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0-02-1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并无不同”错误,李大钊的观点只涉及人间的“过去”和“现在”,胡适“祖孙的方法”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2. B “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错误,逻辑错误,应当是“先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再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
3. A B项,“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他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可见“存在”先于“想象”,而“想象”只是为了“把握(想象共同体)”。C项,“因而其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行空’”错误,“因而”强加因果。D项,“将事实纳人假想的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适时纳入假想的框架”。
4. A “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的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面积150万左右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材料一,“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
5. C “需要推翻近五十年前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以便真正系统地开展稀土本征性质研究”错误,材料三与之有关信息,“‘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做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目前稀土采选冶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的研究机遇”,并未涉及推翻“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6. 从资源上看,要加强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加快寻找富稀土成矿带;从技术上看,要提升稀土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水平,发展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从贸易上看,要整合国内稀土产业,借助经济外交策略走出稀土贸易困境。
7. C “小说善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错误,心理描写很多,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暗叫:真倒霉”属于心理独白。
8. 钟方格是一位多次参加紧急行动,屡次立功的资深警察。他执法公正,不徇私情,做事严谨。虽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但仍不改初心。在打掉拦路抢劫团伙案中,即使团伙头是当时局长的表侄,钟方格仍严格执法,不徇私情。经受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在抓捕涉毒行动中,发现副局长也在被堵人群中,短暂的思想纠结后,仍实施抓捕,并将此事主动向局长汇报。
9. 两条线索:一条是钟方格待人执行端涉毒地下酒吧任务;一条是县公安局为竞争上岗进行的特殊考察。好处:两条线索并行,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表现小说的主题;两条线索中,人物表现得到全方位透视,人物形象更丰满,人物性格更突出。两条线索以“带走刘东来”为交织点,把本部相关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紧凑。
10. A
11. D “明清乡试所中的秀才也沿用此称”说法错误,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即优秀人才。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12. B “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错误,担任胶西相的时候,“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是被人陷害,不是被重用。
13.(1)臣愚味不能解答你提出的问题。仁人端正他的义却不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
(2)董仲舒共计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疏直言规谏。
参考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先后一百多位。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策问结束后,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奉事辅佐易王。易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骄横,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过了一段时间,易王问董仲舒说:“越王勾践和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密谋攻打吴国,后来终于灭了吴国。孔子说殷纣王有三位仁人,我认为越王勾践也有三位仁人。齐桓公有疑难问题就向管仲请教,我有疑难就向您请教。”董仲舒回答说:“臣愚昧,不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听说春秋时鲁国国君问大臣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怎么样?’柳下惠说:‘不行。’他回家后面有忧虑之色,说:‘我听说攻打别的国家不去问有仁德的人,国君想攻打别国为什么问到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还对此感到羞愧,更何况是设诡诈计策去攻打吴国呢?由此说来,越国根本就没有一位仁人。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施行不正当的诈术,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的诸侯贤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头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说得好。”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顺从谄媚,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任胶西王的相。”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师,对待他还比较尊重。董仲舒害怕时间长了会遭到不测之罪,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董仲舒共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书直言规谏,指定教令颁行国中,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归家后,他根本不过问家庭产业,只是埋头诵读,专心著书。董仲舒养病在家,朝廷如果讨论重大问题,就派使者和廷尉张汤到他家征询他的意见,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据。从汉武帝初即位,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先后做丞相,开始推崇儒学,到董仲舒对策,推尊宣扬孔子,罢黜百家。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州郡推荐茂才孝廉,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年纪大了,在家里寿终。后来他家迁往茂陵,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凭学问做了大官。
14. C “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15. 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而供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意思对即可)
16. (1)君子生非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7. D 个体:泛指单个儿事物。本身:自身。“本身”符合语境“……是不会发光的”。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两样;完全一样。“毫无二致”符合语境“这样的过程_____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下的稀少可贵的人和物。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依据语境“大部分短波长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因此红色等长波光线就成了_____的光线”,应选“硕果仅存”。预示:预先显示。预兆:预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预示”更适合“而且一般____着一定范围内未来几天将持续晴好”。
18. B A项,“颜色最容易被散射”错误,搭配不当没改过来,C项,“很像四面八方被大气中的离子散射”错误,语序没改过来,D项,“最容易被散射的是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它们向四面八方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错误,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都没改过来。
19. C “我们有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的,可知补写句的结构大致应该为“我们看到……的天空……是……顔色”,A、B、D三项都不符合。另外,A项缺少了“总是”,B项缺少了 “晴朗”,表述都不够严谨。
