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5-29
2018~2019年度晋冀鲁豫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高三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项,“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错,于文无据;C项,“大众文化则不能”无中生有,也过于绝对化,因为大众文化也有教化作用;D项,“大众文化只迎合市场的需求”,有悖文意。原文是“表现出明显的功利目的和市场品性”。)
2.B(“论证了大众文化的优势”错。文章二、三段论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意在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精英文化对于如何提升大众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3.C(“这对广泛存在的矛盾”扩大了范围,原文有明确限定——“在创作领域的矛盾”。)
4.C(原文是“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
5.B(“原创”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国家领导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学习强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学习强国”顺应了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时代主旋律。“学习强国”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优质、形式活泼。我们需要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
7.C(“分开的原因”分析不准确,从原文看分手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儿子的去世,二是“两人积累多年的矛盾”。)
8.手艺精湛,他是村里炒茶最好的人之一;勤恳能干,开荒,种茶,采茶,炒茶,造房,去驾校当教练;生活简朴,他从来舍不得喝新茶,喝的都是清明后的老茶,卖相差的那种;诚实本分,他不会作假,也不会推销,也“没花头”的;随遇而安,他心无杂念,只知道好好做茶,心安理得地谋生;内心苦闷,儿子去世,妻子因矛盾,和他分开过;心地善良,他拼命干活挣钱,不想给女儿女婿添负担,不给他们丢脸。(一点1分,答出六点得满分)
9.第二段多用短句,节奏明快,也表现了茶农日常工作的繁琐和劳动节奏的紧张,如“茶农的日常工作繁忙,茶园开垦,茶苗培育,茶苗种植,施肥,除草,喷药,采茶,晒青,摇青,炒青,包揉,烘干,挑选,包装”。(2分)另外,多用短句还表现了黄建春工作的艰辛,如“他要晾晒茶青,筛茶,加料,包装,全是一个人”。(2分)第四段描写多用短句,是为了突出黄建春所炒茶的品质。如“他炒出来的茶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尤其是色泽乌润,手感如丝绸,无比光滑”。(2分)
10.C(文言断句考查考生对语意的正确理解,考生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大致意思,这是断句的前提。然后仔细观察四个选项的区别,从词语搭配、句式特点、专有名词、虚词、逻辑关系等方面加以辨析。注意人名等专有名词不可割裂。原文是: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
11. C(“高祖”是庙号。)
12. D(“绝食而亡”错,原文“绝吭而殒”,是切喉自杀。)
13.(1)知敏在危急之中,把战马给了我,这是义举,(我)怎能让他落在敌人手中呢!(苍黄:同“仓皇”;以:把;安:怎能;各1分,句意2分)
(2)我蒙受国君的恩德,兼任将军和丞相的职位,既然没有死在战场上,有什么脸面见旧主呢!(荷:蒙受;军阵:战场;何颜:什么脸面;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皇甫遇,常山人。皇甫遇小时喜好勇武,到年长时,长着蜷曲的络腮胡须,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明宗还在藩国时,把他收留在部下,历次跟随作战,屡建功绩。明宗即位后,升为龙武军都指挥使,遥任严州刺史。所到之处,为官苛刻暴戾,以勒索钱财为要务,幕客多私下离去,以逃避他的牵累。晋高祖进入洛阳后,皇甫遇移镇中山,不久朝廷听说他与镇州安重荣结为亲家,便调任他镇守上党,又改镇平阳,都是因为用小人主事,政事败坏混乱的原因。到镇守河阳时,在所辖境内建造别墅,开掘泉水,以用来灌溉,所经过的坟墓,全部毁坏,境内百姓因朝廷正姑息州郡主帅,没有谁敢控告他。少帝即位后,他罢官回到朝廷。开运二年,契丹南犯,皇甫遇跟随少帝到了澶州,在郓州北渡口与契丹开战,契丹大败,淹死的有几千人,因功被任为滑州节度使。开运三年(946),契丹国主率兵进驻邯郸,皇甫遇与安审琦、慕容彦超等前去抵御。皇甫遇将要渡过漳河,契丹先头部队大军杀来,皇甫遇率军撤退,转战二十余里到达邺都南面的榆林。皇甫遇对安审琦等说:“敌众我寡,逃跑就没有活路,不如血战一场。”于是从辰时战到未时,打了一百多个回合,受伤的兵士非常多。皇甫遇的坐骑也中箭死去,他的随从杜知敏把战马给他,皇甫遇得马后又投入战斗,战了很久,形势才逐渐缓解。杜知敏已被敌军俘获,皇甫遇对慕容彦超说:“知敏在危急之中,把战马给了我,这是义举,(我)怎能让他落在敌人手中呢!”
