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02-28
二、古诗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孽:树木砍去后重长嫩芽。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踞肆:气势雄壮的样子。庄栗:威严挺拔。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或孽而殇 殇:未长成而天折
B.幸而得不破折 得:能够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数量
D.余之爱之,非徒爱其似山 徒:只,仅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 其势弱于秦
B.则为好事者取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强之以为山 不赂者以赂者丧
D.且其孽而不殇 与尔三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拔”“漂”“腐”等词写出栋梁之材的坎坷经历,并以此暗示人才的遭遇。
B.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简单重复,字句虽有改变、更换或节略,表达效果完全一样。
C.作者写木假山的形成过程,既有拟人的笔法,又有带着浓重感情的叙述兼联想。
D.本文无论是由木写到木假山,还是专写自家三峰,作者最终还是抒发自己的心志。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而不为樵夫野人所薪,而后得至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5)文末第三段,作者对木假山“有所敬”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
(1)C
(2)B
(3)B
(4)也没有被樵夫、乡野之民砍木为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其中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
(5)作者敬之,是因为从木假山的姿态联想到精神,品格。中锋“意气端重”,二峰“凛乎不可犯”“岌然决无阿附意”,写出山峰的做岸不屈、不卑不亢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独立品格的追求。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盂浩然,盛唐诗人,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因顿后归隐终身。此诗写于诗人应试不第后,漫游东吴的途中。(论语。微子》中有孔子使子路向隐者长沮、集斕问津。两人不说出津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发孔子的番感慨。
(1)“归帆天际看”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孤帆天际看”。你认为“归帆”好,还是“孤帆”好?请说明理由。
(2)有人评价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矛盾”的。请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下列诗文中,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一句是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蓉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周《逍遥游》)
答案:
(1)示例一:我觉得“归帆”更好。归,归乡。望江上片归帆,远入天际,那是还乡之路。“归帆”将诗人归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孤帆”更好,孤,孤独。遥看天际,唯见叶孤舟,触景生情,见叶孤舟而想到自己孤独人作客他乡,进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尾联“迷津欲有问”句运用了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诗人借这个典故,也体现了自己“隐居与从政”的矛盾。诗人奔走在外,是想求官做事,但又思归心切。“平海夕漫漫”的黄昏之景正是诗人这种矛盾迷茫心情的体现。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想象让我们突破时空的束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借助李白的想象,看到“
,訇然中开”后,“青冥浩荡不见底, 。 ,云之君兮纷而来下”的神仙世界;借助杜牧的想象,感受阿房宫的奢华气派,从“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中,思考秦王朝灭亡的必然,引发了“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现实思考。
(2)诸葛亮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杜甫在(蜀相)中用“ , ”概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陆游在《书愤》中也用“ , ”称颂诸葛亮,表达以诸葛亮为榜样、壮心不已的感慨。
(1)洞天石扉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四、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长相就是坏人