20. (1)地震预警则与此不同 (2)估算出地震的发震时刻 (3)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21.关键倍息:中华文明五千年被认为缺乏实证;良渚遗址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申遗成功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22.【解析】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1. B “并无不同”错误,李大钊的观点只涉及人间的“过去”和“现在”,胡适“祖孙的方法”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2. B “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错误,逻辑错误,应当是“先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再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
3. A B项,“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他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可见“存在”先于“想象”,而“想象”只是为了“把握(想象共同体)”。C项,“因而其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行空’”错误,“因而”强加因果。D项,“将事实纳人假想的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适时纳入假想的框架”。
4. A “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的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面积150万左右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材料一,“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
5. C “需要推翻近五十年前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以便真正系统地开展稀土本征性质研究”错误,材料三与之有关信息,“‘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做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目前稀土采选冶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的研究机遇”,并未涉及推翻“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6. 从资源上看,要加强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加快寻找富稀土成矿带;从技术上看,要提升稀土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水平,发展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从贸易上看,要整合国内稀土产业,借助经济外交策略走出稀土贸易困境。
7. C “小说善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错误,心理描写很多,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暗叫:真倒霉”属于心理独白。
8. 钟方格是一位多次参加紧急行动,屡次立功的资深警察。他执法公正,不徇私情,做事严谨。虽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但仍不改初心。在打掉拦路抢劫团伙案中,即使团伙头是当时局长的表侄,钟方格仍严格执法,不徇私情。经受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在抓捕涉毒行动中,发现副局长也在被堵人群中,短暂的思想纠结后,仍实施抓捕,并将此事主动向局长汇报。
9. 两条线索:一条是钟方格待人执行端涉毒地下酒吧任务;一条是县公安局为竞争上岗进行的特殊考察。好处:两条线索并行,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表现小说的主题;两条线索中,人物表现得到全方位透视,人物形象更丰满,人物性格更突出。两条线索以“带走刘东来”为交织点,把本部相关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紧凑。
10. A
11. D “明清乡试所中的秀才也沿用此称”说法错误,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即优秀人才。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12. B “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错误,担任胶西相的时候,“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是被人陷害,不是被重用。
13.(1)臣愚味不能解答你提出的问题。仁人端正他的义却不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
(2)董仲舒共计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疏直言规谏。
参考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先后一百多位。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策问结束后,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奉事辅佐易王。易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骄横,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过了一段时间,易王问董仲舒说:“越王勾践和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密谋攻打吴国,后来终于灭了吴国。孔子说殷纣王有三位仁人,我认为越王勾践也有三位仁人。齐桓公有疑难问题就向管仲请教,我有疑难就向您请教。”董仲舒回答说:“臣愚昧,不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听说春秋时鲁国国君问大臣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怎么样?’柳下惠说:‘不行。’他回家后面有忧虑之色,说:‘我听说攻打别的国家不去问有仁德的人,国君想攻打别国为什么问到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还对此感到羞愧,更何况是设诡诈计策去攻打吴国呢?由此说来,越国根本就没有一位仁人。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施行不正当的诈术,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的诸侯贤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头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说得好。”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顺从谄媚,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任胶西王的相。”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师,对待他还比较尊重。董仲舒害怕时间长了会遭到不测之罪,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董仲舒共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书直言规谏,指定教令颁行国中,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归家后,他根本不过问家庭产业,只是埋头诵读,专心著书。董仲舒养病在家,朝廷如果讨论重大问题,就派使者和廷尉张汤到他家征询他的意见,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据。从汉武帝初即位,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先后做丞相,开始推崇儒学,到董仲舒对策,推尊宣扬孔子,罢黜百家。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州郡推荐茂才孝廉,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年纪大了,在家里寿终。后来他家迁往茂陵,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凭学问做了大官。
14. C “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15. 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而供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意思对即可)
16. (1)君子生非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7. D 个体:泛指单个儿事物。本身:自身。“本身”符合语境“……是不会发光的”。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两样;完全一样。“毫无二致”符合语境“这样的过程_____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下的稀少可贵的人和物。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依据语境“大部分短波长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因此红色等长波光线就成了_____的光线”,应选“硕果仅存”。预示:预先显示。预兆:预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预示”更适合“而且一般____着一定范围内未来几天将持续晴好”。
18. B A项,“颜色最容易被散射”错误,搭配不当没改过来,C项,“很像四面八方被大气中的离子散射”错误,语序没改过来,D项,“最容易被散射的是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它们向四面八方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错误,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都没改过来。
19. C “我们有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的,可知补写句的结构大致应该为“我们看到……的天空……是……顔色”,A、B、D三项都不符合。另外,A项缺少了“总是”,B项缺少了 “晴朗”,表述都不够严谨。
20. (1)地震预警则与此不同 (2)估算出地震的发震时刻 (3)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21.关键倍息:中华文明五千年被认为缺乏实证;良渚遗址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申遗成功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22.【解析】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