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7-04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小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兮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冬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乏皮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玉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率,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甲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冬,公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节选自《苏武传》)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甲考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节选自《张衡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克制(自身欲望)
B.臣诚恐而负赵           见欺:被欺骗
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D.衡常思图身之事         图身:谋划自身安全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左右或欲引相如去/虞常果引张胜
B.毕礼而归之/衡乃诡对而出
C.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D.其一人夜亡,告之/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h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译文:我知道犯了欺骗大王罪过的人都被判处了死刑,我请求受汤镬之刑。
B.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译文: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战死了,只有虞常活了下来。
C.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译文:假使谋害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都让他们投降。
D.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译文: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给天下人造成祸害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一起盯着张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善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敗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单于终非能居之。且汉主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信将王黄、起利期,而兵久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开围一角。于是高皇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得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去。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是后,森信为匈奴将,及赵利、王黄等数背约,侵盗代、雁门、云中。居无几何,陈豨反,击代。汉使樊哙往击之。是时,匈奴以汉将数率众往降,故冒顿常往来侵盗戎边。于是高祖患之,岁奉匈奴以和亲,冒顿乃少止。后燕王卢绾复反,降匈奴,往来苦上谷以东。孝文即位,复修和亲。其三年夏,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为寇,于是文帝下诏曰:“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无侵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今右贤王离其国,往来入塞,捕杀吏卒,驱侵上郡保塞蛮夷,令不得居其故。遣丞相灌婴将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其明年,单于遗汉书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也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后,冒顿死,子稽粥立,号曰老上单于。
(节选自《汉书•匈奴列传》)
[注]韩信:秦末汉初将领,分封为韩王,故称韩王信,以与同名的汉初名将韩信区分。冒顿:匈奴单于名,读modu。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乡”中的“乡”通“向”,这里的意思是指士兵们弯弓搭箭,向外发射。
B.“几何”是个古今异义词,古汉语中表示数量有多少,本文中的意思指长时间。
C.“少止”即“稍止”,在这里表明刘邦的怀柔政策起到了一些减轻侵略的作用。
D.“蛮夷”是古代对华夏民族、九州地区以外的包括匈奴在内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明年/单于遗汉书/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也/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
B.其明年/单于遗汉书/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也/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
C.其明年/单于遗汉书/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也/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
D.其明年/单于遗汉书/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也/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韩王匈奴南犯,御外敌高祖亲征。汉匈战争初始,韩王信就在匈奴的围攻下投降了。有汉将相助,匈奴势力大增,侵人汉地直至晋阳,刘邦只得亲自率兵抵御。
B.匈奴王设计诱兵,汉天子被困孤城。冒顿匿强而示弱,不断诱使汉军冒进,然后派大军一举包围了包括刘邦在内的先头部队,并且切新了刘邦与后方部属的联系。
C.匈奴人疑虑频生,高皇帝逃出生天。刘邦之所以能脱险,先是冒顿妻受贿后故弄玄虚,后因事先与冒顿约好会师的韩王信及其两员大将失约未到,冒顿生疑而撤围。
D.汉匈间打打谈谈,边境上总无宁日。这段时期,总有汉朝兵将投降,每当这种事件发生,匈奴就会乘势发动进攻,虽然汉朝恩威并施.但始终无法消除边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败走诱汉兵;
(2)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无侵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
辛弃疾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巩流靖长官。
注:吴子似:时任铅山县尉。有史才,并善诗,与稼轩交往颇密,常相互唱和。辛弃疾罢官二十余年,隐居铅山瓢泉。东西晋:即东晋和西晋,两晋时代出现了许多文人雅士。大小山:汉淮南王刘安招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造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或小山。痴儿事:醉心官务政事。靖长官:传说为唐时学道成仙之人。
14.下列对词中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作者描写了自己居所周围的环境,长廊如带,水石间杂,泉鸣低徊,可惜平时死人同赏,略显清寂。
B.三、四两句,作者巧妙用典,称赞友人具有两晋文人雅士的风神,并请他为自己居所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命以富有诗意的名称。
C.五、六、七三句可以看作是作者回答友人的询问,以自嘲的方式叙写出了目前自己遭遇罢官后,多年隐居生活的状况、心境和态度。
D.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吴子似好像一方面放不下当前的仕途国事,另一方面又有着隐逸遁世的追求,处于十分矛盾的状态。
15.“人间路窄酒杯宽”一句堪称全词的点睛之笔,请联系作者的境况解说这句话的意思和此时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         ”两句刻画了周瑜年少得意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形象。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          ,           ”,这两句以饱含丰富情感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辛弃疾的满腔悲愤。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一词里说,在这 “          ”,最难调理身体和心情,而且“        ”也挡不住砭骨的寒气,更驱不散浓重的愁绪。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忍让的原因后,采取的行动是 “              ”。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