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9-03
(二)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
B.距关,毋内诸侯 距:把守
C.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叛
12.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所以遣将守关者”不同的一项是(4分) ( )
A.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 ( )
A.吾得兄事之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张良出,要项伯
1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答曰:"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以上四则均节选自《世说新语》)
15.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既往王氏(去、到) D.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 )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下车引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尊君在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因跪前请死 因宾客至相如门
1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 《世说新语》不以世俗的、简单粗暴的长幼之序来论是否“有礼”,而是直抵“礼”的核心和本质。就“理”论“礼”,表面“无礼”,实乃“大礼”。
B. 雪夜访戴的行程不仅是一次灵魂的孤独飞扬,也是一次梦幻式的、诗意化的社交活动。
C. 第三段文字选自“贤媛”篇,说明在本书编者的立场上,“贤”的含义已经有了扩展,认为女性的才智也是十分可贵的。
D. 作为一个仕宦之家,维持家族和睦的声誉对于保护它的长期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与其说王祥孝顺,毋宁说他是一个思虑周全的人。
2019年高一语文开学模拟卷
参考答案
1.C;2.B;3.B;4.A;5.D;6.C;7.B;8.C;9.B;
10.
(1)(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2)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11.A; 12.D; 13.D;
14.
(1) 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2) 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15.D;16.C;17.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
B.距关,毋内诸侯 距:把守
C.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叛
12.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所以遣将守关者”不同的一项是(4分) ( )
A.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 ( )
A.吾得兄事之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张良出,要项伯
1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答曰:"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以上四则均节选自《世说新语》)
15.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既往王氏(去、到) D.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 )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下车引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尊君在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因跪前请死 因宾客至相如门
1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 《世说新语》不以世俗的、简单粗暴的长幼之序来论是否“有礼”,而是直抵“礼”的核心和本质。就“理”论“礼”,表面“无礼”,实乃“大礼”。
B. 雪夜访戴的行程不仅是一次灵魂的孤独飞扬,也是一次梦幻式的、诗意化的社交活动。
C. 第三段文字选自“贤媛”篇,说明在本书编者的立场上,“贤”的含义已经有了扩展,认为女性的才智也是十分可贵的。
D. 作为一个仕宦之家,维持家族和睦的声誉对于保护它的长期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与其说王祥孝顺,毋宁说他是一个思虑周全的人。
2019年高一语文开学模拟卷
参考答案
1.C;2.B;3.B;4.A;5.D;6.C;7.B;8.C;9.B;
10.
(1)(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2)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11.A; 12.D; 13.D;
14.
(1) 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2) 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15.D;16.C;17.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