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9-29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杜晓帆
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历史观和文化观的转向,是民族认同感不断加深的体现。但是,文化遗产范围的扩大,不代表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就解决好了。比如最近几年流行的工业厂房改造,模式大同小异,大都是将原有厂房进行整饬改造、粉饰一新,然后引入文化创意、餐饮、购物等业态进行充实。其实,厂房改造并无不可,它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废弃的场所和空间。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目的就是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厂房改造仅仅把原有的工业遗产视为可利用的场所和空间,大规模的干预使得依附在上面的历史信息消失殆尽,新引进的业态则是商业复制时代下的产物。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它实际上违背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它可能是优秀的厂房改造案例,但并不一定是成功的遗产保护案例。这样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够发挥何种功能的困惑。
②过去的遗存之被视为文化遗产,从客观上来讲,就是它和原生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分离,进而来到了当下的语境,成为了一项有待保护和继承的文化资源。在近代欧洲历史性纪念建筑的保护实践中,人们所熟知的巴黎圣母院、古罗马斗兽场等建筑就是在那时开始作为遗产对象来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尽管那时的保护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但这种有意识的保护行为仍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所持有的敬畏和向往。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发现,人们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追寻过程中,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满足了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精神需求。从一开始,过去的遗存作为文化遗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时,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
③认识到文化遗产首要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其实可以让我们在遗产范围扩大的今天,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遗产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给它们贴上某一个刻板标签或者套上某个雷同的利用模板。
④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以文化景观的名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种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计智慧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与人们熟知的文物古迹不同,梯田不仅是农业文化的象征,同样也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它的开辟与维护是当地村民世代耕种的结果。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生计方式的改变,使得不少年轻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农耕的转型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哈尼梯田的保护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地村民的发展问题,原来保护的主体将不断流失。在现有的保护条例下,人们对哈尼梯田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美好想象尽管还能在物质的景观中寻得,但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却看不见乡愁。在当代语境下,遗产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去留、新旧等讨论,直指人们的精神世界。
⑤在中国,像这样的乡村遗产还有很多,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传统村落名录,至今已达4000余个,仅贵州省黎平县一县就有93个传统村落。它们大多古朴、秀丽,但在发展上则显滞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不能因为保护掣肘了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冲破最后的底线。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提升,而是全方位的复苏。尽管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耕生活遭遇了现代化的巨大冲击,物质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但蕴含在遗产中的内在发展动力并未消耗殆尽,它固有的美好仍然在吸引着人们前去耕耘。
⑥文化遗产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承载着的是人们的想象力与前进的信念。真正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往往是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反过来才会真正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人民日报》2018年06月13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和文化遗产范围的日益扩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就解决好了。
B.工业厂房改造盘活了废弃的场所和空间,引进了新的业态,因而成功保护了工业遗产。
C.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和近代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历史告诉人们,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敬畏和向往历史,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让位于发展,否则蕴含在遗产中的内在发展动力将消耗殆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大规模的干预非但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反而使历史信息消失。
B.在遗产范围扩大的今天,人们在认识到文化遗产首先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这个道理后,方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
C.文章以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为例,说明乡村遗产保护与传承,在保护物质景观的同时,还要重视和解决村民的发展问题。
D.在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下,文化遗产失去了内在发展动力,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有在经济的提升中获得发展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在对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发挥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后,才会慢慢走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误区。
B.对文化遗产首要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的认识越深刻,对遗产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的认识就越深入。
C.乡村的真正振兴,是全方位复苏。在此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目标是在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同时,看得见乡愁。
D.蕴含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力量大,就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进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4.文中的“人类的精神需求”包含哪些内容?(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珠子灯
汪曾祺
①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
②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③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④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⑤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⑥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⑦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⑧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⑨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⑩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
(11)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12)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13)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14)她死了。
(15)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16)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节)
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篇浓墨重彩地介绍风俗和珠子灯,犹如舞台布景,为人物的出场描绘特定社会环境,暗示人物悲惨的命运,是点题之笔。
B.小说善于设置悬念,语言意蕴丰赡。“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就明确交代孙淑芸婚后丈夫亡故以及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C.小说通过讲述王常生托媒人叫孙淑云放脚不裹脚,教她读进步书籍等情节来说明他们夫妇琴瑟和谐,感情很好,正是这份真挚,深笃的情感,让孙淑云守节至死。
D.孙淑云原爱洁成癖,丈夫死后她平常不许擦拭屋里的陈设,可见她心如死灰,百无聊赖,陷于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当中。
E小说语言朴实,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暗有波澜,以珠子灯为线索,贯穿全文,并用珠子灯的兴衰来象征人物的存亡,让整篇小说披上一层深深的哀伤情调。
6.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7.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孙淑云的形象特征。(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