不做一次坏人,都对不起从大伟的长相。
认识从大伟的人,在别的问题可以持不同意见,但在这个看法上,惊人的一致。
一般来说,坏人的眼睛都阴鸷,从大伟不,他的眼睛简直就是一汪温泉,比温顺的小绵羊那双眼睛都要叫人看了心软。
电影电视上,坏人大都鹰钩鼻,从大伟鼻子,绝对不勾的,很圆润。
坏人的嘴脸我们都知道,要么血盆大口,要么大龅牙,偏偏从大伟的嘴巴的弧线几近于完美。
败笔出现在从大伟眉毛上,居然是断眉。
断就端,后面续上也行,他的眉毛,断得突兀,斧劈刀砍似的。
这样一双眉毛,很容易让人想起温瑞安武侠小说《杀楚》中那个叫做石断眉的邪恶杀手。
温瑞安说他杀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使对方只求死得快一些;他对付一个男人的时候,肯定可以使他后悔为甚么要生下来;他折磨一个女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使她恨自己为甚么是一个女人。
石断眉只有兽性,没有怜悯。
从大伟之所以没做成一次坏人,是因为从大伟身体内部没邪恶滋生的土壤,连他呼出的气和放出的屁里,都带着纯度很高的怜悯成分。
白长了一副恶人嘴脸!这是老婆骂他的原话。
他们家刚跟隔壁吵了一架,事不大,为停车位。
从大伟的舅子来玩,把面包车停在了隔壁的车位上。
平时隔壁家两口子都中午不回的,人家饭局多,从大伟就没吱声,孰料人家那天中午回来了,男人没发话,女人破口大骂。
女人骂从大伟是有渊源的,从大伟的长相,几次把人家的宝贝儿子吓哭了。
天地良心,从大伟只是想逗一逗那个粉嘟嘟的小家伙,从大伟结婚几年了,一直没能要上孩子,缺什么稀罕什么。
人家不喜欢他稀罕,人家恨不得希望他永远不出现在宝贝儿子视线中,天天面对这么一个坏人长相,得留下多大心理阴影,关键这个阴影面积是呈几何倍数在增长。
最好能找机会骂得从大伟搬家,那样才能如愿。
女人就是这么不讲理的动物,为啥一定要从大伟搬家,而不是她自己搬家呢。
女人骂得很难听,从大伟舅子几次要冲过去教训,都被从大伟拦住了,从大伟自己去挪车。
他是担心再骂下去,女人的唇线裂了,听说女人才在美容院作了唇线的,裂了花钱修补事小,那得多疼啊,一念及此,从大伟心尖都抽抽地颤抖,替女人疼的。
女人得理不饶人,你得掏钱。
掏钱?从大伟一怔。
我这停车位肯定每天中午都被你租出去换钱了。女人脖子梗着,不要把人当苕。
我是那种人吗?从大伟小声辩驳。
你不是那种人,难道我是,叫大家来评理,看你长相,就是干这种事的人,确实,小区里有保安干过这种缺德事,摸清住户规律,让外来车辆停进来,收点好处费,眼下,城市的停车位紧俏。这附近酒店超市又特别多。
从大伟就不吭气了,自己长相太不讨巧,在哪,都是保安重点关注对象。
你是幸亏没生在北京朝阳区,女人不无刻薄说,不然天天被朝阳群众举报。
一语成谶,女人没想到自己男人被举报了。
男人是个官,不然女人不会那样飞扬跋扈。
她家的停车位,后来就一直空着了,车早被没收,女人家也被抄查几次,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
事是在晚上出的,那天从大伟回家,看见隔壁女人的电闸下面的接线口,火光闪了一下,根据经验,应该是室内电线短路。
从大伟就把耳朵贴到门缝上听,什么都听不见,防盗门呢,封闭性能很好。
倒是有股焦糊味隐隐从门缝爬出来,从大伟心里一掉,肯定家里电线出了毛病,或者是电器使用不当,隔壁女人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种官太太,男人倒了,什么事都得从头学起,没准对某种电器使用不当。
门是踢不开的,从大伟从自己阳台上,往隔壁阳台爬,两家阳台挨着。
果然是出事了,电炒锅烧得通红,女人怀里的孩子被灼伤了正不知所措,她家保姆已经辞退了。
忙乱无计的女人,吓得准备拿水去泼。
从大伟进去时,明火已经燃烧起来,从大伟把女人和孩子推出门,说快报警,然后紧急切断电源,打开水龙头,灭火。
火到底灭了,没殃及池鱼。
从大伟受到了殃及,事后,警察调查火灾原因是,女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操作不好电炒锅,那还是个过日子的女人吗。
女人含糊其辞说,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只知道火燃起来,这个人就在我家了。
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
从大伟搬了家,小区住不下去了,所有人都怀疑那火跟他有关。
看他那长相就是个坏人。
事后有人替女人担了好大的心,女人家里虽说没了钱财,可色还是有几分的,在人眼里,财色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可不是,有好事者随声附和,为占车位这芝麻大点事,都能够怀恨到放火的份上,保不准啥时就起了杀人之心。
(取材于刘正权同名作品)
(1)下别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坏人的眼睛、鼻子、嘴脸等方面与从大伟对比,突出从大伟长相的不一般,为后文重点展开写从大伟断眉吓人的故事情节铺垫。
B.“隔壁女人”破口大骂从大伟,仅仅是因为从大伟的长相,几次将她的宝贝儿子吓哭,可见“隔壁女人”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
C.“隔壁女人”大骂从大伟占用了她家车位,并称从大伟将其车位租了出去,从大伟“就不吭气了”,是因为他作为小区保安的确这么做过。
D.小说主人公是普通人,情节没有叙写宏大而跌宕起伏的大事件,只是选取了几个典型小事件,但却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丰满。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从大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大伟帮“隔壁女人”救火,警察最终也排除了对他的怀疑,但从大伟为什么却在小区“住不下去了”?小说以此结尾,有何深意?
