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11-22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
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过硬理由。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该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只顾贴“毁三观”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确实有失偏颇。
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所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作家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选自2018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读者难免会给所读作品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B.文学作品为了真实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会描述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甚至人的逾矩、背德、困境。
C.好的文学作品会巧妙地表现善恶对立,不回避对道德底线的触碰,能够用艺术形象涵养、发展、健全读者的人格。
D.肤浅、片面、标签式解读,缺乏理性质疑,这些问题存在于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影响读者理解作品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层面,阐述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对作品准确解读应该具有的态度。
B.文章围绕文学的文献价值这一核心,结合经典作品论述脱离文献价值来评判文学作品是失之偏颇的。
C.文章引用马克思女儿和加缪的观点,意在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本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文章由文学作品标签化现象切入,先揭其危害后析其原因。较之原因的分析,对危害的揭示更直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尽管有揭露和批判,但并不影响读者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
B.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实主义文学更应该真实的展时代风云,绘社会百态,写人生悲喜。
C.如果忽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样,以道德审判者自居,作家就难以创造立体、丰满而真实的文学形象。
D.任何一部文学经典,无论怎样表现社会荒唐人性丑恶,其本质必定是美的善的,都体现文学的应有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提着食盒送餐上门,到电话点菜,再到网络或手机APP叫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外卖正以横扫世界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中国已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外卖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环境也增加了负担——每天,送餐员将成千上万份外卖送上人们的餐桌,其中有大量塑料制成的外卖餐盒。在环保组织看来,这些一次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环保风险。塑料垃圾污染,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问题。那么在国外餐厅外卖的食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包装?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澳大利亚餐厅外卖食物一般使用纸袋或纸盒,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使用餐盒的也不在少数。如购买日本寿司时,他们会用不含双酚A的塑料餐盒。不仅如此,所有超市里的外卖塑料餐盒上都标有不含有双酚A标识。
英国的外卖非常普遍,一次性打包盒、塑料袋已经成为城市的头号垃圾。英国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大多可以降解回收,或者是纸质,以及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材料,不过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法国近期通过一项新的法律,要求碟、碗、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须基于生物原料进行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这一禁令将于2020年生效。
日本的外卖餐具很多并不是一次性的,像盖饭、乌冬面等一般是用瓷碗或者漆碗送来,客人用餐完毕后会把碗冲洗干净放在门外,餐厅派人取回餐具。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在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2018年6月2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14-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网络外卖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重油、重盐的外卖难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称,英国人的肥胖形势之严峻好比一颗“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这引起了很多健康专家的担忧。据英国医学杂志调查,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人外出就餐的比率增加了29%,与此同时,外卖店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钟情于外卖的英国人每年消费金额高达294亿英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超重和肥胖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卖店的员工或邻居肥胖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家托马斯博士认为,外出就餐往往不如家庭烹饪健康,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采取措施限制外卖店,可以对人们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很可能导致比在家吃饭多摄入35%的邻苯二甲酸盐,干扰内分泌,对青少年影响更大。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人们不必彻底拒绝外卖,而是要认识到在家吃饭可以减少摄入邻苯二甲酸盐,尽可能吃自己烹调的食物。
忙碌的现代生活,叫外卖在所难免,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餐时,尽量选低油低脂低盐的餐品,在非正餐选择上要多选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经常喝含糖饮料。
(《新华文摘》2018年第17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塑料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
C.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表明投资者已从最初的狂热渐渐趋于冷静理智甚至退出。
D.研究表明,英国人的肥胖形势非常严峻,这应与他们钟情于外卖有直接关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外卖发展更为迅猛,他不仅为人们带来便利,还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B.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对外卖食物包装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控制了塑料垃圾污染。
C.在外用餐或叫外卖会导致比在家里吃饭摄入更多的邻苯二甲酸盐,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吃饭。
D.重油、重盐的外卖,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限制外卖店是必然趋势。
6.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投资餐饮外卖行业,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他提出几点建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944年的月光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道,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8.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9.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第I卷(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