于是与慕容彦超跃马夺取杜知敏而回,敌人骑兵都钦佩他们的勇壮。不一会儿敌人的生力再次合围过来,皇甫遇不能解脱。当时安审琦已经到了安阳河,对统帅张从恩说:“皇甫遇等没有回来,一定是被敌人骑兵包围了,如不马上援救,则要被俘虏了。”张从恩说:“敌军士气正盛,没有谁可以抵抗,将军独自前往有何益?”安审琦说:“成败是命中注定的,假若不能成功,就与他一同死去,如果失去了这二位将领,将以何面目去见天子!”于是率领铁骑向北渡河奔去解围。契丹军队看见尘土飞扬,以为是援军大量来到,便引兵退去。皇甫遇与慕容彦超多处受伤,但得以生还,当时各军将士感叹说:“这三人都是猛将啊!”开运四年(947),契丹又南侵,皇甫遇跟随杜重威在滹水一带安营,杜重威与契丹讲和,皇甫遇没有参与其中,到投降契丹后,心里极为不平。当时契丹国主打算派皇甫遇先进入汴州,他推辞了,还私下对人说:“我蒙受国君的恩德,兼任将军和丞相的职位,既然没有死在战场上,有什么脸面见旧主呢!反而接受伪命来图谋他,我不忍心。”第二天,走到赵郡,驻扎在县舍中,他看着跟随的人说:“我已经二天没有吃饭了,病得很重,君王受辱则为臣者当死,我不再南行了。”因此切断自己的咽喉而死,远近的人听说后都认为他有节义。
14. C(“觱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错,“孤灯急管”与“风急浪湍”既是实写,也映衬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15.乐人吹奏的悲壮的“塞曲”令诗人感伤;干戈四起、战乱频仍、疮痍满地、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令诗人感伤;漂泊江湖的羁旅之苦令诗人感伤。(每点2分)
1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7. A(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是人。根据语境应用“参差不齐”。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根据语境应用“故作高深”。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深文奥义:指文辞、言语艰深,含义晦涩。根据语境应用“佶屈聱牙”。虚与委蛇: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敷衍了事: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语境中“客套”一词意味少了真情。“敷衍了事”跟后面“无关痛痒的敷衍”重复,应用“虚与委蛇”。故综合语境,应选A。)
18.D(面线语句主要存在三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先讲影响,再讲作用,最后讲措施,明显不合逻辑。二是语序不当,“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能够”应在“用”之前。三是“促成”与“发展”搭配不当。分析四个选项,答案为D。)
19.B(“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对“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的进一步解说;“尽得风流”是对“有声有色”的进一步阐释,因此选择B项。)
20.邮票设计以论坛标识为主体,(1分)画面中水纹元素代表了财富和海上丝路,祥云代表了路上丝绸之路,(2分)体现了水利万物和包容、圆融的思想,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会议主题。(2分)
21.示例:(1)赞成。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能起到督促自己、影响他人的效果,让大家都不闯红灯,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观点1分,理由2分)
(2)反对。行人闯红灯了应该根据交规处理,发朋友圈集赞就放行,带有戏谑意味,给人一种不严肃的感觉。(观点1分,理由2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22.【审题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首先要抓准材料的关键词,尤其是中心话题,这里提供的材料的中心话题显然是“中国传统艺术遗产”;其次根据材料中的几种观点,可以谈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可以谈传统艺术遗产的保护,可以谈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可以谈传统艺术的扬弃等等。当然具有思辨色彩,并突出自己的立场的习作,可能更胜一筹。在表达方式上,可记叙,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
参考立意:(1)保护传统艺术,我们责无旁贷;(2)应重视艺术的传承;(3)兼收并蓄,发展传统艺术;(4)传承传统艺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等等。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