答案:
(1)D。
(2)长相特殊,形似坏人。断眉突兀,几次无意因外貌吓哭邻居小孩。内心善良,心怀怜悯。喜欢小孩子:因小事挨“隔壁女人”大骂,却仍替对方唇线担忧。性情温和,包容心强。面对“隔壁女人”的得理不饶人,嘲讽他的长相,从大伟隐忍包容。见义勇为,舍己救人。“隔壁女人”家失火,冒着危险爬阳台,仗义救难。以德报怨。隔壁女人对他并不友好,但当她家发生火灾时,仍毫不犹豫出手相救。处事果敢。从“隔壁女人”家的电匣子闪火光,能推知她家电线短路,在确定“隔壁女人”家发生火灾时,先救人,催报警,再断电,后灭火,可知从大伟处事果敢。
(3)原因:隔壁女人角度。从大伟冒险救火,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作为最大受益者的隔壁女人,仍以貌取人,不分是非,甚至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好事者角度。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好事者以貌取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污损、伤害从大伟形象。社会的不良舆论迫使从大伟“住不下去了”。
深意:隐含了对以貌取人、不分是非、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和忘思负义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上人心、人性之复杂。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孽:树木砍去后重长嫩芽。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踞肆:气势雄壮的样子。庄栗:威严挺拔。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或孽而殇 殇:未长成而天折
B.幸而得不破折 得:能够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数量
D.余之爱之,非徒爱其似山 徒:只,仅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 其势弱于秦
B.则为好事者取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强之以为山 不赂者以赂者丧
D.且其孽而不殇 与尔三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拔”“漂”“腐”等词写出栋梁之材的坎坷经历,并以此暗示人才的遭遇。
B.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简单重复,字句虽有改变、更换或节略,表达效果完全一样。
C.作者写木假山的形成过程,既有拟人的笔法,又有带着浓重感情的叙述兼联想。
D.本文无论是由木写到木假山,还是专写自家三峰,作者最终还是抒发自己的心志。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而不为樵夫野人所薪,而后得至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5)文末第三段,作者对木假山“有所敬”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
(1)C
(2)B
(3)B
(4)也没有被樵夫、乡野之民砍木为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其中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
(5)作者敬之,是因为从木假山的姿态联想到精神,品格。中锋“意气端重”,二峰“凛乎不可犯”“岌然决无阿附意”,写出山峰的做岸不屈、不卑不亢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独立品格的追求。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盂浩然,盛唐诗人,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因顿后归隐终身。此诗写于诗人应试不第后,漫游东吴的途中。(论语。微子》中有孔子使子路向隐者长沮、集斕问津。两人不说出津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发孔子的番感慨。
(1)“归帆天际看”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孤帆天际看”。你认为“归帆”好,还是“孤帆”好?请说明理由。
