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9-10
高二夏考期中学分认定考试语文答案
1.D 2.C 3.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结合文本内容“在适当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文言文,能使文章更加文雅、庄重、简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分析,“多使用文言文”不当,原文是“在适当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文言文”。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只有第三个角度运用了举例论证。故选C。
3.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查,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虽然文言文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但适当学习和使用文言文及其作品,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价值”分析可知,“定会降低”太绝对;C项,原因无中生有,原文是“在适当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文言文”;D项,原文是文言文“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但“依然有其价值”。故选B。
4.D 【解析】D项表述过于绝对,“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错误,原文说“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并不是“完全不适用”。
5.C 【解析】C 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可知,应是因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所以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6.①老师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要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欺凌。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束。③政府要出台制裁校园欺凌的有效法律法规。④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要明确。⑤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⑥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做好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⑦借鉴别国较好的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一点 1 分,答对六点即可)
7.B 8.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主见、有魄力、自尊心强、刻苦勤奋的中国留学生。 ①有主见、有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主见和魄力。
②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③刻苦勤奋: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 9.标题:①作者以“中国式尊严”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②“中国式尊严”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启发:①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②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 【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B项,“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说法过于武断。故选B。 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概括时,应遵循从情节到形象的原则,即从梳理情节入手来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另外,题干的要求是分析,因此应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举出实例。如:
“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表明“我”有主见、有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据理力争,自尊心极强。“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为了维护尊严,刻苦努力。 9.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和小说深层意蕴的理解。标题的作用可从结构(情节)和内容(主题)两个角度考虑,本题的结构作用不明显,故不答。题目:“中国式尊严”是全文的主题,以“中国式尊严”为题目,更加突出小说主题。同时“中国式尊严”,是特指“我”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容易与读者引起共鸣。启示则应结合小说的主题和社会背景描写,有的放矢,不能过于开放。如文中“我”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可得出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从这可看出尊严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
10.B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找名词或代词,找动词,借助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句中没有明显的断句标志,主要根据“主谓宾”的结构来进行断句。“除”是谓语,意思是“任命”,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万年县丞”,“县丞”后面应断开。“抑挫”是谓语,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豪右”。“号称强直”的不是“豪右”,而是承前省的主语“乐运”。“武帝嘉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特许”的主语是承前省的“武帝”,“通籍”是“特许”的宾语,其后断开。“事有不便于时者”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不便于时者事”,考生若能辨别此句式,就知道“者”字后面应断开。故选 B。
11. A【解析】“入学”错误,“字”是古人成年时取的。
12.A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常见的错误有“混淆时间范围”“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歪曲文意”“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A 项“因此孝名远播”错误,该句中的“此”应单指乐运侍奉母亲和寡嫂,不包括他为亲属赎身,原文为“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故选 A。
13.(1)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题第(1)句,“托”,译为“托付”;“衔”,译为“记恨”;“不之许”为宾语前置句,译为“没有答应他”。
【参考译文】
乐运字承业,是南阳淯阳人。乐运少年时就喜欢学习,涉猎经书史籍。十五岁时(梁的都城)江陵被攻占,(乐运)按照惯例被送到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没收家产(成为奴蜱),乐运多年给别人做雇工,(乐运)用财物把亲属都赎为平民。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梁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澄赞赏他,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乐运秉性正直,未曾讨好别人。担任露门学士。前后多次冒犯劝谏武帝,多被采用。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
武帝曾经到同州巡视,召乐运赶赴同州。乐运到后,武帝对他说:“你说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乐运回答:“是平常人。”当时齐王宇文宪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边,武帝回头对宇文宪等人说:“百官讨好我,都说太子聪颖明智,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正好证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于是又问乐运平常人是什么样子的。乐运回答说:“班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以和他做好事,也可以和他做坏事。”武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精选东宫官员来匡正辅导太子。
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事繁忙,皇帝临时除去丧服。乐运上奏疏说:“三年服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应遵循)。先王礼仪,怎么可以改变呢。”奏疏呈上,宣帝不接受。从这以后宣帝不修德政,而糊涂凶暴更加厉害。乐运于是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宣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内史元严劝谏,因而得以免死。第二天,宣帝稍微有点感悟,召见乐运并且对他说:“我昨天夜里思考你所奏的事,你实在是忠臣。”于是赐给他帝王饮食来奖赏他。满朝的公卿,起初见宣帝很愤怒,无不为乐运担心。后来见他受到赏赐,又都祝贺他,认为他是幸免于虎口。
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当隋文帝为丞相时,郑译担任长史,于是将乐运降职为广州滍阳县令。开皇五年,转任毛州高唐县令。连续历任二县,都有声誉政绩。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劝谏议论,然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被任用为谏官。于是就发愤抄录夏朝、商朝以来直言谏争的事例,集合成一部书,取书名叫《谏苑》。将书奏上,隋文帝阅读后赞赏他。
14.C“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15.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具体解说意象4分,一个1分;总体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B解析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把“彰显”改为“检验”。
18.A解析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D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19.A解析: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这里用“众志成城”更合适。
20.(1)“荣任”改为“担任”。 (2)“大作”改为“作品”。
(3)“你社”改为“贵社”。 (4)“垂怜”改为“垂青”。
(5)“敬谢不敏”用词不当,删除或改为“在此先表谢意”。(每处 1 分)
【解析】“荣任”一般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大作”是敬辞,应改为“作品”或“拙作”。“你社”应改为敬辞“贵社”。“垂青”的意思是得到重视,受到优待。“垂怜”指赐予怜悯,给予同情。“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委婉说法。
21.示例:奋斗是李白笔下长风破浪的豪情,奋斗是毛泽东笔下中流击水的勇气。
【评分标准】共6分,每句3分,其中句式1分,内容2分。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共有两则材料,材料一的内容是在高铁时代仍有慢速列车,但他们对于偏远山区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二则材料是把剩余的饭菜打包留给流浪汉,引争议,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的中心,可以立意为:社会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关爱弱势群体,愿更多疾步向前的人们,能将目光投向还在艰难迈步的同路人,能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携手共圆中国梦;要有全局意识;“中国梦”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等。行文时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时结合现在鲜活的事例论述“中国梦”“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等,会让文章充满正能量,有深度。
参考立意:
1.社会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关爱弱势群体)
愿更多疾步向前的人们,能将目光投向还在艰难迈步的同路人,能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携手共圆中国梦。
2.要有全局意识。(谈小团体的全局意识也可)
“中国梦”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3.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
“精准扶贫”
下列角度应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1.生活的快节奏与慢节奏;
2.勤俭节约;
3.拒绝“作秀”;
4.骨气(不受“嗟来之食”)
5.沟通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