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过硬理由。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该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只顾贴“毁三观”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确实有失偏颇。
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所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作家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选自2018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读者难免会给所读作品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B.文学作品为了真实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会描述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甚至人的逾矩、背德、困境。
C.好的文学作品会巧妙地表现善恶对立,不回避对道德底线的触碰,能够用艺术形象涵养、发展、健全读者的人格。
D.肤浅、片面、标签式解读,缺乏理性质疑,这些问题存在于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影响读者理解作品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层面,阐述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对作品准确解读应该具有的态度。
B.文章围绕文学的文献价值这一核心,结合经典作品论述脱离文献价值来评判文学作品是失之偏颇的。
C.文章引用马克思女儿和加缪的观点,意在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本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文章由文学作品标签化现象切入,先揭其危害后析其原因。较之原因的分析,对危害的揭示更直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尽管有揭露和批判,但并不影响读者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
B.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实主义文学更应该真实的展时代风云,绘社会百态,写人生悲喜。
C.如果忽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样,以道德审判者自居,作家就难以创造立体、丰满而真实的文学形象。
D.任何一部文学经典,无论怎样表现社会荒唐人性丑恶,其本质必定是美的善的,都体现文学的应有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提着食盒送餐上门,到电话点菜,再到网络或手机APP叫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外卖正以横扫世界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中国已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外卖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环境也增加了负担——每天,送餐员将成千上万份外卖送上人们的餐桌,其中有大量塑料制成的外卖餐盒。在环保组织看来,这些一次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环保风险。塑料垃圾污染,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问题。那么在国外餐厅外卖的食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包装?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澳大利亚餐厅外卖食物一般使用纸袋或纸盒,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使用餐盒的也不在少数。如购买日本寿司时,他们会用不含双酚A的塑料餐盒。不仅如此,所有超市里的外卖塑料餐盒上都标有不含有双酚A标识。
英国的外卖非常普遍,一次性打包盒、塑料袋已经成为城市的头号垃圾。英国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大多可以降解回收,或者是纸质,以及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材料,不过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法国近期通过一项新的法律,要求碟、碗、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须基于生物原料进行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这一禁令将于2020年生效。
日本的外卖餐具很多并不是一次性的,像盖饭、乌冬面等一般是用瓷碗或者漆碗送来,客人用餐完毕后会把碗冲洗干净放在门外,餐厅派人取回餐具。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在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2018年6月2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14-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网络外卖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重油、重盐的外卖难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称,英国人的肥胖形势之严峻好比一颗“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这引起了很多健康专家的担忧。据英国医学杂志调查,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人外出就餐的比率增加了29%,与此同时,外卖店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钟情于外卖的英国人每年消费金额高达294亿英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超重和肥胖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卖店的员工或邻居肥胖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家托马斯博士认为,外出就餐往往不如家庭烹饪健康,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采取措施限制外卖店,可以对人们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很可能导致比在家吃饭多摄入35%的邻苯二甲酸盐,干扰内分泌,对青少年影响更大。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人们不必彻底拒绝外卖,而是要认识到在家吃饭可以减少摄入邻苯二甲酸盐,尽可能吃自己烹调的食物。
忙碌的现代生活,叫外卖在所难免,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餐时,尽量选低油低脂低盐的餐品,在非正餐选择上要多选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经常喝含糖饮料。
(《新华文摘》2018年第17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塑料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
C.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表明投资者已从最初的狂热渐渐趋于冷静理智甚至退出。
D.研究表明,英国人的肥胖形势非常严峻,这应与他们钟情于外卖有直接关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外卖发展更为迅猛,他不仅为人们带来便利,还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B.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对外卖食物包装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控制了塑料垃圾污染。
C.在外用餐或叫外卖会导致比在家里吃饭摄入更多的邻苯二甲酸盐,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吃饭。
D.重油、重盐的外卖,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限制外卖店是必然趋势。
6.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投资餐饮外卖行业,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他提出几点建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944年的月光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道,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8.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9.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