(2)有人评价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矛盾”的。请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下列诗文中,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一句是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蓉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周《逍遥游》)
答案:
(1)示例一:我觉得“归帆”更好。归,归乡。望江上片归帆,远入天际,那是还乡之路。“归帆”将诗人归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孤帆”更好,孤,孤独。遥看天际,唯见叶孤舟,触景生情,见叶孤舟而想到自己孤独人作客他乡,进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尾联“迷津欲有问”句运用了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诗人借这个典故,也体现了自己“隐居与从政”的矛盾。诗人奔走在外,是想求官做事,但又思归心切。“平海夕漫漫”的黄昏之景正是诗人这种矛盾迷茫心情的体现。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想象让我们突破时空的束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借助李白的想象,看到“
,訇然中开”后,“青冥浩荡不见底, 。 ,云之君兮纷而来下”的神仙世界;借助杜牧的想象,感受阿房宫的奢华气派,从“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中,思考秦王朝灭亡的必然,引发了“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现实思考。
(2)诸葛亮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杜甫在(蜀相)中用“ , ”概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陆游在《书愤》中也用“ , ”称颂诸葛亮,表达以诸葛亮为榜样、壮心不已的感慨。
(1)洞天石扉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四、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长相就是坏人
不做一次坏人,都对不起从大伟的长相。
认识从大伟的人,在别的问题可以持不同意见,但在这个看法上,惊人的一致。
一般来说,坏人的眼睛都阴鸷,从大伟不,他的眼睛简直就是一汪温泉,比温顺的小绵羊那双眼睛都要叫人看了心软。
电影电视上,坏人大都鹰钩鼻,从大伟鼻子,绝对不勾的,很圆润。
坏人的嘴脸我们都知道,要么血盆大口,要么大龅牙,偏偏从大伟的嘴巴的弧线几近于完美。
败笔出现在从大伟眉毛上,居然是断眉。
断就端,后面续上也行,他的眉毛,断得突兀,斧劈刀砍似的。
这样一双眉毛,很容易让人想起温瑞安武侠小说《杀楚》中那个叫做石断眉的邪恶杀手。
温瑞安说他杀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使对方只求死得快一些;他对付一个男人的时候,肯定可以使他后悔为甚么要生下来;他折磨一个女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使她恨自己为甚么是一个女人。
石断眉只有兽性,没有怜悯。
从大伟之所以没做成一次坏人,是因为从大伟身体内部没邪恶滋生的土壤,连他呼出的气和放出的屁里,都带着纯度很高的怜悯成分。
白长了一副恶人嘴脸!这是老婆骂他的原话。
他们家刚跟隔壁吵了一架,事不大,为停车位。
从大伟的舅子来玩,把面包车停在了隔壁的车位上。
平时隔壁家两口子都中午不回的,人家饭局多,从大伟就没吱声,孰料人家那天中午回来了,男人没发话,女人破口大骂。
女人骂从大伟是有渊源的,从大伟的长相,几次把人家的宝贝儿子吓哭了。
天地良心,从大伟只是想逗一逗那个粉嘟嘟的小家伙,从大伟结婚几年了,一直没能要上孩子,缺什么稀罕什么。
人家不喜欢他稀罕,人家恨不得希望他永远不出现在宝贝儿子视线中,天天面对这么一个坏人长相,得留下多大心理阴影,关键这个阴影面积是呈几何倍数在增长。
最好能找机会骂得从大伟搬家,那样才能如愿。
女人就是这么不讲理的动物,为啥一定要从大伟搬家,而不是她自己搬家呢。
女人骂得很难听,从大伟舅子几次要冲过去教训,都被从大伟拦住了,从大伟自己去挪车。
他是担心再骂下去,女人的唇线裂了,听说女人才在美容院作了唇线的,裂了花钱修补事小,那得多疼啊,一念及此,从大伟心尖都抽抽地颤抖,替女人疼的。
女人得理不饶人,你得掏钱。
掏钱?从大伟一怔。
我这停车位肯定每天中午都被你租出去换钱了。女人脖子梗着,不要把人当苕。
我是那种人吗?从大伟小声辩驳。
你不是那种人,难道我是,叫大家来评理,看你长相,就是干这种事的人,确实,小区里有保安干过这种缺德事,摸清住户规律,让外来车辆停进来,收点好处费,眼下,城市的停车位紧俏。这附近酒店超市又特别多。
