光拜了两拜。马燧说:"公等朔方将士,从安禄山以来,功高天下,为什么抛弃这些做灭族的行径呢?如果听我的话,不仅能免除灾祸,还可实现富贵。"徐廷光没有回答,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徐廷光感动哭泣,全军都流泪,当即率领军队投降。马燧率领几个人马进入长春宫城,众人大喊道:"我们又成为朝廷的人了!"浑瑊也自认为比不上他,感叹说:"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注】作者此前在江西、湖北等地任职,调动频繁。词中"青钱"指荷叶。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首句点题,道出离别已成为常态,次句说明近年行迹,照应"匆匆"二字。
B.词中以"绿带""青钱"比喻湖水荷叶,生动传神;用动词"萦""点"更激活了词句意境。
C.词的结句"后夜相思月满船"借助月光写相思,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写法。
D.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相思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离别之情,可谓妙合自然。
14.D 【解析】对这首词上下片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有误。应该是: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离别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相思之情。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辛词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简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6分)
15.(1)性情:①面对离别,词人没有黯然伤感,而是直面聚散匆匆的人生,表现出洒脱、豪放的性情;
②他也留恋豫章的山水,留恋故人,却将这柔情隐藏在潇洒的挥手之中,含而不露。(每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艺术风格:意象鲜明、真切自然(1分),明快俊逸、流丽婉转(1分)。(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的,孔子告诉他就是"恕"字。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以"进亦忧"照应"____","退亦忧"照应"____",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
(3)杜甫《登高》诗"____,____",以叠字入诗,写登高所见秋景。
1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