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12-16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答案D (“罔顾事实,不讲道理”是作者对孟子观点的批判,不是孟子的话。)
2.(3分)答案B (作者主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原因以及孟子辟墨的谬误。且论证的只能是观点,不能论证“过程”和“历史教训”。)
3.(3分)答案D(A第一段缺少限定条件“先秦”。B “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体现的是陆游对"儒道”的维护。C据原文“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可见是儒学界的错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4.(3分)答案:C (参看材料一对“城市更新”的阐释。)
5.(3分)答案:A (B前提是文化产业要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C对文化人的尊重关键是宽容的文化精神,而不是建设文化产业的关键;D前半句是专家的观点,与华润置业的拆除没有因果关系。华润置业拆除梁林故居是违反法律的破坏行为。)
6.(6分)参考答案:注重历史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增加城市文化底蕴。
以文化为导向来复兴老工业区,让城市迭代更新。
重视文化人的价值,为城市带来革命和创新。
制定文化构建及保护策略,延续旧住宅区的文化功能。((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7.(3分)答案:C (梁小青的离开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心理,且“知难而退”与前文她想要演铁梅表现出的坚定执著性格相冲突;据原文,她的离去既在作者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 外。)
8.(6分)参考答案:使情节安排显得更合理。梦庄最大的特点是“静悄悄”,这样“我们”才能听到梁小青那甜美的歌声。她的歌声才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在我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烘托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热闹大街上”的梁小青,与过去“静悄悄”村庄里认生的小姑娘,都表达出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蓬勃的生命力。暗示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梦庄的“热闹” 与记忆中的“静悄悄"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农村面貌的变化。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梦庄从“静悄悄”到“热闹”的改变,表现了作者对随着时代变迁,农村面貌呈现 出巨大变化的思考。
(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提示:仅答“对比”而不分析,给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6分)观点一:是悲剧。梁小青既有甜美的嗓音,又对艺术有着执着的热爱,却没有在艺术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因为身在农村,她的歌子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 最终成为乡村庙会“跳大神”队伍中的一员;她的艺术天分被埋没,艺术才华得不到施展,她越是在“跳大神”的队伍里尽情地唱跳,就越显出她的悲剧性。
观点二:不是悲剧。梁小青从小唱着民歌民调,并不适合城里的新式乐器和新式表演,这不算什么遗憾;她唱民歌、“跳大神”,也是对自己艺术梦想的追求和坚守。她在“跳大神”等民间艺术活动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得到了精神的愉悦。
(任一观点即可,每点2分,三点6分。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答案B (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句意为:魏咎让陈平作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釆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
11.(3分)答案C (“太牢具”这里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12.(3分)答案C (错在“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原文为:“项王为人, 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13 (1)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翻译(5分):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礼物给他来下聘礼,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妻。
(“假贷”''币” “内”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乃岀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翻译(5分):(汉王)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他随意使用,不过问使用情况。
(“与” “恣,,“出入,,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3分)答案D (尾联诗人虽年老体衰,但尚凭精意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不能说是消极 情绪)
15.(6分)参考答案:国家破碎,山河分裂,外族入侵,战祸惨烈,百姓遭殃;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答案A.(解析:委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用于人。老气横秋: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语句是说“传统表达”缺乏朝气,故用“老气横秋”。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根据后句“二者互不买账”应选“泾渭分明”。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作为定语来修饰“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明显应用“高深莫测”。演绎: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推演:推论演绎;推移演变。语句强调根据公式推论,当用“推 演”。故选A。)
18.(3分)答案C (解析,根据“承前启后”原则来判断,上文强调二者之间“矛盾”,后文强调二者之间只是表达上的不同,故首先排除A、D。'‘冲突看起来很尖锐”,不能用“很多时候”来限定,排除B。故选C。)
19.(3分)答案B。(解析:陈述对象和以“以网红身份”参与讨论的都应该是“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故排除A、C。末句落脚点应为“有意义”,故选B。)
20.(6分)参考答案:(1)《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2)法律是不是应该进行修改?
(3)既需要尊重民意,又需要考虑犯罪个体。
(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参考答案:10月10日(1分),我市(攀枝花市)试行全国首创的小微企业"自公告”制度(2分,其中“全国首创” 1分),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分)(语句通顺1分)(新闻原标题为“全国首创,我市正式试行小微企业“自 公告”制度)
四、写作(60分)
22.作文: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学会思考,活岀自我;
做一个有思想的智者。
附: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等到陈平成年,可以娶妻了,没有富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陈平以娶穷人家的女子为耻辱,过了很久,富人张负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贫穷不做事,整个县的人都嘲笑他的所 作所为,为什么把女儿嫁给他呢? ”负说:“人难道有相貌品德像陈平这样而一直贫穷低贱 的吗? ”最终把孙女嫁给了他。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礼物给他来下聘礼,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妻。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派周市攻下魏国之地,立魏咎为魏王,在临济与秦军作战。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魏咎让陈平作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岀建议,魏王没有釆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 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方向项王求和,项王不答应。汉王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谦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问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