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麻阳一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考前演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7-13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A(B 以偏概全,“……是因为丝绸之路中的艺术交流和影响,能沟通民族情感和化解文化冲突” 错误。C 曲解文意,“……具有了物质功能”错误。D 无中生有,“……促进了东西方的创新意识”错误。)
2.C (“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错误,从第三段最后“它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来看,“独特意义”只是文章论证的一个分论点,并不是全文内容。)
3.B (“就要”错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
4.B (第段描写苏舜钦“淡淡一笑”,表现出他乐观旷达的心态。表述错误。这里重点要表 现的是他具有自我反思的优秀品质。)
5.废纸并不是一无是处,能够为人们带来金钱。人们要永远记住“废纸事件”带来的警示:贪欲会一点一滴地积累。“废纸事件”中,苏舜钦身上所表现出的自我反思的优秀品质不会 过时,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任答 3 点给满分。)
6.历史小说不能违背历史真实,需要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风俗和社会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补记”表明文本所涉人物及主体事件的真实性较高。历史小说在细节上允许适当艺术虚构,便于展开事件叙述与事物描写。小说中的对话,细节是加入了作者的想象虚构,让内容更具可读性。基本故事情节真实,突显历史真实性,细节内容想象虚构,突显文学艺术性。(本题较为开放,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7.D (“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数百台摄像机是保证正常购物、合理交易的最关键因素”于文无 据。)
8.C (曲解文意,“但强人工智能人类难以企及”错误,由原文“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可知,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并没有说“将来”我们做不到。)
9.标题:人工智能走进生活;启发意义:条件尚未成熟,不能一味标新立异。
标题:人工智能会挤掉人的工作吗;启发意义:要把握职业趋向,未雨绸缪。
标题:人工智能的阶段性发展;启发意义:追求人工智能的效益,也要及早考虑对人工智 能的驾驭。(符合文意、意思对即可。)
10.B (根据文言文合理断句法即可判断。)
11.D (“封”“禅”的解释颠倒,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面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
12.D (“认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制作了《昭德》舞,来显扬他的美德”错误,原文“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可知“孝景帝认为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恭敬接受)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奉”“台”“何以……为”各 1 分,句意 2 分。)
(2)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要节省,不要 烦扰百姓。(“治”“以...为”各 1 分,句意、翻译通顺 3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十五年,有黄龙出现在成纪县,文帝又召来鲁国的公孙臣,任命他为博士,让他重新说明当今应为土德的道理。于是文帝下诏说:“有奇物神龙出现在成纪,没有伤害到百姓,今年又是个好年成。我要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和诸神。礼官们商议这件事,不要因为怕我劳累而有什么隐讳。”主管大臣和礼官们都说:“古代天子毎年夏天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所以叫做郊’(郊祀,郊祭)。”于是文帝第一次来到雍,郊祭五帝,在夏初四月向天帝致礼。赵国人新垣平凭着善于望云气而知凶吉来进见文帝,劝说文帝在渭城建五帝庙,并预言这将使周朝 的传国宝鼎出现,还会有奇异的美玉出现。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敦厚朴素,为天下人做岀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我听说古代帝王,有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天下之德的称为宗’,制定礼仪音乐各有其根据。还听说歌是用来颂扬德行的,舞是用来显扬功绩的。在高庙献酒祭祀,演奏《武德》《文始》《五行》等歌舞。在孝惠庙献酒祭祀,演奏《文始》《五行》等歌舞。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粱,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他的光辉如同日月,而祭祀时所用的歌舞却不相称,对此我心中非常不安。应当为孝文 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
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渐走向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可是由于他的谦让,至今尚未完成。啊,这难道不就是仁吗?
14.D (“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 合“道义”)
15.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16.(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2)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3)犹有所待者也   以游无穷者(有错字、漏字等不给分。)
17.A 
18.D 
19.B 
20.“恭贺”改为“庆祝”;“亲自莅临”改为“亲临”或“莅临”;“感恩戴德”改为“心
怀感激”;“鼎力”改为“竭力”;“倍儿棒”改为“健康”
21.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开门见山,摆出中心论点:“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然后从“民富则易治”和“民贫则难治”两个方面进行了逻辑严密的分析(道理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中心。结尾再次强调中心论点,首尾呼应,结构 严谨。(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不超过 6 分。)
22.略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