从大伟就不吭气了,自己长相太不讨巧,在哪,都是保安重点关注对象。
你是幸亏没生在北京朝阳区,女人不无刻薄说,不然天天被朝阳群众举报。
一语成谶,女人没想到自己男人被举报了。
男人是个官,不然女人不会那样飞扬跋扈。
她家的停车位,后来就一直空着了,车早被没收,女人家也被抄查几次,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
事是在晚上出的,那天从大伟回家,看见隔壁女人的电闸下面的接线口,火光闪了一下,根据经验,应该是室内电线短路。
从大伟就把耳朵贴到门缝上听,什么都听不见,防盗门呢,封闭性能很好。
倒是有股焦糊味隐隐从门缝爬出来,从大伟心里一掉,肯定家里电线出了毛病,或者是电器使用不当,隔壁女人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种官太太,男人倒了,什么事都得从头学起,没准对某种电器使用不当。
门是踢不开的,从大伟从自己阳台上,往隔壁阳台爬,两家阳台挨着。
果然是出事了,电炒锅烧得通红,女人怀里的孩子被灼伤了正不知所措,她家保姆已经辞退了。
忙乱无计的女人,吓得准备拿水去泼。
从大伟进去时,明火已经燃烧起来,从大伟把女人和孩子推出门,说快报警,然后紧急切断电源,打开水龙头,灭火。
火到底灭了,没殃及池鱼。
从大伟受到了殃及,事后,警察调查火灾原因是,女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操作不好电炒锅,那还是个过日子的女人吗。
女人含糊其辞说,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只知道火燃起来,这个人就在我家了。
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
从大伟搬了家,小区住不下去了,所有人都怀疑那火跟他有关。
看他那长相就是个坏人。
事后有人替女人担了好大的心,女人家里虽说没了钱财,可色还是有几分的,在人眼里,财色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可不是,有好事者随声附和,为占车位这芝麻大点事,都能够怀恨到放火的份上,保不准啥时就起了杀人之心。
(取材于刘正权同名作品)
(1)下别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坏人的眼睛、鼻子、嘴脸等方面与从大伟对比,突出从大伟长相的不一般,为后文重点展开写从大伟断眉吓人的故事情节铺垫。
B.“隔壁女人”破口大骂从大伟,仅仅是因为从大伟的长相,几次将她的宝贝儿子吓哭,可见“隔壁女人”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
C.“隔壁女人”大骂从大伟占用了她家车位,并称从大伟将其车位租了出去,从大伟“就不吭气了”,是因为他作为小区保安的确这么做过。
D.小说主人公是普通人,情节没有叙写宏大而跌宕起伏的大事件,只是选取了几个典型小事件,但却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丰满。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从大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大伟帮“隔壁女人”救火,警察最终也排除了对他的怀疑,但从大伟为什么却在小区“住不下去了”?小说以此结尾,有何深意?
答案:
(1)D。
(2)长相特殊,形似坏人。断眉突兀,几次无意因外貌吓哭邻居小孩。内心善良,心怀怜悯。喜欢小孩子:因小事挨“隔壁女人”大骂,却仍替对方唇线担忧。性情温和,包容心强。面对“隔壁女人”的得理不饶人,嘲讽他的长相,从大伟隐忍包容。见义勇为,舍己救人。“隔壁女人”家失火,冒着危险爬阳台,仗义救难。以德报怨。隔壁女人对他并不友好,但当她家发生火灾时,仍毫不犹豫出手相救。处事果敢。从“隔壁女人”家的电匣子闪火光,能推知她家电线短路,在确定“隔壁女人”家发生火灾时,先救人,催报警,再断电,后灭火,可知从大伟处事果敢。
(3)原因:隔壁女人角度。从大伟冒险救火,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作为最大受益者的隔壁女人,仍以貌取人,不分是非,甚至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好事者角度。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好事者以貌取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污损、伤害从大伟形象。社会的不良舆论迫使从大伟“住不下去了”。
深意:隐含了对以貌取人、不分是非、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和忘思负义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上人心、人性之复杂。